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万洲国际(原“双汇国际”)在香港股市的发行受到市场各方的极大关注。该公司拟以每股8港元至11.25港元的发行价格,发行36.55亿股股份,最高募资411亿港元。这不仅是近3年港股集资金额最大的IPO,也是近年食品行业第二大IPO。

    不过,万洲国际的发行并没有成功。4月29日,原本是万洲国际公布最终发行价格的日子,然而当晚该公司却发布《全球发售不予进行》的公告,中止了万洲国际的IPO进程,该公司成为香港今年最大规模IPO项目的计划最终化为泡影,未来何时再启IPO尚没有时间表。

    这一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很明显的一点是,万洲国际错把香港股市当成了国内的A股市场。何以此言?因为A股市场就是发行人及利益中人的提款机,而万洲国际在香港的发股,似乎也把香港市场当成提款机了。至少有三大因素可以证明这一点。

    首先是把香港股市当成了公司大股东的提款机。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公司IPO之前,突击重奖公司两位高管8.187亿股股权。在去年10月该公司完成对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收购后,公司对该收购案的有功之臣公司董事长兼CEO的万隆先生重奖5.731亿股股权,对负责该公司投资、并购与融资事务的执行董事杨挚君先生重获2.456亿股股权。而前者即公司董事长兼CEO万隆先生实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本来就万洲国际对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收购案来说,这是一起正常的交易行为,作为董事长万隆先生与执行董事杨挚君先生帮助公司完成收购事宜,这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该收购案整体溢价水平达到30%以上,公司方面也难说占到什么便宜。并且基于目前国内猪肉价格的低迷来看,该收购案福祸难料。所以,针对这起收购案就重奖两位高管尤其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万隆先生巨额股权,这种做法难言正常。由于公司方面无须为此巨额重奖承担任何成本,最终是由股市投资者来买单。因此公司方面无疑是把香港股市当成了A股市场,当成了公司大股东的提款机。

    其次是把香港股市当成了公司PE的提款机。目前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存在老股转让现象,在发行人发售新股的同时,还可以将大量的老股通过IPO环节来予以转让,达到让老股提前套现的目的,从而使新股发行成为老股东的一种福利。这种做法显然也被万洲国际搬到了香港股市。根据万洲国际原来的招股说明书,在万洲国际原计划发行的36.55亿股股份中,其中的80%为新股,余下为旧股,即拟发行29.24亿股新股以及7.31亿股旧股。而在这拟出售7.31亿股旧股中,售股股东包括高盛子公司、新加坡淡马锡、中国私募股权公司鼎晖投资和新天域资本。很显然,万洲国际有意借本次IPO将香港股市变成公司PE们的提款机。

    当然,万洲国际在把香港股市当成是公司大股东、公司PE提款机的同时,也是把香港股市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该公司之所以推出巨额的IPO计划,成为香港市场近年来最大的IPO项目,其募集资金就是用来还债的。因为该公司之前对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收购,给公司方面带来了超过70亿美元的负债。截至去年12月,公司的负债总规模达到74亿美元。所以,万洲国际的此次IPO就是到香港股市来提钱还债的。

    无奈上天不遂人愿。一方面是国内的猪肉价格低迷,二是美国“猪瘟”的蔓延,三是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包括国际投资者远较A股市场投资者成熟,以及香港股市近期出现较大波动等原因,最终导致了投资者对万洲国际发售股份的认购不足。尽管该公司于4月25日晚间发布消息,将公司的发行规模缩至原计划的三分之一,但最终不改该公司IPO失败的命运。香港股市终究不是A股市场,万洲国际把香港股市当提款机的计划因此而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