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速快到飞起,国产独角兽企业了解一下?

[今日财豹]一、近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如沐春风

2011年-2016年,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据统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13.6万台,同比2016年增长了92%,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迚入加速成长阶段。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52.1万台。

由工业部、信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财政部等联合制定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国内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机器人5万台以上。如果该规划目标顺利完成,意味着2017-2020年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复合增速将达到37%。

二、工业机器人撑起汽车、电器、食品制造等行业的半边天

对于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来说,智能制造的大浪潮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融汇了机械制造、电子电气、材料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学科的尖端技术的产品,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但下游应用需求日益广泛。应用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电子电器、化工、金属制品、食品制造等行业,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2016年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在上述行业中的应用占比分别为33%、31.0%、11%、5%、2.8%。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16年国内与机器人相关的专利数量达到18201项,同比增长了57%,显示出近年来我国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正在加速突破中。

三、需求决定增速,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全面打开

日本是最早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在2005年以前,日本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一直占全球销量的30%以上;到2016年,该比例已下降至13%左右。相比于日本,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处于快速上升期。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1万台,2017-2020年间销量复合增速约22%。

巨大的人口和经济体量,决定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将有旺盛的需求。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功能是代替人工劳作,因此可用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人均密度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2016年,我国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68台/万人,与全球水平(74台/万人)已比较接近,但进进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与欧洲、美洲地区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受益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外工业机器人品牉纷纷计划提高在华的产能投资。仍长期来看,海外品牌在国内设厂,有利于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四大家族”等机器人公司从事工业机器人制造的历史较长,技术更加成熟,很多方面值得国内厂商学习。

总结

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分别是控制器(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三者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占比的15%、20%、35%。目前我国85%的减速器市场、90%的伺服电机市场、及超过80%的控制系统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尽管前路艰难,但国内已出现了拥有核心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如汇川技术(伺服)、埃斯顿(控制系统)、中大力德(减速机)等快速成长的核心零部件自主品牌,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值得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轴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核心增量,龙头强者恒强
中国连续四年成工业机器人销量冠军
2020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0万台
【特别推荐】工业4.0 :工业机器人本体难成利润中心,体现于入口价值
品牌和销量双双下滑,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啥情况?
八大券商主题策略:“机器人+”时代到来 有望带动产业链全面繁荣 核心标的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