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越时代的“星际战舰”还是失败的烧火棍?浅谈美军M60A2坦克

起语:M60A2诞生的背景——化学弹和动能弹的战争

在上世纪60、70年代间,由于破甲弹性能的不断发展,冷战双方的美苏都曾对于下一代坦克使用何种弹药作为主要反坦克武器有过不小的争议。一派观点认为坦克炮应当继续使用以脱壳穿甲弹为代表的传统动能弹;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面对日益发展的装甲技术,以破甲弹为代表的化学能弹药才是杀敌正途。一些更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未来的下一代坦克甚至不需要装备传统的长身管高膛压坦克炮,而是应该以“性能完全压倒传统火炮”的反坦克导弹为主要反坦克武器。

本文的主角M60A2主战坦克便诞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在这里,穿甲哥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前文提到的动能弹、化学能弹药的毁伤原理,以便各位读者老爷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叙述以及观点。

二战中一辆被T34坦克的F34型76.2mm火炮击穿炮塔侧面的虎式坦克,图片摄于库尔斯克会战期间

动能反坦克弹药,指主要使用动能击穿坦克装甲的弹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弹丸自身的质量和结构强度以及较高的速度将敌方坦克的装甲撞出一个洞,进而毁伤坦克内部的部件和成员。

但在M60A2诞生前的1960年代,今天已经相当普及的滑膛炮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尚未成熟,高初速反坦克火炮依旧只能使用传统的脱壳硬芯穿甲弹。当时无论是西方阵营的105mm线膛炮,亦或是华约阵营的100mm线膛炮和初代115mm滑膛炮所发射的动能弹药,都并不能在远距离上保证击穿敌方坦克上最坚硬的车体和炮塔正面装甲。动能弹面对可能出现的敌方下一代坦克可能会显得更加疲软,这也是美苏双方军方高层都有人在考虑换用化学能弹药作为坦克主要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人们所熟知的RPG所采用的破甲战斗部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化学能反坦克弹药。

↑化学能反坦克弹药则一般分为破甲弹和碎甲弹。碎甲弹和本文关系不大,暂不提。破甲弹则是通过弹药内部炸药融化炸药前方金属药罩使其成型为高速高温的金属射流,从而用这束半熔融状态的高温金属烧穿目标的装甲,进而毁伤坦克内部的部件和成员。

破甲弹相对于动能弹药,理论上只要不断地提升弹药的装药量和药罩直径,就能近乎无上限地提升弹药的破甲能力。而要提升动能弹的穿深性能,则要制造身管更长、能够耐受更高膛压的炮管,以及硬度和结构强度更大的弹丸。如果只是要提升弹药的反装甲性能,化学能弹药简单粗暴扩大弹药口径的路线显然要比动能弹简单、经济得多。

苏联的IT-1导弹坦克,只装备有导弹,没有火炮武器

但炮射的破甲弹又往往存在飞行速度慢、弹道性能差、精度不足等问题,那么如果把大口径大威力的破甲弹头安装到导弹上再装备给坦克使用,就能解决炮射破甲弹的精度问题了,岂不美哉?

在玉米晓夫的大力推动下,苏联就曾在T62坦克底盘的基础上设计过一款IT-1导弹坦克。其彻底取消了火炮系统,主武器有且仅有一具2K4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车内备有15枚3M7“龙”式反坦克导弹,可谓是上述设计思想的完美践行者(虽然该车随后就被证明是一款效率低下的失败设计)。

一.M60A2的诞生

一辆MBT-70在实验过程中发射“橡树棍”炮射导弹

↑话说回美国这边,美国陆军高层同沉浸在“导弹万能论”中无法自拔,其与德国合作研发的下一代坦克项目MBT-70更是当仁不让地用上了口径感人的152mm导弹/火炮两用发射器,用来发射口径152mm的MGM-51“橡树棍”反坦克导弹。

发射“橡树棍”导弹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为了发射导弹,这款15吨的小车也扛起了152mm短管火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MBT-70装备的是长身管的152mm火炮,不仅能够发射导弹,也能够发射常规的高速动能弹药。而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和本文主角M60A2上的则是短身管的简配版,仅能发射破甲弹和榴弹,没有发射高速弹药的能力。

