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戳破几十年的谎言:波兰骑兵很笨直接向坦克冲锋是真的吗?

1939年9月1日下午2时,波兰波莫尔斯卡骑兵旅第18团团长卡奇梅兹·马特拉扎上校,将攻击目标指向了暴露在克罗扬蒂村附近树林里的德军一个步兵营。他立即组织部队发起攻击,手持马刀的波兰骑兵冲向毫无戒备的德军,很快就将其歼灭。对上校和他的部队而言,此次速胜似乎是一个幸运的开端——在与纳粹德国国防军的第一场遭遇战中,就以微小代价取得了胜利。然而他们的胜利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波兰人还没来得及重新组织部队,便在路口转弯处就遭遇了一支德军坦克和摩托化部队。敌人密集的火力使波兰人连掉转马头后撤的机会都没有,包括上校在内的20名骑兵全部丧命,他们刚刚获胜的战场又拱手让给了德国人。第二天,在战地采访的意大利记者发出了有悖历史真相的报道:波兰骑兵不自量力地向德国坦克发起冲锋。

这次战斗便是九月战役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整个二战期间被歪曲事实时间最长的历史事件。德国将军海因茨·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写道:“波兰波莫尔斯卡骑兵旅不自量力,居然用刀剑和长矛向我们的坦克挑战,自然会遭到惨败。”温斯顿·丘吉尔也回忆说,波兰人勇敢地冲向蜂拥而至的坦克和装甲车,但他们的刀剑和长矛却无法给德军造成任何损伤。即使是在70年以后的今天,这种错误认识在军事学术界仍然广泛流传。这种典型的历史谬误之所以会一直延续到今天,原因在于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和传播这一历史事件。波兰骑兵敢于向德军坦克挑战,一方面会使波兰在二战中的形象受到诋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波兰军队的献身精神和传奇色彩。而要还原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就有必要搞清楚波兰骑兵在战前波兰军队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在九月战役中的作战运用情况。

波兰骑兵的真面目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波兰仍然将骑兵当作一支独立的战略军种。波兰骑兵共有7万人,编为11个旅,占波兰陆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也是其中的精锐力量。波兰骑兵通常从地主阶层和知识阶层招募,崇尚忠于自己的团队和传统,并以考究的军服和精致的战靴而引人注目。

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波兰骑兵对战术和编制进行了调整。骑兵部队仍然配发马刀,但已不再使用长矛,而且更加推崇徒步攻击而不是骑马作战。事实上在1939年的战争中,波兰骑兵90%以上的作战都是徒步进行的。骑兵的主要优势并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快速机动的作战能力和战场反应能力。因此,关于骑兵挑战坦克的说法,自然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波兰军队在1937年专门就骑兵与装甲部队作战的问题颁布了条令。条令中称,随着装甲部队的大规模发展,很可能会成为骑兵部队在战场上的重要对手,骑兵部队必须研究如何与装甲部队作战,以有效地完成战斗任务。波兰骑兵训练的战法是,先将敌军主战坦克吸引到复杂地形,再用反坦克炮及野战火炮等对其实施打击。这样一来,波兰骑兵部队骑着马直接向敌军坦克发动进攻的说法自然没有任何依据,更不用说官兵还在使用马刀和长矛了。

