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部大省湖北发展至今,深深打上两个张姓名人的烙印!

湖北省被称为“千湖之省”,其地理位置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像散落的珍珠,被交错的河流编织成湖北旅游引人入胜的水乡泽国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组成了湖北旅游的主要内容。

长江与江汉之间。 因此人们称之为"江汉湖群"。其原因是长江在这里摆动很大,经过自然截弯取直,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弓形湖泊。

湖北省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湖北省科学研究水平全国领先,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如此强大而活色生香的湖北,却有两个张姓名人的杰出贡献!希望湖北能多出几个当代的“张之洞”、“张居正”,以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使命感,带领湖北走向现代化。

  1. 张居正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起源于《山海经》这句话最早是在楚神话《山海经》里面,“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那个时候读书的人不多,这话又也不太好念,所以这句话一直不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九凤神鸟”已经成为楚地原始图腾。楚人凭借其丰富的想像力,塑造出一只“身披五彩、鸣若箫笙、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非琅玕不食”的大凤鸟,以寄托远大的志向与高洁的抱负。

因而在楚民心目中,“魂兮归来,凤凰翔只”,凤是图腾崇拜,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后来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一只“九头鸟”。

流行于明朝张居正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的老师,就是湖北人。他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便是九头鸟的来历。因此九头鸟是智慧之鸟,代表着智慧,正气,诚信,无私,勇敢。

2. 张之洞

毛主席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湖北更不能忘记张之洞。

他抬腿从司门口上岸

武汉的命运因此改变

张之洞是因为修卢汉铁路调到武昌的。1889年,他提出修卢汉铁路,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后,就被调任湖广总督,到武昌任职。有史料记载,1889年10月,张之洞卸任两广总督之职,坐船从广州经由香港、上海,再入长江逆流而上,大半个月后的11月25日抵达武昌。

52岁的河北南皮人张之洞来了。著名作家方方在《汉口的沧桑往事》中写道:“当踌躇满志的张之洞抬腿由司门口踏上岸时,武汉便注定了它命运的改变。”

张之洞来武昌后,修成了卢汉铁路,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干线。后来的京汉铁路、津浦铁路、粤汉铁路、沪杭甬等诸多铁路干线,或是他亲定修筑大纲,或是他全程督办。就在他去世头一年的1908年,已调任北京任大学士的他,仍作为粤汉铁路督办大臣而四处奔波。

武汉大学

源于他创办的自强学堂

武昌蛇山的抱冰堂,正在举办《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展览。有一首学堂歌颇引人注目:“湖北省,二百堂,武汉学生五千强;派出洋,学外帮,各省官费数湖广;湖北省,秉众长,四百余人东西洋。”它形象地概括了当年武汉教育界的兴盛。

“在近代以前,湖北传统教育的发展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到了近代,武汉教育在张之洞主导下,实现了一次崛起,清末武汉教育地位的上升,为现代武汉成为华中乃至全国重要的教育、科技中心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武汉地区许多著名的大中专学校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张之洞,比如武汉大学,前身就是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著名史学家皮明庥这样评价张之洞对武汉教育的贡献。

武昌实验小学,原两湖书院所在地,门前被称为“气节树”的老槐树,苍劲挺拔,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宅院隐映其间,临江大门木柱上,写有张之洞所撰门联:高文大册者鸿烈,冰壶玉衡悬清秋。校工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当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书院,名扬全国,谭嗣同、黄兴、唐才常等名人都是两湖书院的学生。

“张之洞的教育理念就是十二个字:讲求务实,融贯中西,研精器数。”昨日,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馆长顾璧阶告诉记者,张之洞在1898年写过一本《劝学篇》,慈禧太后看后大加赞赏,发行量高达200多万册,从朝庭到地方官员,几乎人手一册。这其中有一句话解答了张之洞之所以重视教育的原因:“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

从52岁的壮年来汉,一直到71岁暮年离汉,张之洞把他人生最富创造和实干的岁月,都奉献给了武汉这片热土。张之洞督鄂17年,做的全都是当时人们眼中的惊世骇俗大事。

汉阳兵工厂

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汉阳步枪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张之洞之前,武汉地区没有一家官办或民营的近代工厂。

张之洞来武昌后,为了制造现代化枪炮,他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厂即汉阳兵工厂,生产出了“汉阳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汉阳造”是中国最著名的现代武器。为了保证汉阳铁厂的原材料来源,在他的督办下,建成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至此,武汉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的基石就此奠定。

如今,走在三镇,可以寻访到不少当年张之洞的足迹。

从武昌的武金堤和武泰闸,到青山的武青堤和武丰闸,最为著名的是汉口的张公堤。住在堤边的老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张之洞当年站在后湖中搭起的一个台子上,用望远镜四处观望,他指点到哪里,张公堤就修到哪里。张公堤的修建,把当年的汉口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二十倍。

汉口,是武汉三镇中的“小弟”,只有区区不足二百年历史,提到汉口的神速发展,不得不归功于张之洞。

以前,汉口属于汉阳管辖,张之洞于1899年建夏口厅,汉口才成为有独立行政权力的城市。张之洞坐镇武昌,主持拓宽汉口、武昌的马路,扶持创办全国第一个邮局和电报局,发展城市水电公用事业等,这些都为1927年三镇统一建市为“武汉”,打下了良好的市政基础。

江汉大学副校长、城市研究专家涂文学指出:张之洞为武汉城市现代化创造了很高的起点,构建起那个时代现代化的工商、文教、市政交通立体发展格局,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内陆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湖北武汉名胜:其它之二)
如果时空倒退100年,还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武汉,简直就是一部电影!
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的张之洞 其雕像及纪念馆遍布武汉三镇
《一车一世界》之《飞落人间的九头鸟》
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李鲁平:武汉,一道道大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