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情报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情报思想
[摘 要] 孙武作为兵圣,为人类战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信息化战争即将
成为未来战争基本形态的今天, 孙武提出的一系列战争指导原则在信息时代战争中非但没有 过时,反而显示出勃勃生机。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孙子军事情报思想进行系统理解与思考, 这有助于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从新的角度对传统的军事情报思想进行审视。

[关键词] 孙子兵法;军事情报;思想;情报系统;情报人员

1

引言
孙武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加剧、 兼并战争激烈而频繁的时代, 也是各种

学术、思想及流派兴起、发展的时代。同时孙武出身军事世家,从小就受到浓厚的军事战争 知识的熏陶。 《孙子兵法》正是孙武深思熟虑的智慧结晶。孙武也许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 的将自己亲手创立的军事理论应用于战争,并取得显赫战功的将军。司马迁在《史记孙子 吴起列传》中记载: “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人郢,北威齐、晋, 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 《孙子兵法》全书共 5000 余言,在几千年来中外所有军事思想家们围绕情报、信息所 苦苦思索的理论成果中,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被奉为圭臬。 《孙子兵法谋攻》 中有段至理名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 战必殆。 ”其对情报的表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孙子兵法》中 的军事情报思想进行探讨。

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情报思想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兵伐谋”的思想,即要通过谋略达到全胜的目的。而谋略程

序之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情报。这些情报包括道、天、地、将、法等 多个方面。 “兵以诈立”是军事斗争中诡道运用的集中体现。 为此,对抗双方都要通过制造种种假象,通过用计、用谋、用间来迷惑对方,以隐蔽自 己的真实意图,于扰和误导对方,使对方侦察失灵、判断失真、决策失误。对敌军要“利而 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孙 子兵法军行》” ),对敌将也有杀、虏、辱、烦等做法。对敌军要避实击虚,示形动敌。所 谓“示形” ,即通过声东击西、虚张声势等示出假形,隐其真形,有目的、有计划地制造种 种假象,以造成对方错觉,诱使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高明的的军事统帅会更重视情报的作用,学会充分利用情报,具有高超的谋略思想,在 战争中尽可能减少战争的成本。孙武告诫说: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 屈力殚货,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 虽有智者, 不能善其后矣。 ( 《孙子兵法始计》” )。孙武是作为增加胜算的策略而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 ,姑且不论

这一命题的入文和哲学背景,其实现的效果则有利于减少战争的不必要暴力。

3

建立立体化的情报系统
“五间(因间、内间、反问、死间、生间)俱起”出自 《孙子用问》 。孙武所说的“间” ,

是高效率的情报体系。孙武对情报手段分类及其使用原则的作出了科学的揭示。其一,围绕 战略目标拓展情报收集渠道, 动员各种类型的情报手段获取敌人的各方面的情报, 建立立体 化的情报收集体系。其二,从系统论的高度,对多种情报侦察手段、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从 而满足不同层次的情报需求。其三, “五间俱起”的核心在于建立具有高度组织与效率的情 报系统体系。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建立完善的情报体系,使各 种情报手段和机构,情报周期的各个环节互为支撑,发挥出整体合力。 新的侦察手段和侦察器材使得军事情报,尤其是战场情报的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战场情报的获取能力已达到了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全天候和近实时,高技术战争的战 场已逐渐成为一个“透明”的空间。 孙武的“尽知”类似信息战中的“透明战场” ,然而孙武并不认为“尽知”敌情就等同 于胜利。孙武特别强调“先知” ,只有在战略上比敌人看得远一畴,在战术上比敌人预计得 高一畴, 在情报上比敌人搜集得多一畴, 分析敌情比敌人精一畴, 才是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 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始计》” ( )

4

充分关注情报队伍建设
孙武认为,军事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间谍,他在《用间》篇中说: “故明君贤将,

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因此,对间谍必须重视,一是必须通晓用问之事“五间之事, 主必知之” ;二是“三军之事,奠亲于间” ,要亲近情报人员;三是“赏莫厚于间” ,对间谍 施以特别优厚的待遇。尤其强调对“五间之事,知之必在‘反问” ’的双面间谍“不可不厚 也” 。总之,以“知之”“亲之”“赏之”的办法来激励情报人员,从而达到促进情报生产 、 、 的目的。

5

使用高素质情报人员
《孙子兵法》提出, “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所恃而动也”《孙 (

子用间》。从信息到情报,实质上是一个发挥人的智能对信息、知识的价值进行“激活” ) ——重新发现和重新组织的过程。现代军事情报工作技术复杂,知识密集,科学性强,情报 工作的时效性要求高,因此,对情报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用“上智”者 从事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才能真正认识情报的价值,才能使情报使用者“必大成功” ,完 成情报信息优势向决策优势的转化。

用间者(主持间谍工作的人)的素质方面,孙武认为用间者应具备三项素质: “非圣智 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孙子用问》。在用间活动中, ( ) “人 心难测,苟非微妙之神,何以得其实哉” 。这里所说的微妙,是指用间人对情报的分析、判 断能力。除了对间谍获取核心机密情报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外,还要对一些情况有所防范, 如有些间谍被敌人抓获,成为反间,向我提供假情报等情况。主持间谍工作的人,不仅要事 无巨细,无所不知,还要用心精妙,排除假象,这样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报。鉴于此,使用高 素质的情报人员和用间者(主持间谍工作的人) ,是通过情报分析构建情报优势并转化为决 策优势的关键。

6

总结
综上所述,孙武的情报理论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战略决策的制定以“知”即情报为前提

和依据, 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则以巧妙地实施穗诈之术为特征, 而诡道的关键是打 “情 报战” :即确保己方确知、尽知、先知,致使敌方误知、不知、迟知。实施“情报战”必须 依靠立体化的情报系统,使用高素质的情报人员,通过“相敌、动敌、用间、比较分析、判 别真伪”的“情报战”手段,运用“知”即情报进行伐谋、伐交、伐兵、攻城,最后达到克 敌制胜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战争的过程自始至终就是围绕“知”即情报来展开斗争的 过程。 孙子的上述军事情报理论观点, 为我们展现出中国古代情报侦察、 搜集、 分析、 预测、 分析和应用等高度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杨丽荣.论《孙子兵法》的军事情报思想[M].科技信息,2009, (10) [2]孙晓玲.孙子兵法[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 [3]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4]张晓军.许嘉. “知”与《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J].济南大学学报,2001,(11). [5]曾华锋.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名著 20 种[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读后感
千古战争情报先行—《孙子兵法》的情报观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有趣的兵法
孙武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及为将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