然而,波兰骑兵在现代战争中毕竟已经过时。无论波军官兵能力如何强大,士气如何高涨,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正如英国一位军事观察家所言:“我曾经参观过驻扎在华沙郊外的一个波兰骑兵团,在那里看到了最精湛的马术表演。但从军事角度看,这却是何等的可悲——这支部队早已陈旧过时了。然而,由于波兰骑兵在1920年的对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波兰军事领导人对骑兵的价值估计过高。许多人甚至还觉得坦克的作用被夸大,认为坦克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难以实施机动,且易发生故障。而与重型坦克需要大量的油料供应相比,马匹的饲料保障则要容易得多。尽管后来成为波兰流亡政府首脑的弗拉斯迪劳·西科尔斯基将军等人清醒地认识到了部队机械化的重要性,但骑兵优势思想还是在军队中占了上风。特别是被誉为‘波兰陆军之父’的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思想僵化,又掌握了军事事务的最终决策权,因而难以注意到军队条令和武器装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此外,波兰的财政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也很有限。1939年,一个装甲师所需的装备开销甚至超过了整个波兰陆军的军费预算。尽管波兰将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了军事领域,但其在1935—1939年间的军费总额只及德国的三十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1939年战争爆发时,除波兰以外,还有其它一些参战国也保留了骑兵部队。由于陆军大臣达夫·库珀的坚持,英国陆军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都保持了一支带有神秘色彩的骑兵部队;美国陆军作战计划部部长约翰·诺尔斯·赫尔将军同样对骑兵有着深厚的感情,直到1939年仍然强烈要求加强骑兵部队建设,提升其在战争中的战术地位;苏联红军到1941年6月仍然拥有30个骑兵师,并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在对德军第6集团军实施包围时,担任先头部队的正是苏军骑兵部队。即使是引领机械化战争潮流的纳粹德国国防军,在入侵波兰期间仍有80%的部队机动依赖于马匹。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德国出动了5个骑兵师。而随着战争的进展,后勤供应的压力日增,面临的地理环境也愈加复杂,德国陆军和党卫军都明显扩大了骑兵部队的规模。

当之无愧的战场精英

如果对1939年9月期间波兰骑兵部队的作战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就不难发现,骑兵的作用决不是向敌军坦克发动自杀性攻击。波兰骑兵部队官兵在战斗中严守纪律,且屡次扭转不利战局,多次证明了自己不愧为波兰军队中的精英。

事实上,在克罗扬蒂村遭遇战中,德军第20装甲师师长在“波兰骑兵的巨大压力”面前,甚至请求上级准许撤退。而就在同一天,波兰沃林斯卡骑兵旅在西里西亚的莫克拉战斗中,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击退了德军第4装甲师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他们甚至绕到德军的后方,且一度进入东普鲁士境内,引起德军的极大混乱和恐慌。就是在德国人撰写的回忆录中,也可以找到对波兰骑兵的溢美之辞。海因茨·古德里安就曾写道:“在战斗的第一天晚上,我始终无法摆脱紧张的情绪。刚过午夜,第2摩步师就向我报告说,他们在波兰骑兵的紧逼下正在后退。我一度惊慌得说不出话来,等心绪稍有平静后才问该师师长:‘你听说过波美拉尼亚有哪支精锐之师会败给敌军?’他回答说没有,并向我保证一定能守住阵地。但我仍然决定第二天一早亲自去该师视察。”另外还有一点需引起注意,在波兰中部科茨克地区附近作战的骑兵部队,直到10月6日才宣布投降,而波多尔斯卡骑兵旅的一些部队甚至根本就没有向德军投降,而是寻机撤退到了匈牙利境内。

1939年入侵波兰战争的胜利,是德国国防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取得的第一场重大军事胜利。尽管波兰人民英勇作战,在4个星期之内就造成了敌军5万人的伤亡,但德国的胜利却没有任何悬念。而苏联也于9月17日入侵波兰,再加上英法两国的袖手旁观,进一步加速了波兰的崩溃。

在纳粹德国的舆论宣传中,为了突出新型德国武装力量的技术和战术优势,波兰骑兵不自量力地冲向德军坦克的说法得到了大肆渲染,使得这种说法也得以广泛传播。在德国入侵波兰时,德裔美国作家汉斯·马萨奎还是只个13岁的孩子,住在汉堡。但他在回忆录中也将德国新闻影片中波兰骑兵冲向德国坦克的情景称为“波兰式的大玩笑”。在这类新闻影片中,最著名当属拍摄于1941年的宣传片“吕佐夫攻击机联队”。为了渲染战争的场面,制片人特意安排德军官兵参与拍摄,使九月战役的战场场景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现。其中有这样一幕:一队德军装甲车突然遭到波兰骑兵的攻击,后者手持马刀向山上的德军猛冲过来。德军装甲车迅速掉转车头,向攻击者开火,波兰人仓皇逃窜,身后丢下了大片死尸和无数马匹。

谬误何以长期流传?

