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个“小目标”背后 是格力的焦虑和挣扎!

E企咖(ID:e-qika) 作者:捞鱼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古人这句话如今落到格力头上,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主营业务遭遇瓶颈,汽车、手机等多元化战略受阻,对手虎视眈眈,自身却后院起火,一手带大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被免去集团董事长职务,似乎一场“权力的游戏”正在领导层中蓄势待发……而祸不单行的是,一场关于“大量格力手机产品在闲鱼被抛售”的热点,让格力深陷“强买强卖”的声讨之中,格力仿佛赶上了自己的“水逆”。

步履繁重,格力将面临怎样的挑战?2017年,董明珠为格力定下四个“小目标”,又将胜算几何?

为什么如此急不可耐?

格力病了!焦虑症!

正如专注于住宅地产的万科,在房地产界首屈一指,专注于空调业务的格力,同样是业内当之无愧的霸主,声名赫赫。据《2016年度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发展报告》统计,格力以16.2%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从1995年盈利到现在,1000多亿现金拍在账面上“滋滋作响”。

源于专注,格力有着国内制冷行业唯一的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手中握有大量技术壁垒、有钱有口碑,不过也正源于专注,格力也不得不面临“天花板”格局。

空调属于耐用品,迭代需求周期长,蛋糕有限,即便可刺激消费,也同样会透支市场。“一级市场饱和,只有四五级农村市场还有增量,但占比较小。”董明珠曾感叹,且当一个企业在行业取得寡头地位,再想增长难度势必激增,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已势在必行。

不过,在格力“自产自营自销”的保守体系下,其其他品类的业务发展却始终磕磕绊绊,进展缓慢。据其年报,2015年格力电器营收骤降至977.45亿元,同比下滑近三成,422亿的业绩被蒸发。

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大股东珠海国资委,持股尚不足20%,格力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令其时刻面临被“野蛮人”敲门的风险,加之其盈利能力强、账面不差钱,更似一直肥羊横在虎口前,飘香诱人。

格力电器是格力集团绝大部分的营收来源,而格力地产、格力物业……许多看似格力系的企业,实则是大股东珠海国资委,打着“格力”的旗号吆喝罢了,壮大“宗族”,业务多元化,才是格力规避风险的重中之重。

“万科风波”言犹在耳,格力仿佛得了急迫的焦虑症,对董明珠而言,无论是出于自保还是发展,格力都必须拓展出一条新的路。

买卖不成 仁义不再?

格力“造车”是贯穿2016年的大事件之一,同时也是格力多元化战略下,董明珠为之规划的重要一步。

伴随科技发展和政策推动,新能源、智能汽车已然成为新风口,同样基于制造业,格力若能有所建树,势必会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事实上,汽车毕竟是个高度成熟的行业,技术壁垒深厚,作为纯纯地“门外汉”,格力任重而道远。

在主力业务面临天花板的情况下,即便董明珠抛去集团的旧有包袱业务,以求“轻装上阵”,但若无新的支点,格力仍将面临退步的可能。董明珠等不起,也不想等,去年中,格力计划收购珠海银隆100%的股权,以求快速获取技术和渠道,不过却遭到了董事会的否决。

原因很简单:在董事会看来,珠海银隆本身估值才不到60亿,格力出价130亿收购,加之转型本就有风险,银隆本身新能源电池技术说不上成熟,盈利也需要政府补贴,拿过来实在太过不值,甚至有声音质疑,董明珠试图通过收购的形式向珠海银隆输送利益。

作为一手将格力带入世界五百强的“铁娘子”,董明珠在格力向来“一言九鼎”,这场收购风波的折戟,无疑证明董明珠和董事会矛盾的彻底激化,很快,董明珠格力集团掌门人的职务被免,仅保留子公司格力电器董事长职务。

换言之,后院起火,多元化尚未步入正轨,格力在董明珠手中已然不甘平静。

反观格力本身,即便机遇横在眼前,但造车毕竟是个烧钱的“无底洞”,乐视汽车的窘境宛若眼前,董明珠又要从那里弄钱?董事会?还是资本市场?

