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石瓢壶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于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壶以三足立身;旧时为避尘秽,农家借用锅盖遮挡,故此锅盖拎手演进为石瓢独有之过梁。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此三要素构成了石瓢遗传的DNA基因。作为个人臆断,虽有些异想天开,但求证过程颇是小心谨慎,既见生产实物,又有生活体验。博学的瞿应绍(号子冶)与顾景舟就分别创作过石瓢,算是例证。


子冶石瓢古朴纯真,景舟石瓢风动疏竹,二者相同却又不同,如此,该怎以区分?

今日,我们便细细说来。


1


壶身对比


子冶壶瓢壶身是较为明确硬朗的三角形形体,底部和腹部线条比较平滑,壶口较小,比较秀气,亭亭玉立;

景舟壶瓢线条比较饱满,底部和腹部是小弧面,连成较为圆滑的圆锥体,壶口较大,降低了总体重心,产生一种横向之感。


共同点:三角形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所有的部件都将围绕这个三角形形体展开。




2

壶把对比


壶把的安装,子冶壶瓢的把形是较为明确的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较张扬;

景舟壶瓢的把形三角形比较弱化,相对粗大一点,却也不失力度。


共同点: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子冶壶瓢



▲景舟壶瓢





3


壶嘴对比


子冶壶瓢的壶嘴细长

景舟壶瓢的壶嘴粗大


共同点:都是直筒暗嘴,我们称之为“钢管嘴”,形象的说就像一段剪下的钢管,挺括有力,至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但视觉上看起来似有些喇叭形,这是视力的 错觉。长短、粗细的比例恰当,嘴的角度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嘴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冲力有劲。









4

壶底对比


子冶壶瓢的壶盖比较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

景舟壶瓢的壶盖较薄,盖边圆润,钮为散开的三角形大钮,更具圆弧感,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


共同点:底部三足位置呈等边三角形,要求匀称不偏,使整体统一,显示出一把壶的神韵齐全,风度大气,实用大方。


▲子冶壶瓢



▲景舟壶瓢




5

纽盖对比


子冶壶瓢的壶盖比较厚实,钮为弯管形,与盖的交接处是暗接

景舟壶瓢的壶盖较薄,盖边圆润,钮为散开的三角形大钮,更具圆弧感,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


共同点:盖上的桥梁的钮是最关键之处,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钮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需耐心才能达成。钮的内孔是三分之二个椭圆,钮的外形呈三角形,和壶身一致保持连贯,共同塑造三角形的基本几何体型。



▲子冶石瓢


▲景舟石瓢





沏一壶好茶,品一首好诗,坐看浮云淡雾,耳听百鸟之鸣,心生悠然,其乐无穷。我等如此,何看大家?






关于我

爱紫砂,追求慢生活,不烟不酒癖在茶

若愿与我为友可加微信验证暗号:壶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冶石瓢壶与景舟石瓢壶怎么区别?
视频〔原创〕石瓢紫砂壶史及经典款型
还怕分不清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来看全身细节大PK!
紫砂壶之“双胞胎”:景舟与子冶(六)
【彻底分清】子冶石瓢与景舟石瓢
世间石瓢壶,你见过几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