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姑娘【刘梅平】

二姑娘从小就被当做男孩养。

姐姐干活不利索,俗话说“干活儿不出活儿”,爹娘就让她干家务,做些纺线织布的轻松活儿。

弟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要供他上学。妹妹还小,啥活儿都不会干。爹娘就把二姑娘当男孩养。

村里大户人家养蚕,早上将蚕屎清理出来,倒在河沟里,二姑娘从蚕屎里捡出小蚕虫,小心翼翼捧回家,空闲时间就上山摘桑叶。桑叶不多,养蚕人家已经摘过一遍,二姑娘只能捡漏,摘回来桑叶喂给蚕宝宝,四五十天后,蚕茧成了,卖了蚕茧,钱交给娘,心里高兴。

娘和姐姐纺线,二姑娘眼馋,不错眼珠地看。有一天,娘走娘家了,姐姐也不在家,二姑娘赶紧坐到纺车前,一手摇纺车,一手纺线,没想到,竟然纺得很顺利,白白的细细的匀称的棉线源源不断地绕到锭子上。这身手,一点儿也不像刚刚学纺线,仿佛早就熟练了一般。

越纺越大胆,越纺越娴熟,越纺越得心应手,越纺越停不下来,不满九岁的二姑娘,一下子竟然纺了四两棉花。

娘回来了,看到二姑娘纺的线,惊讶之余,二话没说,马上让人给二姑娘做了一架新纺车,从此二姑娘开始了自己的纺线生涯。

纺线主要在晚上,就着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人坐在纺车前,一手摇纺车,一手纺棉线,像在跳一种特殊的舞蹈。纺车的嗡嗡声,像舞蹈的音乐伴奏,二姑娘在音乐和舞蹈中陶醉了,往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劳累,纺线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邻居有个寡妇婶子,干活儿需要帮手的时候常常来喊二姑娘,二姑娘一来,三下五除二,活计很快就可以做完。婶子总是对别人说,这个二姑娘的手真快,啥活儿都不怵,长大不得了啊!

家里有石碾,二姑娘常常赶着牲口磨粮食。先前家里养着一头牛,一天二姑娘赶着牛推磨,不小心跌倒了,那头牛竟然发了疯,一下子把二姑娘顶起来,抛到了天上,幸好二姑娘年龄小,身子轻,落下来没有伤筋动骨,爹娘知道了,马上卖了那头可怕的牛。

牛卖了,又买了一头驴。早上,二姑娘把驴赶到河沟去吃草,下午赶到北山去吃草,晚上再赶回来,二姑娘小小年纪一个人赶牲口,也不害怕。

村里有学校,和二姑娘年龄相当的女孩子,有的去上学,二姑娘也想去,爹娘不让去。城里纺织厂、食品加工厂来招女工,爹娘也不让去,说二姑娘在家里顶大用。

春播的时候,二姑娘和堂哥结伴,给人家犁地、耙地、播种。二姑娘家一头驴,堂哥家一头驴,两头驴并驾齐驱,二姑娘在前面牵驴拉车,堂哥在后面扶,从早干到晚,有时候太晚太累,在田里走着走着就瞌睡起来,差点栽倒在地。

农闲的时候,二姑娘跟爹打土胚。爹管打,二姑娘给爹打下手。一个土胚打好了,爹把土胚搬到一边晾晒,二姑娘赶紧清理,撒灰、放模、填土,爹再打……周而复始,从日升干到日落。

一窑土胚五百个,打好,晾干,搬到驴车上,赶着驴车送到买家门口,再从驴车上搬下来,一个一个摞到买家院子里,挣五块钱。回去的时候,心疼爹,让爹牵着驴,二姑娘替爹推着木轮车。

十四五岁,二姑娘赶着驴,去煤矿买煤,一次驮300斤,够家里烧一个月。一开始跟着村里的男人去,去了几次,二姑娘可以自己去,村里的妇女找到她,让她带着她们一块儿去,因为她们的男人不在家。

二姑娘长的出挑,又能干,在村里出了名,媒婆儿应声而来,要给二姑娘说婆家。二姑娘一见媒婆登门,看到她们肆无忌惮、上下打量的眼光,知道这些老婆儿来没好事,就拦住门不让进,让她们灰溜溜地回去。结果,大家都知道二姑娘厉害,嘴巴不饶人。

十九岁的二姑娘结婚了。婆家弟兄三个,她是三媳妇。

婆家祖籍就在这里,后来因为灾荒和战乱,跑到山西落了脚,刚从山西迁回来,老家没房子。所以二姑娘从结婚开始,就租房子住。

第二年,二姑娘生下儿子当了娘,仍然租房住。

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搬了几次家,二姑娘决定砸锅卖铁买房子。

全家没明没黑地劳动,二姑娘插空就纺线,然后到娘家借钱,到亲戚朋友家借钱,到熟人家借钱,凑了一千块钱,买了一院房子。

房子买好了,可是公家还占着当仓库,没有腾出来。二姑娘每天抽空就往政府跑,央告政府里的人管管这事。

去的次数多了,政府里的人都认识二姑娘。又看见二姑娘站在门口抠墙角,就知道她的房子的事情还没解决。

后来房子腾出来,二姑娘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时候,她的二儿子都出生了。

婆婆当年看不上这个三媳妇,当着二姑娘的面儿说,以前你娘只让你干粗活儿,不让你学细活儿,织布、裁剪、缝衣服一样儿也不会,以后可怎么生活呀!

