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夕阳下的没落独行者:“技术派”企业家赵勇的转型困局

编辑:A.b.b.y

老而犹惑: 对于绝大多数的80、90后来说,1984年是个陌生而遥远的年份,正如对这些热衷于谈论马云、马斯克乃至王思聪的年轻人来说,张瑞敏、鲁冠球这些名字显得生疏一样。事实上,以1984年邓小平南巡为契机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们,“84届”确实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老而犹惑”无疑是这批企业家在当下商业环境中最真实的写照,本系列专栏关注的也是以84届为代表的老一代企业家。刘禹锡有“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之句,对于企业家而言在一个全新的时代“老去”并不可怕,直面“老而犹惑”才是一个敢于直面新时代挑战的企业家应有的勇气与担当。

个性标签:学者、工程师、副市长、董事长,角色之间的转换背后承载的是不同的责任与命题。尽管人们可以对赵勇的履历做出更多的假设……却始终难以抹去他在不同角色身份转换之间所带有的特定的职业性格,以及这种性格所带给长虹发展或好或不那么尽善尽美的印记……在以业绩指标和情感记忆为诉求的时光隧道里,人们对于赵勇的质疑不仅仅是基于对长虹这个民族品牌日落西山的伤感,更是对赵勇战略失策、不注重企业市场层面开发的无奈与叹息……

他是清华的学霸,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后,被誉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间最长的人”。他从老师转型进入大型国企,主导科研开发,为长虹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2003年承载着倪润峰的厚望,临危受命,成为长虹集团的一把手,却被挤出国内彩电一线阵营,跌落神坛。

他就是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

有着深厚清华学府背景的赵勇,浑身散发着浓浓的学者气息。在他执掌长虹的十三个年头里,既有成绩,也有不足。虽然,在他的掌舵之下,长虹对家电业务进行了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为进一步做大体量提供了可能。但是他在任期间,对等离子项目的投资却屡遭诟病。而近年来长虹集团业绩的持续萎靡,也让外界对于赵勇的质疑声愈来愈多。

有人说,赵勇最适合的岗位并不是长虹集团的董事长,而是CTO。诚然,有着深厚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的赵勇似乎更加适合科研岗位。1993年,他正式进入长虹集团之后,主导长虹科研工作的时期,也正是长虹发展最快,处于巅峰的时期。这或许也是他被倪润峰选定为长虹接班人,并得到组织上高度认可的原因所在。然而,当赵勇真的坐上了长虹这个大型国企一把手的位置,他却没有引领长虹这艘巨舰驶上正确的航道。

01 长虹的战略困局

对于昔日国内彩电业的巨无霸来说,长虹跌落第二阵营,意味着主战场的失利。而长虹的失利也与其近些年来有些疲软的业绩指数形成鲜明的映衬,2015年,受到补贴门和汇率贬值的影响,长虹净利润亏损19.76亿元,虽然在2016年、2017年实现了扭亏为盈,分别实现净利润5.54亿元和3.56亿元的增长,然而2018年却再次出现净利润下滑的困局,大幅下降8.56%。

这一切的导火索也被归结于长虹集团掌舵人赵勇的决策失误。2006年,赵勇在四川省工业强省会议上正式宣布:“长虹投资方向为等离子屏!”同年,他又豪掷20亿美元,将韩国欧丽安等离子公司收入囊中……然而,市场最终选择了液晶电视,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松下、索尼、东芝等先后终止了等离子电视的生产,赵勇所斥巨资打造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随即沦为鸡肋。

而在这次事件中,其实也凸显出赵勇对于市场营销战略意识的缺失。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等离子和液晶在中国彩电市场的占有率为3:7,高下显而易见。同时,家电资深观察员刘步尘分析,在等离子发展初期,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等厂商牢牢把控技术优势以及上游的等离子面板制造资源,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完全不向其他厂商开放整个产业链,最终没有形成整体上的规模优势,导致产业链断裂。而在等离子阵营左顾右盼之际,液晶阵营也迎来了赶超的机会。台湾面板企业以及索尼、三星等液晶显示阵营成员开始加速布局,大规模进行生产。充足的货源供给之下,整机企业趋之若鹜。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液晶电视最终依靠价格、功能、节能等综合性能获取了更多消费者的芳心,让等离子阵营节节败退。在这场彩电技术潮流大PK的战役中,拥有众多优点的等离子电视的失败也被业内归结于行业相对封闭的环境以及企业市场战略的失败。

而赵勇作为长虹的掌舵人,他在等离子项目上投资失误的主要责任在于对于市场的了解并不充分,又缺乏专业的理论辅助,导致其最终的决策失误。在许多年之后,当赵勇不经意地谈起自己过往的一些决定时,曾坦言:“无论是创新还是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长虹这么些年,我打过大胜仗,也打过大败仗,但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出发点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长虹。”

但是,他的这番肺腑之言并没有得到外界的理解。鉴于多年来长虹业绩的萎靡不振,“赵勇管理能力缺失、不能胜任长虹掌舵人一职”的说法已经在网络上甚嚣尘上。

有一个比喻可以很形象地形容赵勇在长虹的工作状态,古有典故“盲人摸象”,四个盲人眼睛看不到大象,只能用手摸,但是他们只能摸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就把大象的形象误认为是一个局部的形状,却都没有自知之明,认为只有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陷入了看待事物以偏概全的误区。而赵勇作为“技术派”的企业家,由于对市场的了解不充分,就贸然做出投资决定,最终导致了长虹陷入了战略困局,犯下了与“盲人摸象”同样类似的错误。

