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下)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1. 适应证

肘部、前臂、腕部和手部的麻醉与镇痛。


2. 患者体位

半坐位,肩部放松,上肢外展45°。


3. 探头类型

根据患者胸壁厚度,可选择高频线阵探头或低频凸阵探头。


4. 扫查及进针方法

(1)锁骨下近端入路

探头放置于锁骨中点下方,其长轴平行于锁骨,可见腋静脉位于最内侧,腋动脉居中,神经在最外侧。



可以采取由足侧向头侧进针的平面外法,推荐由外向内进针的平面内法。




(2)锁骨下喙突入路

探头斜向放置于胸肌区中部,可见臂丛神经束已在腋动脉后方完成旋转移位,位于与各自命名相同的位置,即内侧、后侧和外侧。



可以采取由足侧向头侧进针的平面外法,推荐由外向内(由上向下)的平面内法。


腋窝臂丛神经阻滞

1. 适应证

肘部、前臂、腕部和手部的麻醉与镇痛。


2. 患者体位

半坐位,上肢外展,肘部屈曲。


3. 探头类型

高频线阵探头。



4. 扫查方法

探头垂直于神经血管束的长轴放置。

神经血管束在该处非常表浅,可见其围绕在腋动脉周围:正中神经通常位于腋动脉的浅部(前面),尺神经在中间稍靠后,桡神经在后方。

在肱二头肌和喙肱肌之间还可见肌皮神经。



5. 进针方法

平面内法,由外向内(由上向下)进针。

通常首先阻滞位于肱二头肌和喙肱肌之间的肌皮神经,此时穿刺针应以30°-45°角进入,然后根据具体位置阻滞其余神经。

这些分支都比较表浅,小角度进针即可,针也显示得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把手教你“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镇痛的专家共识(2014)之一(附相关专题讲座)
[神经阻滞专题]手把手教你打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
“神超达人”第四讲精彩回顾,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及肘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区域麻醉与神经阻滞公益课堂:肌间沟阻滞
【即时助手】麻醉医生的“第三只眼睛”—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麻醉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