一辆摄于“猎熊-88”演习期间的M60A1主战坦克,隶属于美海军陆战队第4师第2营,这是一种性能均衡的经典

↑当然,财大气粗的美军绝不仅仅满足于给下一代坦克装上导弹,国防部老爷们要的可是装甲部队的全军导弹化。因此美军也开始探索将手头上大量装备的M60以及M60A1主战坦克进行导弹化改造的道路,以期在新型坦克进入服役前,尽可能提升美军装甲部队的导弹化水平。

在1966年,通用动力公司开始设计能够适配M60系列坦克底盘、装备152mm火炮/导弹两用发射器的新型炮塔。其产物安装在常规的M60坦克底盘上,便是本文的主角——M60A2主战坦克。

二.M60A2的设计及其性能

接下来穿甲哥将从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方面向各位读者老爷介绍M60A2坦克。但由于M60A2实际上是由原有的M60底盘和新设计的炮塔组合而成,因此下文的篇幅会以其装备的新型炮塔及其火力、弹药设计为主。

1.M60A2的车体

一辆早期型的M60,隶属于美陆军第3装甲师第33营2连

M60A2所采用的就是普通M60A1主战坦克的底盘。也就是说,M60A2的车体防护性能以及动力、扭杆悬挂系统和M60A1都是完全一样的。一辆崭新的M60A2出厂时重47.2吨,仅仅比M60A1重了约200kg。因此,M60A2的机动性和M60A1也是别无二致的。

在750马力的大陆AVDS-1790-2型12缸柴油机的驱动下,M60A2的吨功率约为15(以战斗全重50吨计算),在公路上能开出48km/h的最高速度。

一辆M60A2的乘员正在搬运MGM-51“橡树棍”反坦克导弹,可见这是一款半人多高的大导弹

↑M60A2沿用了M60系列的圆弧形铸造车体设计,其首上装甲为约65°倾角的109mm均质钢,能够提供等效约高达250mm均质钢装甲的防护水平,能够有效防护华约阵营大规模装备的T54/55系列坦克所装备的100mm火炮的射击。

2.M60A2的炮塔设计

M60A2的炮塔正面,可见其正面被弹面较小

↑说起M60A2的炮塔设计,穿甲哥认为是可圈可点的。其炮塔肩部的高度非常低,仅有炮闩和炮尾部分高度较高。因此若是从正面看,炮塔最容易受到打击的便是火炮附近的那一小部分,而这里恰恰就是装甲厚度最大的部位。而且敌方弹药即便击穿这个位置,还有厚度极大的炮尾可以挡一挡,最多是使得M60A2丧失还击能力,一般还是不至于车毁人亡的。

M60A2和人的大小比较,实际上其车高超过3m,在西欧平原上是相当显眼的目标

↑但M60A2继承了M60系列高耸的车长指挥塔,加之其本就超过3m的车高,使得M60A2的隐蔽性能低下。而且,与车内相连通的车长指挥塔同样是该车防护性能上的一个瑕疵。一旦车长指挥塔被敌军弹药从正面命中,其后下方就是弹药架(当然首先是车长的血肉之躯),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3.M60A2的火炮以及弹药设计

安装C型实验炮塔的M60A2试验车效果图,该型炮塔的构型类似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但最终落选

安装B炮塔并最终通过实验的M60A1E1试验车,它就是第一辆M60A2

↑在设计之初,通用动力公司曾提出过A、B、C三种炮塔构型,但最后仅有B型在实验中胜出并投入了量产。B炮塔居中安装一门短身管M162型152mm线膛炮,能够发射M657A2榴弹、M409A1破甲弹以及MGM-51“橡树棍”反坦克导弹。

M409破甲弹,这是一款长达0.7m的大炮弹

↑M409A1破甲弹因为口径大、装药足,能够击穿约350mm的垂直均质钢装甲,拿来掀起苏军大量装备的T62、T55/55坦克的头盖骨那是绰绰有余的。即便面对新锐的T64,M409A1也能凭借其弧度较大的弹道命中其防护较为薄弱的炮塔顶部装甲【滑稽】。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M409A1破甲弹的炮口初速仅有654m/s,且在飞行过程中这一速度还将被硕大弹体带来的强大风阻不断削减。也就是说,一辆M60A2若要用破甲弹攻击一辆2km外的苏军坦克,从炮弹离开炮口到抵达目标需要长达4-5秒的时间。如果这辆苏军坦克以20km/h(5.56m/s)的速度前进,这四秒多时间足够目标驶出约25m的距离了。况且,技术再娴熟的车组也很难预判敌军目标在这四秒的时间里,会不会转向、会不会急停、会不会突然加速……