内外交困下,好在关键时刻“隔壁老王”拉了一把,联合万达集团等四家企业,去年底,董明珠30亿拿到了珠海银隆22.3%的股权。不过,这回是以董明珠个人的名义。

不管董明珠心中是否存在格力这艘“大船”已不稳,要为自己留后路的考虑,格力确实通过与珠海银隆合作,顺利切入汽车空调领域,拓展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多元化受阻、掌门人更迭、格力集团集团内部也在爆发一场“权力的游戏”。

对董明珠而言,即便从“王座”滑落,但格力电器仍作为王牌,贡献着格力集团绝大部分营收,格局的主动权并未丧失。

而对新掌门人周乐伟而言,他的上任,意味着格力集团迎来新一轮变革,尽管会引入新的项目、新的战略投资者,但作为最为核心的子公司,格力电器作为个中主力,必然不会被抛弃。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格力集团绝不想见到一个不可控的格力电器。

距离格力电器董事会下次换届选举仅剩一年有余,此时将董明珠撤下,正预示着格力集团对下届选举新的人事布局,而周乐伟也极有可能在那时趁机入主格力电器的董事会。

不过,这位“铁娘子”显然并不愿眼睁睁被架空,就周乐伟上任次日,“全员月薪上涨1000元”带着董明珠的主权宣言和回击如约而至。

不过,格力集团领导层不可能没后招,而这也让董明珠的“焦虑症”进一步加重,不仅仅是出于格力的发展,她也必须证明自己的领导力和对格力的重要性,不然,后果很严重,但不管如此,格力若想继续保持以往的整齐划一,实在是有些难度。

比失误更糟糕的是没有战术

作为格力多元化战略的另一环,手机业务寄托着董明珠浓重的期望。

对格力来讲,做手机不仅仅出于业务考虑,作为家电企业的龙头,伴随科技发展,智能家居必然成为行业发展方向,而智能手机作为入口,也将成为连接各家用电器的平台,提前技术布局,无疑能在未来为格力占得先机。

与汽车一眼,前路虽美,但路却并不好走,不管内部还是外部,董明珠都将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格力是传统国企,转型也是个敏感词,作为电器业龙头,格力的主要收入依旧来源于此,董明珠想调转这艘大船船头,迈向一个新方向,个中阻力可想而知。

而其行动力不足的背后,是整个手机业的红海肆意、强敌环饲,而格力宣传多年“专业造空调”的名号也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刻板印象,作为门外汉,格力不敢贸然冲锋,韬光养晦、培养品牌和产品,伺机而动方为上策。

但战略的正确却无法掩饰战术的失误,比失误更糟糕的是没有战术。

在渠道层面,格力并未改变以往“自产自营自销”的保守套路,一直试图用一种省钱的方式做手机。在线上,格力放弃与所有电商平台的合作,手机仅在自家格力商城销售,乃至于摊派给各地经销商,也没有发挥出线下渠道的力量,在渠道建设、运营上几乎看不到完整的体系和打法,投入不足打法随意,在先天上,格力就已输了一阵。

在营销层面,董明珠试图将个人品牌凌驾于产品品牌之上,为手机高调代言。不进行任何广告投放、产品宣传,靠的只是董明珠的一张利嘴,“格力手机在两米空中摔下去不会坏,你敢摔吗?” “要求不高,每日就卖10万台”不时抛出犀利言辞,为格力手机提高热度和话题。

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低成本的好办法,通过话题快速构建品牌,但事实上,品牌构建何其之艰,无论是华为、小米、还是vivo……这些江湖上的大咖,都为自己今天的成绩付出过巨大代价

伴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于产品的选择更趋于它的实际价值,“中国制造”这样情怀已然不再容易被买单,董明珠将开机动画设置成自己头像,实在让人有些无奈。

格力这么玩,后果也是很明显,从高呼1亿销量目标到腰斩至5000万,再到“能不能卖到5000万部要取决于我们的产能”,惨淡的销量令格力手机更多的变成了人们的谈资,也成为董明珠与董事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之一。

