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仪是对双方的尊重|每日论语59

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篇第十九则。

原文】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钱穆先生白话试译

定公问: “君使唤臣,臣奉事君,该如何呢?”孔子对道: “君能以礼使臣,臣 自会尽忠奉君了。 ”

本章见社会人群相处,贵能先尽诸己,自能感召对方。

傅佩荣译文】

鲁定公问:“君主使唤臣子,臣子服事君主,要怎么做才好?”孔子回答说:“君主按照礼制来使唤臣子,臣子尽忠职守来服事君主。”

“定公”即鲁定公,接续其兄鲁昭公而即位,在位十五年。他是因为季氏的支持而得位,对于三家的势力更是无可奈何。定公十三年,孔子五十五岁,担任司寇之职,政绩卓越。后因故去职,开始为期十四年的周游教化。

“君使臣,臣事君”,古代讲究礼仪、名分,用词都要符合身份,“使”即使唤,“事”即下对上。君主必须按照礼制来使唤臣子,臣子则尽忠职守来服侍君主。一个是礼,一个是忠。

礼是对双方的尊重

“君使臣以礼”,这说明君使臣不能凭个人的好恶行事。今天心情好,就让部下做轻松一点的事情;一旦心情不好,就乱发脾气,或者故意不公平。礼是规范,礼不但让上位者受到合适的尊重,对于平民百姓或者是做臣下的人也是一种保障和尊重。

弘丹学习心得】

为什么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会在封建社会会成为主流文化?我觉得从这一段论语中可以看出端倪。

孔子是维护礼仪和秩序的,他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在维护的礼制也是反映尊卑的礼制,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所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君主身份,会推崇儒家文化。

虽然孔子的礼制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且“君使臣以礼”在前面,孔子强调的是君主和臣子双方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礼制。但是,统治阶级会故意强调臣子的忠心,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死忠,却弱化君主使唤臣子的礼制。这样,礼就不再是对双方的尊重,而演变成强势一方对弱方的压榨。

即使在现代,公司职员面对企业领导时,也要记住,礼是对双方的尊重,如果上司对于职员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礼制,这样的上司也是没有礼貌的。

作者介绍

弘丹,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

践行每日写作,品味生活之美;诵读《论语》,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

每月组织【写作训练营】和“百日写作”活动。想要从零开始写作,关注“笔耕不辍”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ID:wewrit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八佾篇第三》3.19: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新解3;19
君使臣以礼|《论语》没有那么难
素说论语:八佾篇(19)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