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疫日记【王鹏伟】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前负重而行。

                                                            ——题记

2022年1月10日

学情变化 始做核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首抬眸,期末已至。原定考期,两日三变,直至取消,众惑茫然。暗揣其缘,病毒袭安。原来,新冠病毒的变异体奥密克戎悄然入侵安阳汤阴的育才中学。疫情就在身边!看来,下周是不可能去学校了。昨天下午还在工作群里私议,晚上就看到所居单元群里发出通知:明天全员到小广场做核酸检测,不漏一人!夜里十一点左右,小喇叭广播在每一栋楼前响起:紧急通知:明天所有人到院里小广场做核酸检测!

今天上午,本想按群里表格上规定11点(我们7#楼)去做核酸检测,9点多弟弟打来电话,问我收拾罢了吗?他们排队快挨到了,他来和我一起搀扶着母亲下楼。80多岁的老母亲年老体衰,腿脚不便,暖气开后到我家来从没下过楼。虽说可以走路,但颤颤巍巍的三五步就得坐下歇息。弟弟背着她下楼,她说自己身子沉重,别让两人都摔倒了,坚持要下来。弟弟说排着长队等候的人多着呢,快挨到咱们了,等你走到那里就误了。弟弟不由分说的背着娘,我一手拿着杌子一手扶着娘,娘歪着身子不住的说“不中啊,我快跌下来了,放下我吧。”“你得附身贴着我后背配合,不要咧着身子!”弟弟劝说着,我也附和着。

寒冷的冬天,歇六次从五楼下来,我和弟弟都出汗了。弟弟扶着娘坐在杌子上歇息,我去车库里骑来电动车,弟弟把娘搀扶到后座,帮她把脚蹬在脚蹬子上,让她双手紧紧抱着车座,然后一手扶着她的肩膀,一手拿着杌子,我推着娘,走到约200米处的小广场。安置好母亲坐在长长的队伍里,我和弟弟都是头上冒着热气。

10人一组一个检测试管,由第一位拿着。居民进行身份证拍照,手机扫健康码,行程码。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扫码员,测温员,采样员;穿着红马甲的登记员,维持秩序员,大家各司其职,紧张的工作着。

我们紫薇苑小区20多栋楼,3000多居民,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结束。所有检测工作人员露天连续工作10个小时,真的很辛苦!感谢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感谢广大工作人员无私奉献!

2022年1月12日

常怀感恩 报名志愿

前天昨天连着做了两轮核酸检测,昨天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孕上门服务,我报了上去,等了一下午,也没来。母亲埋怨我:“光给政府找麻烦!可该带着我慢些出去,破上一下午等待又咋来。检测人员一定太忙了,顾不上到家来。今儿咱去补吧。”

今天先是通知继续进行,不知道为什么上午又说暂停。

我安慰母亲,上门服务的不止你一人,群里报了好些人。

“那也得体谅别人,感谢政府!”母亲唠叨着。我点头称是。

下午看到单元群里的告示:@所有人 

由于当前疫情形式非常严重从今天起,小区门口将封控,不再进出,请居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1、上班的人员需开具单位证明到社区报备后,进出小区门口需凭证扫码测温登记出入

2、所有车辆一律只出不进

3、需要购买生活用品联系超市进行配送

4、社区的党员、大学生、单位在职人员可以到小区门口的疫情防控点进行志愿服务

5、第三轮全民核酸采样等待通知】

不假思索就打电话问询,回复要我直接到小区门口报名。在小区门口,穿红马甲的年轻人听我问“志愿者找谁报名?”竟然说“给你孩子报名吗?”“我自己不可以吗?”“可以,可以。你先在这张纸上登记一下,然后扫码进群。”我留意到已登记的五个人,不是90后,就是00后,怪不得年轻人那么问我。大概以为志愿者是年轻人的专属,老大妈,老阿姨靠边站。

那我也跟着年轻一回!

