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全书主旨讲述五

道也者,天地所自成,人物所自生,而为形神之始、理气之微、命数之本、道德之源。故在天为神,在人为性,在物为气,在事为理,在行为德。而人之生也,秉是以生。具天地之灵、备万物之情。灵即神也,情即气也。故人之灵与天地通,人之情与万物通。圣哲之士,明于本来,察乎形神,而知生死、别性情。知性之有德,全德则生;情之近物,逐物则死。其修真之士、养性之圣,怀抱道德,不失不惑,固无待于教也。

而中人以下,知形遗神、知情忘性,逐物不返、伤生不复。以天命之灵,沦于地下;全德之真,丧于物欲。此为上智所忧,乃为教以教之。故教者,教人明道者也。夫道,至无形也、无物也、不可见也、不可名也,何以明之哉?曰:征于德而已矣!德者,生于道。道不可知,而德著焉;道不可究,而德章焉。故君子以成德为务,成德即成道也。《礼》曰:“至德为道本。”可知德之至者,即至道矣!

《大学》、《中庸》,一言教,一言道。而皆以明德为明道者也。故《大学》以明明德为学,而其终则止至善;《中庸》以修道为教,而其中皆论成德之事。故德即道!欲明道,不可不明德!此教之勉人修身,而必以仁义礼智种种德目以励其行也。《礼》曰:“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实也。”《易》曰:“显道神德行。”其言人之重德行也如此。故儒者欲全其生、复其性,持其真面不失、明于神而不惑,不徒修养之功也,必先立其德焉!

圣人之教,与其自为学异。夫子告子贡曰:“予一以贯之。”盖以天纵之圣,不待格物而知至;不待致知而意诚。故德无不全,仁无或违,而后以一驭万而无不得,以道统物而无不尽。此盖先至道者也。中智以降则不能。如回也三月不违,所差尚多!其日月至者,更可知矣!故无恒产则无恒心。人不能自持其心,则终日不知所亡。此修养之功尚矣!

故圣人之教人,必时时存省、时时克复,而后日积月累以成其德。德积而至,道亦至焉!此存养之所系,而工夫之必以渐也。

夫性与天道,人人同具。何圣哲则存之?其次则或近焉、或远焉?其下则亡之?此盖智之不逮也。故学者以致知为务,知其然而后力行之而不间,则庶几矣!故君子以修养存其心,而后不夺于物。五官、百体,皆人所同具也;六欲、七情,皆人情所同有也。而智者不为所蔽,愚者则曰徇焉而不足,何也?抑智之未逮也。

圣人明人之生、知我之主,惟性,即道心也,余皆其役也。以主驭役,自得全其生;以役陵主,则生之本失,虽暂存亦辱。故圣哲不以性役于情,不以我听命于物。故声色不动其耳目、喜怒不牵其思虑,其气乃静,其神乃完。而愚者忽之。主反为奴、物反为我,自亡其生,胡可瘳也?

故修养之教,为以救其失也、治其病也。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皆为制其情欲,而以葆其生;去其物,而以充其性也。故曰:“克己复礼为仁。”仁即性之德,而生之本;礼即道之见也。故复礼者必克己,求仁者必复礼。礼即理也,仁即人也。前已言之矣!茍不役于情,不夺于物,则心所存者,天理也、仁也、道也,是即修养之所志矣!

人而不忘修养,则成道之基也。性道本与天通,故修养之至,能通神明,盖同出也。人生而秉二气,动静之间,形神之分,道器之别,气之始也,合而分。故神者,气之至净、至凝者。修养之至,形无所萦,神乃益全,性之真也。故至诚如神。圣不可知之谓神,聪明正直而一之谓神,阴阳不测之谓神,皆修养可致。圣哲所成,非有异也。