婆婆有一次回了娘家,二姑娘白天黑夜纺线,一天一斤棉花,雷打不动。

线纺好,让邻居大嫂教自己拐线、浆线、缠到络子上,经线、掇杼、纫绳、掏缯、再掇杼,历经十余道繁琐复杂的工序,最后二姑娘挷机成功,借来的织布机披挂上阵,只等主人来织布。

等婆婆从娘家回来,二姑娘正好挷机完成,已经稳稳地坐在织布机上,匡匡地开始织布了。

婆婆一下子惊呆了,喃喃自语地说,我的娘啊,我在娘家住了十天,一转眼的功夫,人家就上机了,这是怎么说呢?二姑娘一出手,独自织了五丈布,婆婆再没了话说。

后来,裁剪、缝衣服、做鞋这些小活儿,二姑娘更是一学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家里最先添置的机器就是一台缝纫机,二姑娘不仅给自己的家人做衣服,还要给前来求助的街坊邻居做。都说二姑娘是个好裁缝,其实二姑娘是结婚后才自己学会的。

为了填饱肚子,二姑娘曾经跟婆婆晚上摸黑到田里,人家白天收完白菜,地里有白菜根,有丢弃的菜叶子,二姑娘跟婆婆挖菜根,捡菜叶,回来把白菜根煮了给孩子们吃,菜叶子摘摘捡捡也能吃。

没有粮食,粗糠和干萝卜条都拿来做主食,搭配一些小米干饭。孩子们都在长身体,饿得面黄肌瘦。骨架瘦小,显得头特别大,脸上没肉,眼睛又显得特别大。

为补贴家用,二姑娘去卸车。供销社的化肥进来了,要卸到仓库里,二姑娘去背化肥。一袋一百斤,如果背化肥的人多,就挣得少,卸完一大卡车,报酬或许只有几根缝衣服的钢针。如果人少,报酬多一点,可以挣五分钱或一毛钱。二姑娘从手工业社领来半成品衣服,晚上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大孩子负责锁扣眼儿,小孩子负责钉扣子,做好十七件,挣五分钱。

如果有套衣服的活儿,二姑娘更高兴。这个报酬高。套好一套棉衣,再引几道线,可以挣两毛钱。

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婆婆自从中风后,失去了行动能力,在床上躺了七八年,二姑娘服侍了七八年。

送走了婆婆,二姑娘也当上了奶奶。

虽然二姑娘当了奶奶,其实,二姑娘才四十多岁。

听说国家允许上街卖些东西了,二姑娘灵机一动,托亲戚从城里买回来两麻袋海带,找出家里一杆带盘子的老秤、秤砣,拿出家里的零钱装在书包里,赶着星期天,背上海带,拉着上小学的小儿子,小儿子拿一节粉笔,帮二姑娘算账。

也许是物资匮乏得太久了,也许是快过年了,二姑娘和她的海带一出现,竟然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大家纷纷抢着买。二姑娘忙着称,称好了就报个数,小儿子转身在后面的砖墙上计算,算好价钱报给娘和买家,然后再帮着娘收钱、找零。

那两袋海带卖的非常顺利,除了本钱外,赚了十块钱,剩下的碎海带,自己家里还能吃。

经过这次尝试,二姑娘可算开了眼,全家过年坐一块儿合计,一致决定就搞商业。

二姑娘的丈夫颇有商业头脑,看准了大路边村里唯一的商业楼。刚过完年,二姑娘就催着丈夫到村里讲好了承包。

很快,二姑娘家的商店就开门营业了。像预计的一样,生意红红火火,率先摆脱了贫穷,有了一些积蓄。

二姑娘这时候又是婆婆,又是奶奶,又忙地里,又忙家里,还要照顾接二连三出生的小孙子,忙的不亦乐乎。

有了经验,又有了积蓄,二姑娘的孩子们,纷纷选择单干,起楼房、建超市、经营宾馆,一时间风生水起,在家乡也算出了名儿。

孩子们都孝顺,二姑娘心满意足。孙辈也争气,最小的孙女考上了大学,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二姑娘心里更舒坦。

多少年来,自己目不识丁,吃够了文盲的苦。以前家里条件差,儿子们学习都没有成气候。现在好了,家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圆了多年的梦。想当年,二姑娘渴望上学,想学习认字,想做文化人的愿望,终于在孙女身上实现,了却了二姑娘心头的遗憾。

每当看到自己家高大敞亮的楼房,每当坐在暄软柔和的沙发里,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头发花白,年逾古稀的二姑娘总会感慨,说从来也没有见过天堂是什么样子,估计天堂里也就跟现在的时光差不离儿吧?

【作者简介】:刘梅平,人民警察,林州市作协会员,爱好写作朗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起爹娘
子欲孝而亲不在
爹娘都浪荡
什么是爹?什么是娘?读到泪流!
什么是爹!什么是娘!人间最苦是爹娘
晚霞映照俺爹俺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