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忆父亲【郭振立】

时至今日,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326天了,我却总是一厢情愿地欺骗着自己一一他,还活着!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言谈举止,不都还活生生地萦绕在我们的每一个角吗?所以,根本没有离开,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一直都我的身边。

父亲一生清贫、朴实,勤劳、坦荡,看似朋友不多,实则真情浓厚。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个大家庭,爷爷早年靠出苦力挑花担往山西卖花(我估计是棉花吧),挣几个铜钱养活全家。父亲是家中的长子,也是唯一的男丁,下面有四个妹妹。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父亲作为唯一一个可以为爷爷分担一些劳力重担的男人,他总是自己省吃俭用,把吃的、穿的、用的都让给了我的四个姑姑。由于我爷爷受老爷爷的偏爱读过半年私塾,算是一个识字的人,所以爷爷的思想比较开明,支持我父亲上了小学、高小,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父亲年青时被村里选去大队当会计,但他深知,在穷山沟里依靠挣工分、出劳力、种田地,以后很难养活全家人,更别说能过上好日子。

当大队会计不久,他便趁大炼钢铁的机会,和村里的几个人一起卷起铺盖卷儿去了安阳林县钢铁厂,说是当工人,搞大会战。没过多久,村里一起去的几个人由于吃不了那些苦,受不了那些罪便回去了,只剩下了父亲一人在钢铁厂当工人。后来钢铁厂建起来了,那时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父亲成了很受人羡慕的“长期工”,领上了国家发的工资,成了国家人,吃上了商品粮。当时和父亲一起去搞会战的几个村里人知道后,后悔不已。

上世纪五十年代,钢铁厂里像父亲这样有文化、打得一手好算盘的人还不多,所以父亲很快从一个普通的苦力工人被抽到了过磅房去当过磅员。他特别踏实、勤奋、仔细、认真,算账从不出错。别人有算不清的账目,到了晚上下班后,只要找到父亲,都会在他的轻描淡写、寥寥指点下一目了然,豁然开朗,一丝一毫都不差地锁在了账目右下角,众人无不为之称赞。父亲工作认真、仔细,连续多年都被评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

销售科长听说了,就想把父亲抽到销售科去当会计,据说是想严把销售关口,堵塞之前的漏洞,不想再出任何差错。可过磅房的领导不放人,担心父亲走了,其他人干不好。没办法,销售科长去找厂长,又私下找到父亲做工作,硬是把父亲挖到了销售科。

父亲当了工人后,从没忘记村里那些帮过我们家的邻居、小队人(我家是13队)、大队人,只要他们有困难,听说后都会倾囊相助。村里几个买了大汽车的司机们找不到活干一愁莫展时,父亲就主动帮他们联系外地的工厂,给他们找活干,知道他们挣回来钱后他才如释重负。村里谁家盖房子买不上钢筋木材的、娶媳妇买不上自行车或缝纫机的,只要找他帮忙,他都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帮忙解决,从无怨言。

父亲在外面不辞劳苦,在家里更是任劳任怨。心里时刻装着全家人,从爷爷奶奶到母亲,从母亲到我们兄妹三个。记得那年父亲有机会让全家人转成商品粮户口,但爷爷奶奶不同意离家弃农,他就一支一支地吸着烟,从堂屋走到东屋,又从东屋走回堂屋,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现在回想,当时父亲有多么孝顺啊!为了满足爷爷奶奶,他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转商品粮的大好机遇,其实也相当于放弃了将来国家给孩子安排工作的机会。这对一心想让我们跳出农门的他来说,是多么痛苦无奈的选择啊!但他为了父母,依然放弃了。

父亲40多岁那年,他有一天下班回来给我说:“国家要废止长期工退休接班制度了,现在是最后一批,按年龄我肯定够不上退休,但因为我是工伤,(父亲以前出差期间,脚脖摔伤,后认定为工伤。)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你就可以接我的班”。那时我刚上初一,这些都还不懂,我坚持继续上学,父亲担心我以后要是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就得继续在村里种地,他想让我跳出农门,也成为拥有铁饭碗的人。大姐当时正好高三毕业,考大学找工作也没指望,所以毫无悬念地父亲提前退了休,让她接了班,进厂当了工人。

可以看出,他刚退休在家那段时间很失落。几天后,他就坐不住了,他说:“这样不行,我不能在家闲着,必须出去再找活干,后面的负担还重着呢!”果然没过多久,他厂里的老朋友们听说他退休,都来家里找他,有让他去物资局看门当临时工的,有让他去郑州帮着做生意的,有让他去干老本行当会计的……于是他又开始了后半生的奔波。

子女们能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工作,能够各自成家立业,就是父亲最大的心愿。两三年后,二姐招工进厂当了工人,我也考上了安阳二师,毕业后当了一名村里的小学老师,也算是让父亲聊以安慰了吧。

后来我们姐弟几个结婚、成家、买房,父亲又亳不犹豫地把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点积蓄全部拿出来帮助我们。他总说自己留钱干嘛,以后老了就指望我们了,还总爱说养儿就是为了防老。

我们姐弟三人都成家后,他便回老家种地,他身体一向硬朗。除了种些玉米外,总不忘给我们种些油菜、芝麻、花生之类的,收获以后推着小车去榨成油,然后打电话让我们回家去取,说不能光吃买来的色拉油,那些没有自己榨的油实在。

我们兄妹们也都一直庆幸父亲的身体还不错,从来没有给我们添过任何麻烦,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地养活着自己和母亲,而且还会时不时地接济我们几个。他多次给我说:“以前缺吃少穿生活条件不好,有病也没钱看,你爷爷还活了八十岁。现在条件好了,看病还报销,我肯定能活过八十岁的!”边上的我总会说:“以现在的条件,您能活一百岁没问题!”他总是笑一笑。

哪里想到2020年的8月24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查出了他肺里的病,在我们竭力治疗了近两年以后……

父亲终年77岁,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一周年忌日了。我开始慢慢慢慢地接受这个现实,他老人家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他十分不舍的世界,也离开了他永远放心不下的母亲,还有他永远牵挂着的我们的姑姑们和我们……

父亲,您放心地去吧,我们都早已长大,都能照顾好自己。我们更会尽一切力量照顾好母亲,让她代您再活上几十年。母亲和我们都希望你在天堂里一切安好!再无病痛!

永远安息吧!我的父亲……

一一郭振立泣书
【作者简介】:郭振立,郭振立,林州市第七小学教师。爱好广泛,热爱文学,偶有感悟,记录点滴,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那年,那月
那一年,我考上淮中
吃商品粮的街南伢
【浠水乡音】姜应祥:草木有本心
父亲的传奇人生
地道北京人(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