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百家 | 倪和军:灯下阅文“八百”,砚边废纸“三千”

▲ 点击上方关注 美术报,分享美的一切







点击图片进入倪和军H5专题页面


砚边习得

文/ 倪和军


予独爱小篆,由来已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与篆刻同进,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勤耕不辍,伴随时光推移,虽感不能终其精神,却也灯下阅文“八百”,砚边废纸“三千”,浸淫在小篆世界里,倍感澄心畅怀,自然多颇感触。聊作砚边习得,尚祈方家晒通。

纵观中国书法史,真可谓前人高峰林立,座座精神,逾越颇难,而自己只能望其项背,默默耕耘,因习好篆刻,寻觅着一条篆书、篆刻的小径,磕磕绊绊走到今天。习篆刻就要认识篆书,尤其是小篆,家居泰山脚下的便利,使我常观摩泰山刻石《李斯小篆》,由是从此入手。初学泰山刻石时,异常枯燥,只得其形,不知其意,难有书写之趣,真有放弃之念头。后得知汉《袁安碑》、《袁尚碑》笔意丰富且方圆兼备,自然开始对二碑留心用功起来,我深知“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用心去观之,用情去意之,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不同的字里行间,通篇的气韵,进行分析研究,笔耕不辍,手无倦怠。经过一段时间的临习,逐步理解了二碑笔意变化,其书写之趣自然天成,更有一种淋漓畅快、轻松率意之感,得到了小篆在书写时提按顿挫与转折疾缓的浓厚书写之趣。


草书,常建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冬去春来,几年的习练和实践,师友们的指点与教诲,方寸之间,字划横竖初显章法,但却仍倍感骨力不够,这使我明白了习书法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欲速则不达”,随之,我便把学习的落脚点重新定位,放在了清代篆书的学习上了。在邓石如那里骨架有了提高,在吴让之那里明白了篆书的飘逸之姿,在赵之谦、徐三庚那里发现了个性的表现,在吴昌硕那里知道了什么是厚重,在王福庵那里证实了印从书入,书从印出的道理。就这样又是几年下来,终于领略到了篆书流派纷呈的发展规律。

追随前贤,博览群书,通过对篆书的不断学习理解,对创作的理解逐渐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对小篆的基本程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创作的时间长了,作品的数量逐渐多了起来,却也认识到了小篆的创作路子其实很窄很窄,想尽抒胸中之意,却感笔端辎重难前,尤其是流美的“玉箸铁线”一路,前人已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度,使我感到小篆的创作只能是在继承和复制中艰难的发展。

篆书,杨继盛诗登泰山

世上本没有路,无路就要寻路。当今时下,有不少同仁高手从各方面寻觅小篆的突破点,集中起来,大都是在秦砖汉瓦、器铭文上下工夫者,很多颇有成就,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小篆今后发展的方向。我与同仁一道,也对此进行探索、吸收与整合,的确感觉有一种新鲜的味道,内心倍感愉悦。变圆转为劲挺,变修长为方整,变整齐为错落,更让我想尝试取法的是:秦汉时期任何一种字体如汉简、章草、碑文,甚至文赋等等的艺术表现,都已体现出来了那种宽厚、广博的气息与韵味。但对砖瓦器铭的表象形式,我认为在创作中不可生搬硬套,套搬外在的章法部局之形式,应把这种气韵进行吸收,融汇于小篆的点划之中,使作品在不经意之间把那种气韵显露出来,让字里行间出现从容无为之境,让识者得到共鸣。这种理念和想法,也将会指引注入到今后我的创作之中。

悲鸿先生讲:书之美在德在情。书法的美在于体现书法家的情操、人格,需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也许这种理念和想法还不够成熟,但学书之路还很漫长,至于今后对书法的理解和认知,以及今后的创作有什么变化,还需进行艰苦的学习与知识的积累,祈盼专家师友多加批评点拨。


个人简介

倪和军,别署逸墨堂主人,1972年生,山东泰安人。师从刘宝纯先生、王友谊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泰山书法院副院长、东岳印社社长。

获奖情况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提名奖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第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山东书法创作成就奖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

第二届全国篆书作品展优秀奖

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优秀奖

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十佳”

西泠印社六零后社员作品选拔展青年社员优秀作品奖

第六届上元雅集‘友谊奖’书法展篆书十佳

山东书法国展精英作品展十佳

第七届上元雅集‘友谊奖’书法展篆书十佳

入展情况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

第二、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全国第六届刻字艺术展

纪念老子诞辰二五七八周年全国书法展

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全国邓石如奖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篆书展

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

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

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山东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当代百位名家书写美丽中国书法提名展

出版专著

《中国篆刻百家·倪和军卷》

《印坛点将·倪和军》


倪和军书法作品欣赏

草书,张道恰诗咏梅


草书,宋之问诗旅宿淮阳亭口


草书,王维诗归嵩山作


篆书,曹植诗泰山梁父吟


篆书,金农诗画竹



篆书,唐裴迪诗送崔九




美术报新媒体部制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美术报官方微信
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微信ID:meishuba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即可在线订阅2016年美术报,微信订报立减8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小篆临的,美呆了!
推介|翰墨中原--河南省第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获奖作者--张红杰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高颖书法篆刻作品小辑
倪和军(1972年生,山东省书协理事,泰安市书协副主席)
灯下阅文八百,砚边废纸三千/西泠印社社员/倪和军(山东籍)
青青子衿 墨韵书香——山东省1970年代书法家九人作品展即将启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