二战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和前苏联的历史编纂中,波兰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结果是九月战役一直得不到深入研究,大量谬误也就难以得到纠正。纳粹德国宣传片“吕佐夫攻击机联队”的电影脚本甚至作为反映战场情况的依据出现在正式文献中。有关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许多苏联人和西方人而言,他们难以接受本国政府在1939年所扮演的“拙劣角色”,却宁可相信有勇无谋的波兰骑兵向敌军坦克冲锋的虚构场面。而纳粹主义的辩护者和支持者们,也利用这一虚构的事实,对波兰政府和民众进行恶意诋毁。畅销书《希特勒的战争》便是典型样本,臭名昭著的英国历史学家、长期否认纳粹大屠杀暴行的戴维·欧文在书中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贫穷落后又侵略成性,最终迫使德国不得已参加了战争。他将波兰人民诬蔑为“野蛮的民族”,残酷迫害德意志少数民族,还企图对德国发动侵略。在他的笔下,1939年的波兰乡村地区“就如同原始社会一样还没有开化”。难怪在他们眼里,波兰骑兵会愚蠢到将德军坦克当成一层镀锡铁皮,拿着长矛就敢冲过去。

不过,对于这一虚构场面的描绘也有积极的一面。其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它赞颂了波兰骑兵的英勇无畏和献身精神。这不禁令人想起法国将军皮埃尔·波斯卡的一句名言:“这很美妙,但却不是战争。”1959年,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其“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铁皮鼓》中,也将波兰骑兵描绘成“堂吉柯德”:他们勇敢地冲向死亡,追寻逝去的浪漫主义时代。他写道:“这是一幅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在这些高贵而优雅的波兰骑兵眼里,面对的似乎不是坦克,而是风车和绵羊。”此外,1959年上演的波兰影片《罗特纳》也展现了这样一幅精彩场面。在共产党执政时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1939年的战争往往不会受到赞颂,但“罗特纳”却是个例外。在波兰著名导演安德烈·瓦依达的精心指导下,影片梦幻般地再现了波兰骑兵冲向德军坦克的场面,但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其中有这样一幕:一名波兰骑士手持马刀勇敢却又徒劳地向德军坦克的炮管砍去。许多评论家和观众认为,影片是在讽刺波兰的军事传统。瓦依达应该非常清楚这一历史事实,他的父亲在二战期间就曾经是波兰骑兵部队的一名军官,他本人也聘请了多位曾经参加过九月战役的退伍老兵担任摄制顾问。波兰骑兵鲁莽地向德军坦克冲锋,这不应该被视为历史事实,而更应视为波兰历史和传统的象征。

应该怎样还原历史?

关于1939年9月波兰骑兵向德军坦克发起冲锋的说法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但在军事历史中似乎一直占有一席之地。有人想借此抨击波兰军队指挥官的鲁莽和无能,也有人想以此来赞颂波兰官兵的英勇顽强。可以断言,今后一段时期里,关于这种说法的争论仍会持续下去。在西方国家,九月战役的记忆已经淡漠;但在东欧国家,这仍然是二战中最具争议的一段历史。2008年夏天,就在德国入侵波兰70周年纪念日前夕,俄罗斯国防部公开指责波兰应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承担责任,因为当时波兰对德国提出的要求拒绝作出让步。此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组建了“历史捏造对策委员会”,力图还原“一些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包括处决了22000名波兰军官的1939年“卡廷惨案”。但是,如果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采取矢口否认而不是重新调查的态度,那么对于一些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历史问题,如波兰骑兵向德军坦克发起冲锋的一幕是否真的发生过,恐怕就更难以得到确切的答案了。

全文完,谢谢欣赏。欢迎关注军事微信号:雷曼军事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坦克之父——古德里安
白色方案: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闪击波兰全记录 (41 图)-1
| 二战 |闪击战该怎么打?
二战史序幕:大战爆发时的敌对双方兵力
二战爆发后 机械化部队让波兰瞬间被扫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