但反之,即便是从二战就开始装备的苏军D10T型坦克炮,在发射最老式的被帽穿甲弹时也有高达915m/s的炮口初速,比M60A2的破甲弹高出了近50%。这也就意味着,M60A2几乎不能依靠破甲弹遂行远距离反坦克作战,否则很可能就会上演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被毁的杯具。

M657榴弹,从MBT-70、M551谢里登到M60A2,采用的都是这款152mm榴弹

不过,M657榴弹的飞行速度虽然同样感人,但其高达4.3kgTNT的装药量和大型战斗部爆炸后产生的大量金属弹片使其很适合攻击碉堡、房屋等目标,成为一款优秀的反步兵弹药。

事实上,在越南战场上的M551轻型坦克就用这款大口径榴弹让北越游击队吃尽了苦头。

一枚MGM-51“橡树棍”导弹

↑至于本文的大明星——MGM-51“橡树棍”导弹,其战斗部重达6.8kg,其中有多达3.6kg的奥梯炸药,能够击穿厚达390mm的垂直均质钢装甲。但说到橡树棍的飞行性能,又是一个惨不忍睹的故事——MGM-51“橡树棍”导弹的飞行速度高达320m/s(0.94倍音速)

作为反坦克导弹来说,这样的飞行速度不算慢了。但和初速动辄上千米每秒的传统动能穿甲弹比,实在是没法看。要知道上文中被穿甲哥无情吐槽的M409A1破甲弹都有654m/s的初速,整整是橡树棍导弹飞行速度的2倍多。

而且橡树棍导弹要在飞行300m后才能进行制导。也就是说,已经装填了橡树棍导弹的美军M60A2坦克面对近距离突然出现的敌人,只能坐以待毙。

一辆M60A2在靶场上发射MGM-51“橡树棍”反坦克导弹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橡树棍是一款红外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也就是说在导弹发射直至命中目标的这数秒时间里,M60A2的炮手需要一直将瞄具对准目标,才能保证导弹的正常制导。且由于导弹需要依靠一束红外线进行飞行指令修正,并通过射手目视制导,因此一旦遇到低能见度的战场环境,橡树棍导弹的作战效能也将大大下降。

不难想象,如若有朝一日冷战真的转向热战,美苏两位大佬在平原地形遍布的西欧前线大打出手时,使用“橡树棍”导弹的美军M60A2坦克会被使用传统高速动能弹药的苏军装甲洪流吊起来锤。

M60A2上与橡树棍导弹配套的观瞄设备仅有4倍的放大倍率,用这样的瞄具很难跟踪超过2km外的目标

↑不过写到这里,穿甲哥还是要为橡树棍导弹正一下名。相对于传统的坦克主炮,反坦克导弹还是有较为显著的射程优势的。实际上,橡树棍导弹最理想的使用场景就是凭借其3km的超远射程,让美军的M60A2得以在苏军坦克的主炮射程外率先发动攻击,并且凭借导弹的高精度对苏军坦克逐个点名。

但美帝的设计师们忘记了一个问题:打得到不等于看得到。当时M60A2配套橡树棍导弹的瞄具,在2km外就很难跟踪目标了,要制导导弹准确命中3km外的目标,不得不说是一项难度颇大的挑战。糟糕的观瞄系统,又抵消了导弹相对于传统长身管坦克炮的射程优势,让M60A2上的橡树棍导弹彻底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烧火棍。

搬运“橡树棍”导弹的美军士兵,可见这是一款体型不小的导弹,而这样一款巨大的弹药会给装填带来很大的困难

↑关于M60A2的火力设计,穿甲哥认为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这就是M60A2弹药的装填问题。M60A2安装大口径的152mm火炮,但却没有安装自动装弹机。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重22kg、长0.7m的高爆弹和破甲弹,亦或是长达1.15m、重27.8kg的MGM-51B“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都是由装填手人工装填的。