02 争议的转舵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于电视的需求量也有着不小的下滑趋势。长虹同样面临业务增长的天花板。在这种情况下,赵勇作为掌舵人,带领着长虹这艘巨舰进行了转舵,在2017年,赵勇推出了“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平台”。

在这个项目中的活动现场,赵勇信誓旦旦的表示:“四川长虹点点帮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长虹从单一的智能硬件制造向智能硬件+线下优质服务成功转型,将引领行业迈进‘终端+应用+服务’的跨界融合发展之路。”不过,这并没有逃离舆论环境对长虹和他本人的质疑。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表示:“不管是长虹还是其他家电厂商,想要构建智慧社区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在于消费者付费习惯上还有待培育;其次,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的建设往往涉及线路改造、规划和使用相应智能产品,对于新建楼盘来说,联合开发商和相关企业提前规划或许容易实施,但是对于老小区来说,想要开展难度会较大。”可见,长虹想借家电智能化的风口重新崛起,未来依然有许多难题要解决。

而赵勇在彩电业务的主战场遭遇失利之后,或许也在思考着如何带领长虹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一次采访中,赵勇曾这样对记者表示:“长虹的唯一出路是必须依靠新的产业来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而新产业的选择必须与彩电业务相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赵勇虽然在不断地推进新产业的布局。但是,他并没有把对新产业的选择圈定在与彩电业务相关的领域上。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赵勇近些年带领长虹进军冰箱、空调等业务,这些业务在一定时间段内给长虹的整体业绩带来了利润,却没有打造出在相应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只是属于二三流的品牌。

此外,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赵勇还带领长虹进军手机、IT、房地产领域,这些多元化的发展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虹的营收,但是对提升长虹的盈利水平几乎没什么帮助,反而增加了公司的诸多负担,长虹也没有通过这些业务的拓展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业务。

而在赵勇新的决策下,唯一与长虹的彩电业务有些许关联的就是智能化设备领域,不过这一领域处于“群雄争霸”态势,国内其他家电巨头对该领域的布局力度不断加强,长虹几乎没有多少胜算。2014年,董明珠推出智能手机,美的联手小米打造智能家居,赵勇却在此契机之下,选择把最智能化的终端——国虹通讯的股份给卖了。作为长虹进军3G的支柱产业之一,国虹通讯集通讯终端、网络终端及个人移动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赵勇此举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是否真想把握智能化的战略机遇,以及他的这一决定是否妥当。

03 “补课”任务艰巨

在战略投资失败,转型前景扑朔迷离,业绩持续走低的态势下,有长虹离职的员工给赵勇写下了一篇建言书,提出了八点忠告。其中,就有关于长虹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战略的看法。

该员工认为,在品牌建设方面,长虹目前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延展度显然离“世界500强”相差甚远。在海尔宣传“海尔是海”,联想也在大力塑造新的品牌形象的时候,赵勇也应当带领长虹建立一套完善的CIS系统。

而这个建议也与赵勇近年来带领长虹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困局不谋而合。2019年,有不少业内人士私下表示:“长虹的人工智能战略至今仍未开花结果,多数产品推广不出去。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赵勇没有为长虹的产品打造出足够强的品牌力。”

同时,在建言书中,该员工也谈到了对长虹的多元化路径的看法,他指出,在赵勇的带领下,长虹更加注重多元化未必是错,关键是赵勇要建立“多元”与“一元”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正相关关系,否则长虹的多元化就会削弱集团的整体实力。

然而,对于员工的恳切建议,赵勇显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虽然在2019年年初的长虹美菱新品发布会上,他曾身着太空服,上演了“电锯切冰箱,切出冰箱薄时代”的场面,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一种营销方式上的创新,然后赵勇对营销方式的探索似乎也就仅限于此了。而现场观众以及外界从“切”冰箱的举动,更多的关注到的还是赵勇作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生的“技术派”工作风格。

对此,赵勇自己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可以低调,但长虹不可以。长虹需要影响力、更需要话语权。到现在,我依然是一个坚定的‘技术派’。在长虹,我们提出过技术创新不用预算,需要多少给多少。”其话语中明显地透露出他对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认识的不足。从赵勇近些年来的一些举措也印证了他继续坚持技术至上的理念,而忽略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的管理方式。

赵勇继续加快技术研发的脚步,对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业务进行了布局。然而,由于他对产品品牌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重视不够,最终他所布局的业务和产品依然没有打开市场。

随着国内家电行业竞争的加剧,技术攻关方面的难题也许将不再成为赵勇带领长虹前行的关键。身处掌舵人位置的赵勇,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保证核心业务拥有足够优势的基础上,更多地从企业内部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投资战略等角度,对长虹集团的整体发展进行更宏观的把控,而这也是清华学府出身的赵勇未来所不得不面临的艰巨“补课”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新闻资料、数据、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及编辑人员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平台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明珠曾评价只会卖纸盒,这家民族彩电大王如何逐步走向衰败?
四川长虹赵勇时代谢幕,掌权近20年的得与失
连续20年销量第一的彩电大王,沦为二流角色,亏损近20亿元
长虹曲线收购韩企破等离子屏专利防线
长虹:曾称霸电视市场20年,卖出3台中就有它1台,如今却被边缘化
老牌长虹逆袭家庭互联网 产品弱势难夺龙头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