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此书面前《道德经》不敢说第一


老子所著《道德经》是道教思想的源流之一,更被后世道人奉为“经书”。但事实上《道德经》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

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的经典是《太平经》!

史载汉代曾流传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东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张陵《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

我们这里所说的《太平经》,据说是东汉时期的道士于吉流传下来的。

《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又名《太平清领书》。据中国《后汉书·襄楷传》称: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

▲《道士下山》剧照

《太平经》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继承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即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长生等观念。

(二)为帝王治太平提出一套统治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学说为治国方针。

(三)关于教徒的修养方法,提出辟谷、食气、服药、养性、返神、房中、针灸、占卜、堪舆、禁忌等等方术,同时,还重视符咒,宣扬服符能驱邪求福,治病长生,要求信徒坚持斋戒、首过、祈禳、叩拜及诵经等活动。

(四)提出善恶报应观念,认为人类如果作恶太多,则天地必降灾异,殃及后人。由此,正告世人行善积德,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度成仙。

太平经中的自然观

《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太平经》称:'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只有阴阳二气的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这就是《太平经》所说的'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

《太平经》还说:'三气合并为太和之气。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这里的'太和',即为'太阴、太阳、中和'三气的和谐,'太平'则指三气和谐而达到平衡,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说,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进而就可以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

《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又说:'天、地、人民万物,本共治一事,善则俱乐,凶则俱苦,故同尤也'。也就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游戏里功能神奇的太平清领道、太平要术都是些什么书|文史宴
道医学堂丨道经道书之太平经
陈撄宁:道家与道教
道教教理教义
第五编 教义规戒  概述
道德经帮助世人渡过逆境,金刚经帮助世人度过顺境,静下心来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