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常用特效穴整理


全国中医考研最多


少泽——具有催乳作用

【定位】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l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①乳痈、乳汁少等乳疾。

②昏迷、热病等急证、热证。

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人体穴位配伍】 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汁少、乳痈。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孕妇慎用


至阴——矫正孕妇胎位不正

【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滞产。

②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天枢——双向调节便秘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主治】

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 l~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三阴交——双向调理经期,用于月经不调

【定位】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

直刺 1~1.5寸。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穴治疝气;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丰隆、中脘——化痰要穴

丰隆

【定位】

仰卧或正坐垂足,在外膝眼(犊鼻穴)下8寸,即外踝最高处与外膝眼联机之中点,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取穴。

【解剖】

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    治】

①头痛、眩晕。

②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③癫狂。

④下肢痿痹。

【操    作】

直刺l~1.5寸

【适应症】

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中脘

【定位】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次髎——痛经要穴

【定位】

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2骶神经后支。

【主治】

1.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等妇科疾患;

2. 小便不利;

3. 遗精;

4. 疝气;

5. 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梁丘——急性胃炎

【定位】

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外侧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该穴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怯寒症。

【操作】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睛明——急性腰扭伤

【定位】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

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主治】

1. 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

2. 急性腰扭伤;

3. 心动过速。

【操作】

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想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禁灸。


肩井,肩贞,肩髃——治疗肩周炎,肩关节疼痛

肩井

【定位】

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解剖】

有斜方肌、肩胛提肌;浅层布有锁骨上神经及颈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颈横动、静脉或属支和肩胛背神经的分支。

【主治】

1. 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

2. 瘰疬;

3. 乳痈,乳汁不下;

4. 难产,胞衣不下。

【操作】

直刺0.3—0.5寸,深部正当肺间,慎不可深刺。


足三里、关元、气海——常用保健穴

足三里

【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解剖】

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赢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

直刺1~2寸。


开四关(两手合谷,两脚太冲)——条畅肝肺,疏理一身之气

四关

【定位】

四关穴即合谷、太冲穴的总称。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之一。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合谷穴与太冲穴都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两穴合称为“四关穴”,意即人体生命的关口。

【主治】

有祛风散寒、镇肝熄风、醒脑开窍、镇心安神、行气活血、解郁止痛、失眠等作用,是临床运用具有高效、精简、安全的典范对穴。

【操作】

取四关穴用于实证时,用泻法称之为开四关穴。开四关穴,实为泻热解痉之良方。若属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之症,则又可用补法,以调气血、止抽搐。


编辑:田丽伟  素材:贾浩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经络及其穴位功能(整理)
人体经络穴位图 11(高清图、各经络穴位详解)
手阳明大肠经 人体经络示意图
1.手太阴肺经11穴
子午流注 - 海派二十画 - 5dblog.com(转载)
《针灸学》_十二经脉 二、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_中医世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