“小目标”不小

新年伊始,格力的路也越发明朗起来。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到格力电器调研的座谈会上,谈及发展,董明珠为格力电器在新年定下了四个“小目标”:格力手机大规模销售、进军汽车空调、智能设备打开新空间、加快建设格力学院。

显然,这个“小目标”并不小。

在手机业务上,相比于1代的遮遮掩掩,2代的上线,同样没有海报,没有预热,甚至没有个像样的新闻发布会,但不同的是,2代的价格从千元机飙到3599元。骁龙820 CPU、6英寸2K屏幕、4GB LPDDR4+64GB、4000Mah大容量电池……就配置而言,这个价格算不上多值,但也勉强可以接受。

不过不久前,在二手转卖APP“闲鱼”上,大量全新格力手机2代被人以市场半价转卖,疑似格力员工以及供应商转卖。

有大量媒体报道称,格力将今年年终奖分为现金+格力产品两部分,格力产品的额度大约占个人年终奖的30%,并以货抵款的形式,将手机强卖给供货商。

对事件本身,小编不想过多评价,但一般而言,企业以货抵账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生产过剩,二是卖不出去了,目前的生产力而言,自产自销的格力起码不是第一种,以货抵账?格力账面上好歹上千亿现金,不至于没钱,那也就没别的选择了。

凭心而论,小米第一个捣鼓出了曲面玻璃机身、OPPO 搞了闪充、Vivo 最先在手机里内置专业级音频芯片、HTC 做出了三段式金属机身,到了格力,就剩个耐摔、“遥控器之王”,在以价值为导向的手机红海,这实在是有些吸引力不足。

加之,用户对格力空调制造商的刻板印象,以及1代造成的负面产品影响,格力手机若想大规模销售,实在是难度不小。

在汽车空调层面,格力虽然是做空调起家的,但汽车空调基于所处环境更加恶劣,其技术难度无疑更好,也需要重新设置生产线。

即便打破技术壁垒,但汽车行业是个高度成熟的行业,原有的车企与空调等零部件供应商磨合多年,早已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其他企业很难进入。

与珠海银隆的合作,固然顺利切入市场,但正源于新能源起步较晚,市场相对没那么封闭,更容易进入,且市场份额并不高,格力若想更深一步扩张,势必要接触更大的汽车领域,但这难度实在是不小。

与董明珠一起缔造格力传奇的格力集团前董事长朱江洪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曾指出:新能源车是发展方向,但是怎么搞、能否搞成,是另外回事,要看本事,若没退休,可能并不会让格力这么发展。

在智能设备层面,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精密模具等新业务发展,此前在格力仍处于研发阶段,伴随着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从长远来看,将为格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前景相对看好,但由于刚刚步入市场,转化为收益仍需时间来酝酿。

在格力学院层面,2014年7月,格力与被誉为欧洲“优秀工程师摇篮”的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格力学院”的建设。董明珠坦言,今年将加快建设真正的格力学院,致力于人才的培养,“一是强化人才培养,让普通员工转型升级,二是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专家。”

基于一个国人心态而言,小编十分期待“中国造”的格力越发强大。“中国人什么都不缺,就缺(对我)的信心!”董明珠也不断在媒体曝光,试图令外界能多给格力和自己多一些时间和空间。

凭心而论,尽管格力巨无霸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内忧外困下,格力若想实现这四个“小目标”,难度实在是不小,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行业,对格力而言都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抓住自己的核心价值点,稳扎稳打才是王道,否则,困局依旧会降临。

可以预见,今年格力院内的那潭湖水,绝不会平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机凉了造车梦破了:董明珠再造新格力阻力不少
充电6分钟续航200公里的银隆汽车
2017年,董明珠面临的三个难题!
董明珠接受央视专访:个人年薪在税前五六百万之间
董明珠的新能源“版图”与“野心”:我想要做颠覆性的事情
董明珠落泪!格力会是下一个健力宝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