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时,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天皇无能

明治天皇是日本崛起的转折点。

他把权力收回自己手中,天皇当得像个真正的天皇,掌握实权,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全方位改革,使日本一跃成世界强国。

(明治天皇,1852-1912)

他的儿子嘉仁儿时脑膜炎,成人后发展为精神病。但他就这一个儿子,所以当10几年天皇过渡了一下,1912年明治死后,1926年嘉仁没死,他的儿子裕仁21岁就替父摄政了。

如果裕仁有他爷爷那样的机遇和能力,兴许也不会带领日本做错那么多事。

但他21岁当权,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他才30岁,能有什么经验、能力、作为?

战败时他44岁,当权才20年不到。40岁前,是男人的经历积累期、执政的“初级中学”,连“实习”的年龄都不够。

日本就这样在他手里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

1945年战败后,他总结战败教训,最后一条就是:

他“没有明治时期山县有朋、大山岩那样的陆海军名将”。

这句话是在说大臣,实际上也是在否定自己。

(裕仁替父摄政时)

2.内斗太乱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战争手段、军事战略思想,以及军制都在发生变化。

但无论怎么变,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一把手来实现彻底的驾驭、统帅、改革。

日本在昭和初期海军、空军崛起时,就缺少这样的统帅,导致海军越来越牛,陆军越来越不服气,两派越斗越烈。

他们相互敌视争宠,国防路线必不同,所提方案必被对方否定,你搭台他必拆台。

举个例子。

1940年初,关于是继续解决中国相持形态,还是南下太平洋战场,陆海军一直在互斗。

日本太平洋战略

这是个攸关日本国命的关键问题,陆海军又开始干起来。

此时的陆相是前海军大臣米内光政。

他作为昔日海军一把手,深知日本海军实力,虽然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相比有明显优势,但与美国比,那又是天壤之别。

米内认为,日本绝对不能与美国开战,海军拼不过美国的

所以,1940年5月德国闪灭荷兰法国后,日本陆军立即提出建立德意日轴心国时,首相米内是不同意的。

但陆军坚持缔结轴心国,气焰日甚一日。

此时的陆军大臣是畑俊六。

陆军总参谋长是皇族闲院宫载仁。

他逼迫畑俊六辞职。

日本内阁有个规定:

陆军大臣必须由军部举荐,陆军不举,陆相就空缺,内阁就必然倒台。首相就不得不辞职。

这是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日本内阁改革的一个恶果:陆相出身军役制。

就这样,畑俊六陆相一辞职,米内就垮台了。

接下来,接任陆相的是东条英机,首相是主张德意日结盟的近卫文麿。

其实说到这里,也可以算作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内阁完全被军部控制

这是日本走向法西斯的内部制度原因。

东条英机,1884-1948

我们直接说第四个原因:

4.中国抗战奇迹

说奇迹一点也不夸张。

日本认识中国是肤浅的,教训是深刻的。

如果说中国抗日胜利要总结一个根本原因,这第四点一定要记住,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明白:

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日,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这里用两句话解释:

①一击论的失败

无论九一八事变吓唬张学良,还是七七事变吓唬蒋介石,日本陆军都叫嚣“一击论”,闪电式解决中国事变。

有的叫嚣1个月,有的叫嚣3个月,石原莞尔甚至说拿竹刀就可以赶走张学良。

(张学良少帅)

1937年蒋介石真正决定抗战后,我国兵力虽然很落后,却也没有如日本想象的那样,遇到事变一吓唬,就退却让步。

他们妄图胜利似长熟的桃子,像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那样,一碰就到手。

从第一次淞沪会战,到南京攻城,再到徐州会战、汉口会战,最后他们都胜利了,但只是战术上的胜利。

他们达到目标了吗?

克劳塞维茨在其《战争论》中说:

两军会战,以消灭对方部队为根本目标。

日本消灭我国军队了吗?

南京大屠杀引起国际不满后,日本撤掉松井石根,换畑俊六任华中派遣军当总司令

他在亲自指挥徐州、汉口两大会战后,彻底迷茫了。

他说,会战前蒋介石有300万军队,会战后他逃到重庆,还是300万军队。而日本呢?国内只剩余1个师团了。

所以从1938年12月武汉会战后,日本基本就是强弩之末了,劲儿伸完了。


黄河天堑、长江巨险、重庆雾都,还有华北游击,以及怎么诱降都不降的吴佩孚等,都是日本败于中国的原因。

更关键重要的,老百姓与军方结成了天然、牢固的抗日阵线,军民一心誓死抗日。

这些都是日本怎么也料不到、没经历、无预案的事。

硬打打不赢,怀柔诱降软暴力也不行。

这也是中国“耗死”日本的重要原因。

5.世界局势不容

世界局势中,日本陆军犯了武士道短视遗传病。

最大的错误是一看德国希特勒在欧洲连胜,就慌忙喊出“别耽误了搭公交车”

意思是借着德国之势,迅速趁机而为,夺取日本在亚洲的全胜。

希特勒,1889-1945

南下太平洋,夺法国、荷兰殖民地资源,这是完全依附于德国胜利为前提条件的极为冒险的战略。

德国“公交车”一爆胎,搭车的日本必完蛋。

德国当时之所以没有爆胎,是因为美国没有参战,苏联德国处于互不侵犯期

这两个大佬一出手,先把德国解决了,扭过头就收拾亚洲小日本。

所以1941年美国被偷袭珍珠港后,没有大规模举兵日本。

1942年英美中苏同盟国一成立,1944年诺曼底一登陆,德国受两侧夹击,二战基本结局已定,小日本命运已定。

所以1943年开罗会议上,罗斯福问蒋介石,“中南诸岛有意乎”?那是在谋划日本投降后的南亚蛋糕呢。

至于原子弹、苏联参战,那只是日本战败的表面原因、直接终结力量。

导致日本根本失败的原因,个人总结以上这5点。

飞春读传,揣揣浅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时期日军的“大本营”是个什么机构?
二战后期的日本决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倭寇一共有多少位现役的元帅?
逃脱审判的元凶:日本天皇和皇室在南京大屠杀,扮演什么角色?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最终放弃“北进”:日本也不想,可实力不允许
淞沪会战时差点被一炮炸死的天皇堂哥 父子都是侵华急先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