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昌精神》魏冬林

特别提示:原创图片,请勿转载!!!

周六,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我们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石板岩南湾村谷文昌故居考察、学习。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蠕动。车窗外的青翠一闪而过,让人感叹:韶华易逝,时光不再。不得不说,林州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通往石板岩的公路比以前宽阔、平坦了许多。行驶在上面,没有丝毫的颠簸之感。

早在20多年前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谷文昌的大名就塞满了我的双耳。与焦裕禄齐名,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可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谷文昌。这次,有幸亲临谷文昌故居学习,让我一路上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几十里的路眨眼就到。在一片鼎沸的人声中,石板岩镇郭家庄南湾村到了。举目四望,南湾村青山环抱,绿水相拥。沿着新修的台阶拾级而上。村中的道路建筑就地取材,全部是青石铺路,房子是石板房,这是石板岩的特有景致。路的两旁摆满了各种土特产品。小贩们在卖力地叫卖着。听着那浓浓的乡音,倍感亲切。

谷文昌故居内,一排排、一行行的小马扎、小凳子排放得整整齐齐。人头攒动,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不一会儿,小马扎上就座无虚席了。讲解员开始了字正腔圆、掷地有声的讲解:谷文昌是林县(原林州)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被誉为“感动中国百位人物”,“县委书记的好榜样”。1950年,全国刚刚解放。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祖国大地百废待兴。党号召全国各地干部南下支边。谷文昌第一个报了名。抛家舍业,南下福建省东山县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东山县东山岛,谷文昌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寡妇村”。东山岛的一些小村庄,青年壮丁被国民党抓上了台湾岛,而剩下的青春少妇、白发老人被扣上了“敌伪家庭”的帽子。妇女老人欲哭无泪,求告无门。谷文昌顶着巨大的压力,苦口婆心做广大干部的工作。这些妇女老人不是“敌伪家庭”而是“兵灾家庭”。最终,在谷文昌凌然的正义面前,广大妇女老人恢复了名誉。谷文昌此举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东山保卫战的胜利。

东山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风沙严重,人民苦不堪言。谷文昌千方百计寻找对策。他了解到种植木麻黄可以防风固沙。于是,他带领全县人民广种木麻黄。并亲身示范,冲在第一线,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树苗成活。终于,东山制服了风沙,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981年,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谷文昌走完了他66岁的人生历程。噩耗传来,东山山河同悲,万民洒泪。为了追念谷文昌的丰功伟绩,东山留下了“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的遗训。

从谷文昌故居出来,人们意犹未尽。徐书记提议到石板岩供销社去体会扁担精神。众人一致同意。车子在山路上一掉头,向石板岩政府驶去。过了一座石桥,石板岩镇政府到了,石板岩供销社也就在眼前了。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肩挑手扛的人物塑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石板岩供销社的几任主任。几十年来,他们秉承“艰苦创业、勤俭办社、一心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为石板岩又树立了一座丰碑。石板岩,山高路险,人迹罕至。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门抬脚就是大山,生活极不方便。佛爷庙凹村的桑国珍老汉,儿子刚结婚,腊月二十,父子俩去县城卖梨置年货,回来时天下起了雪。父亲摔倒在山崖边,儿子伸手去拉,结果父子俩都跌下山崖丧了命。儿媳妇改嫁别人,老婆婆哭瞎了双眼。

山里人的日子真是苦。一户人家辛辛苦苦种了几株山楂树,好不容易迎来一个丰收年。原想着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可谁想“丰收成灾”,满树的山果只换来二斤盐。老人一怒之下,锯掉了山楂树。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把辛酸泪。石板岩供销社下决心改变这血泪史,解决老百姓的生活之需。几十年来,凭着自己的一颗红心,一副铁肩,一双铁脚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沿山串村,用心血和汗水把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社”。

硬扁担李林洹,石板岩供销社的创始人之一,社党支部书记,第二任主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不畏艰险,上山送货。1963年,扁担精神享誉全国。爬山虎杨庆祥,群众冷暖挂心上。跋山涉水送货忙,每年坚持送货在260天以上。一年所走的路程相当于绕地球数圈。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诠释着一个朴实的名词:扁担精神。一根扁担挑在肩,山高路险只等闲。我为群众来送货,再苦再累心里甜。

在展厅大门口,一根普通的扁担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仔细观看,这不是普通的扁担,这是1971年春,李林洹主任从井冈山江西省委手中接过的毛主席用过的扁担。扁担回来时,人们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其热闹场面不亚于过年过节。扁担精神和井冈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紧紧的结合在一起。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长征时期,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倡导其他同志一起来跳《马赛曲》,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

思想是革命的先导。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切转变源于1978年春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定会在新时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作者简介】:魏冬林,林州市十三中语文教师,毕业于安阳师专。河南省骨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爱好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扁担精神”的发源地
惊呆 | 这个局老干部要东山再起
畅怀东山岛
中国·林州 市供销社获“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强县级供销社”
【在人间】郭德金丨扁担精神:托起山里人的小康梦​
红旗渠|“扁担精神”走进道德讲堂 81岁老扁担人震憾全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