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台机器人将取代5.6个工人,自动化最高竟是韩国

(全文845字+3个图表,读完全文约需50秒)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最近有一篇短文写了关于全球机器人参与生产的状况,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果。

文章举例,或许有些人可能从没听过日本机器人公司(FANUC),但是这家创建于1956年的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公司所制造的机器,生产出的产品从福特和特斯拉的汽车,到iPhone手机的金属外壳,已经渗透到这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动化工厂里的机械手臂

发那科的股价在过去半年里涨了35%,比日经综指14%涨幅的两倍还多,这就是趋势所在,而且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了15%,营收上涨9%至110亿美元。其中北美尤为强劲,2016年,北美地区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4%至18亿美元。咨询公司ABI研究院预计机器人行业到2025年的销售额将达到目前的三倍。

韩国机器人使用程度全球最高

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2015年每1万名制造业工人所对应的机器人数量,反映出工业自动化水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韩国居然以每1万工人便有超过500台机器人排名第一,领先新加坡(400台)和日本、德国(均为300台),美国和欧洲多国均在200台以下,而全球平均水平为每1万名工人拥有约60台机器人。

40%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

各个行业的机器人使用情况

上面这个图可以清楚看出,2015年,将近40%的机器人运用于汽车制造业,还有20%用于电子制造业,金属加工、化学和塑料以及食品加工业共同使用了另外20%的机器人。

全球机器人销量

再看机器人的全球销售情况,不难发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机器人销量维持在10万台左右,到2009年陷入低谷,但是此后逐年增长,且斜率非常大,增幅惊人,从2010年到2015年翻了一番,超过20万台。

一台机器人取代5.6个工人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计,2017年的全球机器人销量将超过30万台,紧接着在2019年超过40万台。到那时候,机器人抢占制造业工作岗位的现象,将比现在严重得多。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预计,一台机器人将取代5.6个工人。

但有一种趋势是,会有越来越多体积小、适应性强的协作机器人被造出来,和人类一起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甚至还能制造就业,或者实现全球分工的另一次转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
机器人战场:谷歌的崛起
全球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分析
全球工业自动化加速增长:机器人平均密度达到每万人74台
机器人比全球化更具“毁灭性”
好消息!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高达78.3万台,超过美、日、印之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