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的定位,为什么是GPS,而不是北斗?

首先,我对前面一个貌似专业的回答表示极为不满,因为那个答案不知道找的什么时候的资料,对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卫星星座建设部分的了解还存在于十年前的认知,随便去百度一下也不至于这么落后吧!更可怕的是还有很多人点了赞,这就说明回答误导了很多人,这对北斗的发展真心不是好事。真心希望对北斗建设关心的人们能够去查询一些准确的资料来了解发展现状,同时也能稍微学习一下北斗系统的基本知识。

再说说为什么北斗系统的现状不如GPS问题。首先是进入市场晚。众所周知北斗刚投入时是军用优先的,北斗一代的用户容量十分有限,2010年以前民用市场基本照顾不上,等到北斗二代全球定位系统高速建设时,GPS的民用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北斗的发展不得不面对一个庞然大物。

其次是发展过程中阶段性技术水平限制。一代的北斗采用的是有源定位,需要用户机主动向卫星发射信号,同时也需要中心站处理定位请求,这就限制了用户数量和定位频次,且用户机制造无法小型化。用户用的不爽,自然口碑不好,等到二代无源定位系统建设起来了,技术上与GPS看齐了,但一时半会的口碑却改变不了,造成推广困难。

第三产业链的整体落后。芯片制造工艺差一点,卫星高精度原子钟的精度差一点,用户机制造水平差一点,产业推广整合的力度差一点等等,很多差一点积累在一起就差得多了。

最后,不能不说还有个观念问题。政府层面对大多数对北斗的认知和推广并不上心,老百姓只更关注啥好用啥便宜,真正对北斗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战略意义有些清醒人士的人还是少数。

北斗的建设还在高速进行,北斗二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设预计2020年完成,衷心祝愿到那时北斗的应用进入千家万户,能够用的起也用的好。

作为北斗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只是小小的技术员,知道的不多,以上只是自身的一点感受,或有不对之处,勿喷。

首先说一下北斗系统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主要的覆盖范围,其他的还有价格问题、技术成熟度等等。

1.覆盖范围

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 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数量轨道

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GPS导航卫星轨道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

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

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已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已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目前约20ns。

5.用户容量

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

“北斗一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即使主控站被毁GPS卫星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 系统,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工作了。

然后需要提出的是,其实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手机在使用北斗道航系统。

  北斗民用并不遥远  智能手机是北斗民用的主要发展方向,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从2012年北斗开放区域性服务开始,国产手机就走上了北斗化的道路,到2016年,国内出货的智能手机,应用北斗芯片的占比已超过30%。
图中显示手机已经搜索到北斗卫星

期待以后的北斗三号、四号到N号,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用上中国的导航系统。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点用处的话就顺手点个赞吧~

能看懂这图吗?北斗卫星已经不少了。很多手机已经可以接受北斗卫星的信号了。

显示位置信息啊 而不是GPS。。。。。。?

世界上目前只有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还有中国的北斗四大导航系统。其中GPS最成熟,而北斗伽利略在其后,各有优缺点,俄罗斯的靠后。中国导航探索时间最短,曾参加伽利略计划但被拒绝参加核心技术研究,如今中国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出北斗导航系统,这有什么好喷的?虽然北斗难以全方位超越gps但至少是科研技术的突破,要知道曾经有一次中国战机用了gps结果演习时成了瞎子,作为独立的大国,拥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战争时期只能被动挨打。我们应该给北斗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一昧的否定,毕竟gps再牛但在关键时期还是为美国服务的。

这个问题本身就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现在手机很多都是支持包括北斗在内的几大定位系统的,手机里或者定位软件里还只说GPS只是一个约定俗成,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其他几个定位系统的存在,甚至连GPS也搞不清是哪里的,只知道GPS是用来定位的,这里的GPS成了一个代名词了,所以我希望以后手机系统或者导航软件能把”GPS”字样改成“定位卫星”,这样比较符合实际,也更加严谨!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个统称,不是特指哪个机构研发的系统名称,美国研发的刚好叫GPS,中国研发的叫北斗,手机上的GPS不是特指美国的GPS,就像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包括Windows,安卓,

Symbian

,红旗等,统称为O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System) 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是美国从本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

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很简单,因为GPS是目前唯一世界通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还没有完成组网,不能满足全球需求)。一个手机不可能搞出两套定位系统来,这没有必要,也会增加成本。如果只选一套的话,那必然是选择全球通用的GPS,因为你的手机制造出来不光是给中国人用的,还要出口到其他国家去。

在你手机上装一个androiTS试试看,现在很多手机都支持包括北斗在内的四大导航系统,在中国,gps,北斗,格罗拉斯都能收到信号,据说手机导航模块输出的坐标数据是综合几大系统信号的数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与GPS定位系统的区别
中国的GPS:“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我国民用全球定位系统发展战略
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能提供什么服务?
北斗导航商用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