2022年1月14日

首次站岗,尽心尽责

今天7:30——11点,我在小区门口站第一班岗。我准时到达,从门卫室找了件小区自愿者红马甲穿上,看到年龄相仿的红马甲男士,明白应该是同岗同伴。今天第四轮核酸检测,早上人不多,同伴说“咱们替换着先去做核酸检测吧,我中午有事要回老家,下午不回来。”

“那你快去吧。我没事,下岗后去检测。”我笑着说。其实内心觉得还是不去的好,两个人值班,正值上班时间,出去的人较多,怎么好脱岗呢。当然了,人家不是说中午有事吗,中年人事多,还是多体谅吧。

因为规定车不上路,所以出去的都是骑电动车。正是数九寒天,早上更冷,出行者停车拿出证明,我看过,并且登记后才开门放行,不忘加一句”天寒地冻,注意安全!”或者“天气寒冷,小心慢行!”偶尔也有上夜班回来的,登记后进门,我也说一句“辛苦了!”古人语“爱出者爱返”对极了,我的温馨提示,回复都有“谢谢!”

2022年1月15日

齐心协力,核酸检测

今天,第五轮核酸检测上午11点开始,我没有站岗任务,想早点做检测,10:30就到小广场。没想到更多的人早在排队,长队已经排到通往门口的路上。我刚要站在队伍末尾,看到两个小个子美女志愿者抬着两包东西,从西门口走过来,其中一位左手抬着一个大包,右手还提着另一个大包,很吃力。我快走两步迎上去,“我来提吧!”边说边接过来。姑娘说“谢谢!”我看到口罩上面露出的笑颜。

我们三人绕过长队,走到小广场东头,各路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已经到齐,检测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防护服,手套,口罩,消毒液,检测试管儿,条形码,药用棉签等所需物品,静静的躺在纸箱子里,仿佛等待检阅的战士。各类人员按照名单上的布置,匆忙的准备着。我没穿红马甲,临时走进来,被质问“你怎么进来了(隔离带内)?”“志愿者。”我边回答边随遇而做,两手不闲。“那就先帮着贴条形码吧,至少得贴7盒。”一盒40管,显然4人速度偏慢。我们分工合作:一人揭开条形码,放在手背、衣袖上;三人接过贴在试管上;一人把贴好的试管安插到底座上,最后放进纸盒里。

很快,准备工作就绪,核酸检测有序开始。三条长队缓慢行进,居民们按规定自行间隔一米,检测后按规定线路离开。

2022年1月16日

二次站岗,观察众相

今天第六轮核算检测,我第二次站岗7:30——11点。站岗人员增加到6人,门里门外各三人,门里的负责外出登记,门外的负责进入登记。而且登记表也分了类:一本是上班人员登记,一本是出入登记,上班儿的凭单位证明,出入卡是进出通行证。单位证明上有上班儿时间,单位公章,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具体住址(楼栋及门牌号)。大部分上班人员都能自觉停车,亮出证明并且认真填写。但是也有人按住刹车,双脚登地,手指指脖子上挂的工作证,意思是我上班要出去。告知”对不起,疫情期间需要上班证明,仅有工作证不行,请配合!

”工作证还能有假?死板,不懂变通!”某人嘟囔着。“不行啊,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对待,而且要认真填表登记的!”耐心解释后,那人扎住车下来,掏出证明进行登记。

还有人被拦住后,一边脚登地一边说“急着上班呢!”“证明?”“有!”一边说一边晃一下证明就要开路。“稍等,请登记!”“哎呀,还登记啊,要误事了,回来登记吧?”边说边准备离开。“不行,请遵守规则,疫情当前,我们按规定办事,就是自我保护!”上班人下车仔细登记。