故圣人以养性全真为至人、真人,而皆明德成道者也。人之与天地并称也,即此故也。人而全真,则高明配天、博厚配地,悠久无疆,故可寿享遐年而不衰,以其神全也。修真之士,上古逸民,彭篯之伦,非诬也,非异术也。夫子不言者,为众人不易企也。然夫子知之,夫子能之。故能不惑、知命、通神达物,而并天地、称至德矣!而其教人也,虽不以隐居潜修为志,而必以至德为期、修道为教,定静安虑以止至善,诚意正心以修身。而勉人致中和、至诚明,以尽其性、明于其生。而以修已持心,克己、复礼、依仁、据德、志道,以立其方。盖无非教人善修养也。其不轻言神天之道,正其重之也。

故赞《易经》,述命数。《论语》所录、纬书所记、诸弟子所传,固亦不胜数矣!为恐人惊其奇而忘其常,好其高而忽其易。于德未立,于身未修,而徒言神天之道,是忘本也。如此者,未见其有成。故必先求诸己,而立其德;先戒于行,而去其恶。使孝弟忠信之德不失,而情欲不伤其真。仁义礼智之德俱备,而外物不移其内,然后德至道至,不求自获。此则教之本旨也。非谓不以性道为重,不以神天之道为教也。

昔子路问鬼神与死,夫子告以先知人与生,其意义深矣!神之与人、死之与生,二也!一也!如木之本末、水之源流。知其一,则二者亦明。故知人者,知神;知生者,知死。知而不知,是非真知之也。读《易经》可明其故矣!

故《大学》言止至善,虽有定静安虑工夫,而夫子则先言止仁、止敬、止慈、止孝、止信,以先尽人事,而后可进于道。若人事不能善,安望道之成?未有不能仁敬慈孝信者,而能定静安虑得也。亦未有已能定静安虑得,而忘仁敬慈孝信者也。故夫子之教,必先立本。本者,德也。德为道本。德之至者,道亦至焉!

宗主孚圣疏述

儒教言道极简,不若佛、道之详。但虽言之简而指之明,后人误以儒教不言,而相率不尽力修养,甚至谓静坐之事,为二氏之学,此大谬也。文中子言,或坐而得之,或坐而不得之,儒者固知坐矣!《大学》、《中庸》虽未及坐,而止定静安虑,皆坐功也。《中庸》言道不可须臾离,及致曲、凝道、至诚诸语,皆坐功,皆儒教修养之事也。

亚圣极论修养之要,其言至为明切。惟以教言,非以道言。盖教者为凡人言,皆应如是习之。故重在存养、操持、克复诸事。若以道言,则盈天地间皆道也。圣人生而勿失,故有不待存养、操持、克复者,而至德已明,至道已凝。故《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一则为性道之真,不假修养;一则为教学之设,必重修持。此即圣愚之分、顿渐之异。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语上。

故圣人言教,必先修养。而明道则又须指出至境也。今颜子申明性道之真,与至德要道之义,使知儒教之全,而为新教之模楷者,实有益于斯世也。

前文论修道要旨,而明儒教之义。盖人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全其生。此圣人察性命之本,天理之当然,故为教以教之也。设人而不知克欲全德,则与物无异;物之不能全其性以复其初者,无德以致之耳,亦由无教以告知耳。故人与天地称三才,而物不与焉。人之不能克己复礼,则人欲横流,自相残害,而无可安其生,况语于成真耶?故去欲遏情,存心养性,不独为成己成人而已,亦为安群也;不独安一时一偶之人而已,亦为保人类于不灭也。

盖人之情欲,至无穷也。苟纵而徇之,不可极也。日以相争而残杀不止,人类几何而能相维乎?故惟有以遏之、制之,使欲不逞、情不纵,而知我之所生者,不在彼而在此。我全我真,不害于人;我节我欲,不役于物。天道也,亦人道也。仁也,亦智也。故圣人之教,于己则笃修养,于人则敦仁恕,于天下则志治平。致力一,而受用无尽。巨细本末,人己内外,皆此道也,皆此教也。故曰“圣教”。至于论道之精义、成德之祥旨,须于讲《中庸》时及之。

景桥喻指一种由此及彼、在路上的状态,祝你在这里遇见所希望成就的自己。

景行读书会-中庸VIP微信群开放名额,加入方式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學證釋》
大學證釋
《大學證釋》下冊
子曰,道不远人
夫子是中国文化悲剧的主人公
吕祖《道德经》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