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美的100传世书法】初学《黄庭》 恰到好处---《黄庭经》

初学《黄庭》 恰到好处---《黄庭经》


《黄庭经》亦俗称《换鹅帖》,王羲之以小楷纵行书写而成。此帖原本为黄素绢本,无款,末署有“永和十二年(356)五月”,这一年王羲之54岁。《黄庭经》的真迹已不存,现在流传的都是后世的摹刻本。《黄庭经》运笔流畅,结构完美,气势俊逸,世有“初学《黄庭》,恰到好处”之说。


作品标签:

东晋·绢本

601200余字

真迹已不存世


黄庭经


书法鉴赏

本帖稳重端庄,质朴秀美,丰腴含蕴,古意盎然。字形大小不一,时有脱落添加之处,但自然协调,无半点做作气,因此历来被视为学习小楷的范本。隋释智永,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均有临本。楷书

起源于汉而成型于晋,其中钟繇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钟繇的楷书尚有不少隶意,王羲之能学钟而汰减隶意,结体亦渐由横势而趋于方整,从而完成了隶书向楷书嬗变的最后阶段,这是王羲之的一大功劳。王羲之楷书也是孕育出唐代楷书诸大家的胚胎,因此对后世影响极大。

王羲之楷书接近钟繇,点画却变平直为倾侧,结体化扁平为长方,去掉隶书波挑,代之以篆书的圆转内蓄。羲之小草有别于张芝以外形的连贯为特点的“一笔书”,他的“若断还连”强调的是笔断意不断的内在联系。唐太宗搜集汇编了《十七帖》,共收羲之书札28通,由解无畏摹勒而成,现仅存宋代摹拓及刻本。

羲之书风有平整融和与欹侧跌宕两个侧面。这是由书体、书写时的心情、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隶属前者的有全部楷书,部分行书,如《兰亭序》前半部和《奉橘帖》、《快雪时晴帖》等。归于后者的是部分行草,如《兰亭序》后半部、《频有哀祸帖》、《丧乱帖》、《屏风帖》等。千年以来,羲之的书法代代有传人。有的继承了他平和秀逸的一面,如释智永、虞世南等。而王献之、欧阳询、米芾等则步其欹险峭劲的后尘。颜真卿则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他承袭王字遗风,大胆改革创新,改变了太宗皇帝以来王字一统天下的局面。

艺趣故事

关于王羲之爱鹅,可见于《晋书·王羲之传》中记述的一个小故事。王羲之听闻会稽郡有一位独居的老人养了一只鹅,其叫声非常好听,非集市上所卖的一般鹅所能比拟,于是便携好友前去一看。老人听闻大书法家王羲之要来,便提前将鹅宰杀烹煮好后以备待客。待王羲之来到时,这只善鸣的鹅已变成了盘中之肉,王羲之为此叹惜了好多天。后来又听闻会稽郡山阴县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慕名前往观看,非常喜欢,于是便想出高价购买。道士说:“我这鹅不以金钱交换,你给我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道德经》吧,这些鹅就全是你的了。”王羲之欣然同意,写毕,愉悦地笼鹅而去。故事中的《道德经》便是《黄庭经》。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爱鹅、养鹅,也书鹅,认为“写尽三江水,难书此一鹅”。关于浙江绍兴的兰亭鹅池碑,也有一则故事。传说此“鹅池”二字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所书。一天,王羲之刚写

完“鹅”字,下欲写“池”字时,因闻圣旨到,便搁笔而出。在书法上也颇自负的王献之趁此提笔补书了一个“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共书,“鹅”肥“池”瘦,自此传为千古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书法字体在线转换器生成器-第一字体网
王羲之和钟繇的同一个字放在一起,会发现什么?
要学好小楷,一定要看看这些名帖!
简述王羲之的书法成就
王羲之的楷书也是一流!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