上班族还算不错,居民就五花八门了。有人被拦住后轻轻问“不叫出去啊?”“各楼邻里群都有告知“一家一张出入卡,两天准许出去买菜!”年老的说“我老了,没有手机,不知道。”中年人说“娘啊,我不在群里,不知道!”有的说“没有卡,叫出去吧,去门口超市买菜。”“不行,请遵守规则,一律凭卡出入!”我们耐心说服。可是,有人会像买菜一样讨价还价,被反复拒绝后恼羞成怒的说:“不出就不出,有啥了不起!不就是看门的!”然后悻悻而归。这类人多是中年人,而且根本就不是必须出去的。

但是有一个老妇人,应该七十岁左右,黑头发齐肩,褐色长方脸,神色不喜不悲,戴着陈旧大黑框眼镜,用发脏的米白色粗线绳捆着眼镜腿挂在脑后,特别的与众不同。更显眼的是她不戴口罩,左肩上挂着褡裢(现在几乎没有人带),左手附在前褡裢上,右手齐腰提着一张有图画的正方形白纸片(没细看是什么),走的不快不慢,左右摇晃,无视门岗红马甲,径自往外出。“请拿出出入卡!”我们的提醒对她就像无声,她置若罔闻向门口。同岗说“请你戴口罩”这句她倒听得清,“戴诺干啥?”边说边自己强硬开门出去。门卫老大爷和门外站岗的都说“一瞧就是神经病,别搭理她!”我只好作罢,还真是奇葩!

站在门岗,见识形形色色的人出入。疫情当前,绝大部分人能守土有责,另类毕竟是少数,是个例。

2022年1月17日

三次站岗,体谅艰辛

今天继续站岗7:30——11点,六次核酸检测以后,今天有个小小的停顿。出入人员依然主要是需上班的人,也有买菜买药的。有人说“辛苦你们了!”我嘴里说“只要大家健康,不辛苦!”其实内心里还是有点儿又冷又乏。

回家后急着给母亲做饭,“你歇一会吧,我又不急着吃。今天用不用检测了?要做,咱们慢点下楼去迎接下吧,上门做的人也够累的。”母亲絮絮叨叨的说着,我告诉她今天不做,你就安心吧。

从第二轮检测开始,有两班人员专门儿到家给出不了门的人做,母亲在其中。看到两个白色防护服一个红马甲一组的登门检测人员的疲惫样子,母亲总是说“麻烦你们了!瞧瞧老人多累事!”人都这样,都有老的时候,咱们配合就行。为了减轻检测工作人员辛苦,有两次,我搀着母亲下到二楼一楼迎接。

2022年1月18日

四次站岗,思索说话

今天继续站岗下午14:30——17:30。这个时间段天气不太冷,虽然群里告知:电话,微信购物,非必要不出门!但还是有人想出去,而且想去转悠。其中一个高个子男生,有一米八高,圆胖脸,肩宽腰圆,大约二十二三,上穿一个黑色且肩上有黄道道的时尚夹克,敞着怀,骑着电摩过来。出入卡没有,说是给朋友送电摩。当然被拦住。他嬉皮笑脸的说“叫出去吧,伙伴儿步行过来很远很累,我接接他。”“年轻人,回去吧!一来你没卡,二来也没啥事,打电话让你同伴回家,还是少出去啊!”谁知高胖小子根本不听,讪笑着反复说“叫出去吧,没事的,我不扎堆儿,就是接接伙伴,他离这儿远,走过来很累。”我看他死皮赖脸的样子,提高声音说“年轻人最懂道理了,都是一说就爽快的遵守规则,到你怎么婆婆妈妈的!好好学习一下讲道理守规则吧!”这下他炸毛了,脸上讪笑不见了,大声说:“你啥人啊,你管我啊!”同岗拉拉我:“一看就是个小混混,别理他。”于是我不在理他,他居然停在铁栅栏门里一直赖着,小声喋喋不休。