而且M60A2为四人车组,仅仅配有一名装填手。在46枚备弹中,仅有24枚被放置在装填手触手可及的两个弹药架中,其余的22发则被安放在驾驶席两侧的弹药架上,距离装填手就有些远了。

因此在实战中,M60A2仅能保持约20秒/发的射速。相比之下,同样采用人力装填但采用M68型105mm炮的M60A1坦克,爆发射速可以达到4-5秒/发。而显而易见地,更快的射速在实战中就意味着更多的反击机会、更大的生存概率。在这点上,M60A2做得比绝大部分同时期的坦克都要差。

M60A2是美国第一辆装有激光测距仪的坦克

↑不过,M60A2坦克装有激光测距仪,即便在25%亮度的月光下,依旧有600m的有效测距距离。事实上,它是美军第一款装备激光测距仪并进入现役的坦克。更先进的测距仪能使M60A2更快地测定目标数据、装订设计诸元,能在发现敌人后更快地开火,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射速慢、弹药飞行速度慢的问题。

三.M60A2的服役历程及评价——未老先衰

美国军方在1971年就下达了M60A2的订单,但直到1973年M60A2才在密歇根州瓦伦的克莱斯勒工厂开始量产,并且在两年后的1975年就早早停产,总产量仅有526辆。这些M60A2服役于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其中根据美国陆军的一份报告,M60A2更适合被布置在其他M60坦克身后,利用其导弹的长射程对其他友军坦克进行火力支援。但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一辆M60A2参加过实战。所有M60A2在1981年前退役。

隶属于美陆战1师37营的一辆M60A2,该部队部署在欧洲,留意M60A2的4人车组

M60A2极少的产量 、昙花一现的服役经历,主要是由于其导弹系统在服役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太多问题。甚至可以说,M60A2的整个服役过程都伴随着导弹系统的各种故障和毛病。导弹发射药无法正常点燃、结构复杂的激光测距仪故障不断、射手的目视瞄具也并不可靠、车内负责导弹制导的火控计算机也经常歇菜……

但即便如此,在1973年到1970年代末,M60A2上装备的橡树棍导弹的确是美军少数能够在远距离从正面击穿苏联早期型T-64和T-72坦克的武器。因此即便其可靠性十分低下,562辆M60A2中的相当一部分在退役前都曾被优先部署在欧洲前线。

即便是最老式的T-55坦克,也能装上爆炸反应装甲硬抗早期反坦克导弹

但随着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的成熟和普及,以MGM-51“橡树棍”为代表的传统反坦克导弹所采用的破甲战斗部的作战效能又被大大削弱。美国也因此完全放弃了采用导弹武装坦克的路线,重新开始将目光投向传统的长身管高膛压坦克炮以及新型弹药。其最终产物便是安装莱茵金属120mm滑膛炮和M829系列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M1A1/A2坦克。

四.M60A2后记——解甲归田

一辆M60A2

↑M60A2被美军官兵冠以“星际战舰”的外号,一方面是因为其前卫的外形和所装备的大量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维护和使用相当复杂、故障频发。只能说,M60A2是一款生不逢时的坦克。它若是早出生十年,或是高膛压滑膛炮、长杆弹芯技术以及爆炸反应装甲和复合装甲技术没有在1970年代末取得重大突破,它依旧能够凭借“橡树棍”导弹的长射程保住自己在美国陆军装备序列中的一席之地。

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的M60A3坦克

M728工程突破坦克

M60 AVLB架桥坦克

但毕竟,所有M60A2在退役时都只有不到十年车龄,且其底盘与M60系列坦克通用。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M60A2在退役后被封存,大部分M60A2被拖回工厂进行改造。车况较好的M60A2被换装新炮塔和相关设备,被改造为M60A3标准;而车况较差的M60A2则被改造为M728工程突破坦克和M60 AVLB架桥坦克,继续在美国陆军中发挥余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线撕裂者:T-90A/S/M 主战坦克
T-80主战坦克
瑞士最后的主战坦克研发尝试—Pz 68ET
法国AMX-10M ACRA坦克歼击车,安装142毫米的两用火炮
苏联T-80主战坦克
老当益壮——美国M60巴顿坦克系列发展史(M60 Patton)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