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3岁“灯笼大王”为你讲解怎样做宫灯
我做的最大的宫灯, 摆在站前广场展出的, 哪一年想不起来了, 一米五高”“整条重庆路,从这头摆到那头,各个单位的都有,各式各样的, 街上赏灯的人多得走不动”
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付宝金在讲解做灯笼的方法。 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看宫灯展 本报记者 刘阳 摄
■新闻回放
今年的日历每周与当日的对应与1986年一模一样,仿佛时光倒流。28年过去了,从前的年味还保留多少?可还记得当年的发型、年画,当年怎样拜年吗?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年俗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与我们一起穿越时间,寻找那年、那事……
征集热线:0431-96618
小时候过年,满街都是宫灯, 从路这头摆到路那头, 火车站、重庆路、胜利公园……灯影摇曳, 雪花飘飘, 爆竹声声的正月里, 留存下整个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那些做宫灯的能工巧匠今何在? 老手艺的故事, 又在哪里流传?
年味回转, 我们找到了当年报纸上的“灯笼大王” 付宝金。老人93岁,依旧保留着当年宫灯制作的图纸,纸面展开,往事一 一浮现……
小木匠
腊月二十四,天气回暖,长春市安达街边一栋老居民楼里,93岁的付宝金老人满头白发,坐在床上望着窗外。
二儿子付义忠69岁,平常老父亲的起居都是由他和妻子照料。
家里来了陌生人,他好奇地问:“这谁啊?姑娘你找谁啊?”
老人耳背,说话要大声吼,他才听得到,可他一点也不糊涂,眼睛也很好,于是,我们靠一支笔,一张纸,开始聊宫灯。
付宝金老家吉林市,父亲是河南街上出了名的木匠。付家有一个小门脸,大户人家要做什么,直接到店里,跟老父亲描述要做什么,需不需要雕刻等等。“我父亲做活,我就在一旁帮忙。”那时候,他能做的事情有好多,比如纸壳刻字,将字放在木板上,在上面喷金粉。
而过年前,木匠作坊的生意就异常火爆,大户人家做宫灯,四角、六角、八角的都有。饭店更换幌,一定也要有几个。一家人这就忙起来,大年三十吃过团圆饭,初一就开始赶工,一刻也耽误不得,定要在正月十五交工。因为活计好,来做宫灯的人都要付定金,付家的孩子们也算生活有着落,都去读书。
付宝金读书后,学了画画,雕刻,家里的生意,他也开始帮衬,并能独立做比较简单的活儿。18岁那一年,他正式跟父亲一起做木匠,帮着撑生意。
说起这些,老人总是出神地盯着你,那时候的生活让他既忙碌又幸福。
舞美师
解放后,各单位招工,他进了长春话剧院做舞台美术设计师。
老人指了指床头放着的一只小盒,里面有房子、大树、小凳子、小桌子,就像孩子们玩的实景玩具。“这是我做的舞台布景,话剧叫《早晨》。”
说完,老人从上面抽出一个纸卷,展开。上面是舞台布景的图纸、透视图,纸张斑驳泛黄,他拿得小心翼翼。
付义忠吃惊地看着说:“这么多年,你还留着呢?”
他像孩子一样笑了,“我们这个舞台布景,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周总理接见过我们,在北京连演了好几场呢。”老人连剧情还都记得。
手巧,立体感强,他做的舞台布景,从来都是大家最喜欢的。“我做过十二条龙。牡丹花就跟真的一样,给韩国人做的,他们都带回国了。”
万元户
那时候过年,长春单位都有灯展任务。有人会做就省事了,不会做的,就要找人来做,付宝金的手艺大家都知道,各单位直接找到长春话剧团,老人就按照他们要的样子找地方做。老人从床头又抽出了一大卷纸,这些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做过的宫灯图纸。
展开一张“宽城区商业局宫灯”图纸,“这是我做的最大的宫灯,摆在站前广场展出的,哪一年想不起来了,一米五高。”大办公室做的,分成三段制作,“要不连门都出不去。”在现场,再把三段连接起来。就这一个大宫灯,老人赚了500块钱。“刚退休那阵儿,做宫灯,三五年,我就赚了一万多块。”
付义忠盯着老父亲说:“80年代,你就做万元户了?”
他就是笑,指着屋子里的柜子说,“那个单位做过灯笼没有钱,让装潢队给我做了一只柜子,安了一块大玻璃,就顶了工钱。”
“呵呵,三百块一对宫灯那是最便宜的价格了。”老人笑起来像个小孩。
做宫灯费时费力,一个小宫灯最快也要三天,大的要早早准备,一个礼拜算是快的,定制灯笼的单位多,供不上,儿女们都来帮忙。那些宫灯、华灯、彩灯、纱灯、走马观灯,什么都有。
“退休”中……
那年月,宫灯没有私人购买的,全部是单位参加灯展。时间紧,初一开始就工作,正月里都在忙做灯。
“整条重庆路,从这头摆到那头,各个单位的都有,各式各样的,街上赏灯的人多得走不动。”老人脸上堆满小皱纹儿,“可人太多了,后来就把灯展转移到各公园了,胜利公园、儿童公园、站前广场全都开过灯展。”
最近几年,老人身体不好了,宫灯制作就停了下来。
“不用画图了,作图全是电脑,不用绸子做灯面,塑料一次压塑成型,一下能做出一条街的灯笼,了不起。”
过了90岁,老人再也没有动过做灯笼的工具,家里的大小用具送人不少。只留下了几捆没用掉的铁丝,一张龙骨板,一些资料,还有经典宫灯图纸。这些小东西被老人放在几个盒子里,堆在床头的角角落落。不是他找,别人都翻不到。
宫灯是怎样制作的?
做骨架、蒙绸子、加装饰、安灯泡
老人拿过一块木板,上面全是钉子孔。隐约看见八角、六角、四角轮廓。“这是龙骨板,画出宫灯图纸,按各面钉钉子。铁丝绕着钉子绕圈,做出宫灯的骨架。”
东北没有竹子,宫灯骨架是粗细不同的铁丝做的。骨架做好,按设计的样子,给各片宫灯面蒙绸子,“没有胶水时,我们就用线缝,这些孩子都做过。”
上完面的宫灯还要有装饰物,各种镶边、图案、文字,细节处理完毕,就用胶布把各面连接在一起,做成宫灯。泡沫砖制成底座,安装灯泡,最简单的宫灯就制成了。
“我们做的多数是走马观灯,里面还有一层,能够旋转的。”这个技术,老人哪里也没有去学习,是自己琢磨的。
走马观灯的旋转靠上下冷暖空气对流实现。绸子透光度很好。里面可以再加一个宫灯体。两个套在一起,一个旋转,另一个不动,很有看头。里面的圆柱体一定是在宫灯正中心,同心同轴。
灯笼的底用铁丝拉住对角,找出中心点,立一个轴出来。灯笼口用纸板或者其他轻质材料做一个风扇片。老人怕大家听不懂,从盒子里抽出一摞纸板,这是他退休后,在吉林艺术学院教学时,自己制作的模型。围成的圆柱体四周蒙上半透明的毛玻璃纸,纸面上粘上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灯亮了,空气对流,风扇面被缓慢推动,圆柱灯体开始转动,灯就做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藁城宫灯
天安门悬挂的传统宫灯,在洛阳已经传承千年
张守亚 || 忆元宵佳节
人物丨王建明:六代人传承,人走艺不绝
一盏小小的灯笼,原来不仅仅只有照明这么简单,还有这样的寓意
灯笼:另类小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