半下午时,一个50岁左右发福的男人骑电动车过来要出去,我问“干啥?”“买烟。”我指指面向小区里开窗子的商店说“买吧。”“我要出去买菜。”“没事就别出去了。”我好言相劝,“就是有事要出去嗯!”他大声说。这时正好社区队长(三十来岁的外地女子)过来巡视,严肃的说“不能出去!”发福男人大声说“我有卡就要出去!”女队长接过卡一看,厉声说:“这是作废卡,夏天发的。不能出去!”发福男人吼道“我得出去买药!我就出去!”女队长依然厉声说:“你不合规定,不能出去!”看着这个老男人大吵大闹,我的正义感也出来了,“你根本不是需要出去!你一会儿买烟,一会儿买菜,一会儿买药,真的有事是这样吗?实际情况好好说不行吗?真正有重要事情可以考虑。”估计发福男人看她是外地女人,又疾声厉色,他绕开我“我不跟你说,我就问问她我就要出去你要咋的!”吵闹声引来门卫老大爷和小区执勤人员,还有几个准备出去的人。大家纷纷劝说发福男人:为了大家共同的健康,都自觉点啊!别给社区找麻烦……

发福男人走后,队长再次嘱咐:咱们站岗的志愿者一定要负起责任!严格按规定办事!另外,没有标发日期的卡是作废的,颜色也不大一样,大家要看清楚。

这争吵,使我深深地感到,说话需要艺术。芸芸众生,良莠不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守规矩的。有时候,温馨提示,温柔劝解,可以起作用;有时候严厉斥责,严阵以待才可以震慑。无论何时,都必须以理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究说话的方式,以求最佳的效果!以后,得好好学习说话。

2022年1月20日

五次站岗,思考人生

今日大寒,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不过接下来就是立春,那就意味着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正所谓没有一个寒冬不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来临!

大寒时节,冰天雪地。今天早上,阴沉沉的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们林州进行第七轮核酸检测,我第五次大门口站岗值班7:30——11点。今天检测开始的早,我站在西门口时,小广场上已经排了长长的三支队伍。数九寒冬,雪花飞扬,等待的人们自然冻的不轻。不知是谁说的大门口北侧的小公馆,检测的队伍小,不如过去做,省得排队等待。于是有人过来,拿着身份证和出入证说“去小公馆做检测”。上班出去的人不多时,就对出去检测的人放行了。

缺口一旦打开,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出。做完检测的人回来告知朋友或邻居“小公馆人不多,不用等待”,于是不断有人想要出去做,而且理直气壮的说“去小公馆核酸检测”潜台词就是你得让我出去!这时,居委会领导过来巡视,严厉的告知,一律不准出去做核酸!就在院内等待。大部分居民听到劝告,自觉回去。但有人却说“刚才不是让出去做吗?咋的还不一视同仁?”“现在开始不准去小公馆做了,在咱们院内排队等待!”有人听从,个别人反驳“咱们院儿里人太多,等着冷死了;外面人少却不让出去。”“请遵守规定!”牢骚归牢骚,严厉拒绝后还是回去了。其他也想出去做的人看到后,自然不再过来。终于,再没有一个人过来说去小公馆做了。

严管之下,必然清明!

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全民同心抗疫的今天,总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和谐的节拍。

前两天骑摩的的那个高胖小子又来了,和一个同样体形的高个子中年男人,一看就是父子两。高胖小子拿着出入卡说要去超市,可是卡是夏天发的,我告诉他不能用,再去物业领取一张新卡吧。而且一家一张卡,两天出一次,只能一个人出去。这小子听不进去,还狡辩“咋就不能用了?叫出去吧!”和他一起的中年男人连停留都没有,无视我们存在,趁着前一个人出去门开了,径自出去。高胖小子也趁机溜出去。我不觉的说“怪不得年轻人不懂规矩,原来是家教问题!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高胖子听见我说的话,停下来回头恶狠狠的说“你说啥话?再说一遍……”他骂骂咧咧的,我再也不理会。这种不通情理之人,跟他无话可说。家教是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家庭就养什么样的孩子。父母不通情理,孩子也好不到哪里。除非孩子后天教育可能有所改变。忽然想起老师的重要性,老师把善良正直,公平正义,遵纪守法,法治民主等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反复浇水,耕耘,总会发芽成长。以前总觉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带高帽子,打官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的打磨,开始觉得这话有道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的灵魂和精神基本是一张白纸,老师领着他在上面涂写人生。老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是何其大啊!人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件幸事。正如他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为自己是当代中国的人民教师而自豪,我始终恪尽职守,用自己的人格和知识引领学生前进。

