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谐音拾趣(1)》崔有德

一日,以为老妇来我家串门,电视上正播放“健康养生”栏目。主讲医师讲:“是药三分毒,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

尿布不如屎布?他讲的是啥名堂?” 老妇问我。

我欲笑又止,赶忙作了解释。她听明白后哈哈大笑,我也笑了。因有所感,今特作打油诗一首。

古来婴儿垫尿布,屁屁舒适未渍伤。

如今使用尿不湿,柔软光滑渗水强。

奶奶抱孙不漏尿,妈陪儿睡不湿床。

护好宝宝小屁屁,保洁保暖不受凉。

古代皇孙返阳世,定流涎水三尺长。

“亏我生在帝王家,未用不湿护裤裆,

民间小小百姓娃,竟然超越古帝王。”

药补尿布非一曲,食补屎布不同章。

红娘未曾牵红线,谐音偶遇笑满堂。

上述虽一笑话,但隐含着民族文化,很有必要揭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老妇为何把“药补不如食补”听作“尿布不如屎布”?不完全是耳聋耳背听力不佳所致,而是“药补”和“尿布”、“食补”和“屎布”的读音太相近了。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叫谐音。谐音有很强的亲和力,它能把两个词连接起来或粘合在一块儿,使之成为形影相随的谐音词,在同一场合联袂登台演出,一展风采。

古金往来的文豪大家,常把谐音词信手拈来,镶嵌到自己的句段中,使作品大放异彩,成为经典。

请看下面一副对联: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再看这幅对联的出处:

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后,有一天,他与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饮酒赋诗。酒过三巡,佛印向苏东坡讨索对句。东坡笑而不语,用手向江左岸一指。

佛印抬头一望,只见农夫收工回家。再仔细一看,岸上有只大黄狗,正使劲啃着骨头。顿时大悟,内心暗暗骂道:“该死的苏东坡,你在骂我呢!我也得回敬你一联。”

佛印对东坡哈哈一笑,然后马上将手中题有东坡诗的大蒲扇狠狠地往江中一抛,任它随着滔滔江水飘去。

此刻,两人心照不宣,四目相对哈哈大笑。

其实,这是一幅哑语联。用词用意十分工巧,令人叹为观止。因“河上”、“和尚”谐音,“诗”、“尸”谐音,原来,他两个人联语的含义就是哑语互嘲,即“狗啃和尚骨,水流东坡诗。”联语这样奇巧风趣,自然哈哈大笑了。

这段故事,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出哑剧:

没有唱腔实际,没有音乐伴奏。剧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几乎全靠人物的动作来完成。饮酒、碰杯、讨索对句,笑而不语,皆无声息。骂,也是“暗暗骂”。东坡一指,佛印一望,上联便出来了。佛印“哈哈一笑”是剧中唯一的语音。紧接着“一抛”,一个动作,下联便出来了。故事结尾,两人对视哈哈一笑。

这不是让观众猜谜吗?可见两人不单单是文学大家,也是魔术大师。而魔术的道具便是谐音。我们不能不叹服文字的魔力,不能不叹服二位大家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崔有德,祖籍桂林镇东油村,自幼酷爱文学,退休前长期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工作期间,多次获国家、省市征文及优秀辅导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补不如食补,身体有恙时就吃这些
药补不如食补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就这样来补!
╬══→ 药补不如食补━═☆
《药补不如食补》(3册)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