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40首端午诗词,总有一首感动你

一、端午风俗

1、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

宋·欧阳修《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郦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3、

元·舒頔《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4、

宋·朱淑真《端午》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5、

宋·陈宓《端午》

雨淬菖蒲剑,云荣角黍丝。

光阴惊老大,节物媚童儿。

谗口千年恨,怀贤一日思。

兰蒿无好丑,采系用逄时。

6、

宋·陈杰《端午命童采药》

清薰一枕暑初炎,彩索年符懒重拈。

天上赐衣无媚骨,山中采药有长髯。

扶衰底要三年艾,用拙何嗟六日蟾。

惟有昌阳堪引寿,一杯泛玉不妨添。

7、

宋·戴复古《癸巳端午呈李伯高》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

救人采得三年艾,背世翻成六日蟾。

老境可怜归未得,羁怀长是病相兼。

猛思一醉酬风月,笑撚菖花揭酒帘。

8、

宋·胡仲弓《端午》

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鬥时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9、

宋·黄庚《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

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

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

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10、

宋·曾丰《端午家集二首》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

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

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二、清赏游乐

1、

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2、

宋·陈棣《端午洪积仁召客口占戏柬薛仲藏》

佳节撩人愁欲卧,冲门都骑传呼过。

想簪榴艾泛菖蒲,应召邹枚杂郊贺。

歌声端不羡红儿,酒力真堪欺白堕。

自愧虽非赵倚楼,何当一效陈惊座。

3、

宋·连文凤《端午》

相传楚俗试兰汤,一枕南薰日正长。

门掩绿阴无个事,起来烧过午时香。

4、

宋·裘万顷《端午上饶道中》

一春留滞在京华,午日依前未到家。

细葛香萝素无望,黄尘乌帽亦堪嗟。

争舟野渡人如簇,立马邮亭日欲斜。

遥想埙箎献亲寿,彩衣罗拜酌流霞。

5、

唐·李隆基《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6、

唐·徐夤《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7、

宋·朱翌《端午观竞渡曲江》

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楫迎汝,呼声动地汗流雨。

鱼暇走避无处所,小试勒兵吾有取。

楼船将军下潢浦,佽飞射士彍弩。

大堤士女立如堵,乐事年年动荆楚。

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

8、

宋·周承勋《端午》

谁家解崇吐千瓶,丹墨交辉走百灵。

尽使跬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

安得彩丝十万丈,东南西北系飘零。

9、

宋·孔武仲《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经父》

柳浦移舟带雨行,奔波南北是平生。

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

丹杏饤盘深簇火,碧醪倾盏酽堆饧。

菖薄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

10、

宋·程师孟《端午出游》

三山漂渺蔼蓬莱,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帷,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螮蝀横波澜,飞躍鲸鲵斗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三、纪念屈原

1、

宋·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2、

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3、

宋·赵蕃《端午三首》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4、

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

宋·张耒《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

宋·戴复古《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

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7、

宋·高斯得《端午小饮分韵得身字》

此节知何节,悲欢发兴新。

怀沙吊沉冢,高户庆长身。

豪气今安在,忠魂死不泯。

咏余增感慨,命酒慰沾巾。

8、

宋·丘葵《端午》

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9、

唐·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0、

宋·赵善括《乙酉端午联句》

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

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

四、吊古伤今

1、

唐·殷尧藩《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

元·张野《木兰花慢·端午发松江》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

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

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

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

驿亭榴火照尘容。依约舞裙红。

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

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

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

3、

宋·虞俦《端午日用韵》

今朝端午懒吟诗,此意儿曹莫遣知。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称寿永无时。

远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风传只皱眉。

角黍堆盘何处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4、

宋·杨时《端午日》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

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5、

宋·阳枋《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

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

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

6、

宋·徐铉《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7、

宋·王迈《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於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森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8、

宋·舒岳祥《端午感怀》

曾饮昌阳七十三,老来大布当轻衫。

豫储当采三年艾,缓计空寻六日蟾。

楚俗旧时沉黍恨,唐宫此日赐衣沾。

栀香满院人如玉,尚想薰风半卷帘。

9、

宋·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10、

宋·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读诗词,品人生,得真味。

我们能在诗词中得到短暂的清静,更能品味出长久的愉悦。

更多好诗好词,可以读读下面这些书。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端午诗词集 / 端午棕飘香 【音画】
有关端午节的古诗词精选
端午·诗词|25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节诗文30篇全集: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古诗词里的端午节
端午古诗词100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