还真是凑巧,上次吵闹的发福男人也来了。依然是骑着电动车,到门口拿着出入卡说“咱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不管啥事都得一视同仁。昨天有两个年轻人到我那儿征婚(月老婚介),我问怎么进来的?他们说在门口说是这小区里的人就让进来了。这是啥站岗啊!共产党就好做这阴一套阳一套的面子事,我就是不服这样办事!”他这么一说,旁边有人也在附和。我本想和他分辩,转念一想,都多大岁数了,连这点淡定都没有。这种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属于搅屎棒一类,跟他辩论不是浪费口舌吗!他说的根本不可能,这些天来,我们志愿者个个都是铁面无私,不合规定一律不准进出。尤其是老师们,也许是职业习惯,特别较真,不是本小区的人绝不可能进来!发福男人无非就是想制造混乱,随便找了个理由。好赖话全是他一个人说。就像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找他办事时他措辞推脱;不找他时他事后冒大话这点事我能办不成!好赖话都他一个人说了,圆滑。不必在意,更不必为此烦恼生气,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谎言和破绽经不起推敲和考验,公道自在人心!遇事不慌不乱,淡定镇静不生气才是王道!

2022年1月22日

六次站岗 感动无限

今天,依然在大门口值班,时间11——14:30。昨天夜里下雪了,虽然不是很大,白天雪也停了,但地面的冻雪光滑,尤其是大门口是个小小的斜坡,行走不便。志愿者不光是站岗,还从家里带来铁锹扫雪铲冰。在十多天的抗击疫情过程中,紫薇苑社区志愿者群里100人,时刻冲在前面。八次核酸检测,除了医务人员,其余都是志愿者,而且大都是在校大学生。这些00后的大孩子们,在凛冽的寒风中,在露天广场上,一站就是六七个甚至十个小时。午饭是站着吃方便面。门口的志愿者,大多是在职老师,有的需要上网课,有的需要照看年幼的孩子,有的要照顾老人,他们都放下个人私事,连续站岗3个小时,凛冽的寒风吹红了他们的脸,麻木了他们的手,依然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个进出者。还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忙着统筹各方面的工作,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停的穿梭着。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才使得紫薇园小区3000多人,待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免受病毒的侵入,享受安全健康的生活。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疫情面前,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广大居民同心同德,积极配合,更是战胜疫情的重要力量。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些提供或捐赠物品的业主:卖主摊位的遮阳布,遮阳伞;普通住户的电暖气;4号楼业主李广军捐赠了5箱84消毒液,14号楼业主石海鑫捐赠方便面10箱,奶茶5箱;还有不记名者捐赠了两大瓶免洗消毒液,还有一个小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瓶免洗消毒液和一包口罩送到门岗……所有这些,都令人感动!

后记: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彰显了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抗疫的坚强决心和毅力。

【作者简介】:王鹏伟,笔名快乐,林州市人民教师 ,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生活,不时对生活中所见所闻 所感所悟 涂鸦,时有文字见于《芝兰园》,《太行文学》,《红旗渠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育秦:你好 !志愿者
昕若 小区里的抗疫力量
买菜
【同心抗疫·以艺担当】张红侠 | 抗疫纪实
刘广英‖春寒有暖
非常道372:防疫日记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