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益讲座】范诗银|诗人之眼——从李白七绝说起


诗人之眼

——从李白七绝说起

范诗银




  诗人应有一双诗人之眼。这双眼睛观察事物应有不同于常人之处。也就是说应在常中看到奇异,在俗中看到骚雅,在无中看到境象。所谓眼前之物多非物,眼底之物方为物,眼外之物乃心物,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李白之所以为李白,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李白有一双不同于常人的眼睛。


  我第一次见到李白的眼睛,是在1966年的深秋。那一天,我得到了我们村唯一的一本李白诗选集。已经没有了封面的这本书,第一面就是李白像,下面印着“见故宫南薰殿旧藏《圣贤画像》”,也就是现在《李太白全集》里的那张标准画像。第二面和第三面分别是影印于《同治<彰明县志>》的《青莲书院图景》《大雅亭图景》。我把这本书带到部队后,用雷达测报纸作了封面,并取名为“青莲诗集”。


  今年暮春,我专程从广元到江油拜谒李白故里。在太白碑林,我被青年李白塑像惊呆了,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李白有一双立眼,是立的不能再立的立眼!我突然明白了,正是这双立眼,立体地审视人间万象,成就了李白这位举世无双的伟大诗人!



一、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朝诗人中,王维被尊为五绝圣手,其“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被有的诗评家称为其五绝中第一名句。王昌龄被尊为七绝圣手,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被称为其七绝中第一名句。李白则被尊为五七言双绝的绝句圣手。李白存诗约一千首,七十多首五绝,八十多首七绝。峨眉山月歌就是李白七绝中第一首名篇。


  这首七绝的名字“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写上的,还是后人编上的,已无从考证。感觉上,更像是后人加的。整首诗意境明朗渺远,字句浅显流畅,韵味清香静雅,像一幅高远到平远过渡自然的山水画。


  李白在峨眉山东北方向登船,由平羌江顺流而下至乐山入岷江,接着顺流而下,经过乐山附近的犁头、背峨、平羌“小三峡”,至犍(qian)为清溪驿。在这二百多里水路上,李白时而往西南方向侧望着半轮山月,时而平望着水中与船相依同行的半轮水月,营造出诗人辞山月,水月送诗人,山渐远,水自流,月依旧,人独立的优美意境。诗人在清溪驿继续登船向三峡进发,月影依旧但已不是峨眉山月,带着对山月可能还有对故人的思念,还有那份淡淡的乡愁,顺流而下渝州,东向三峡,也就出了巴蜀之地,也就告别了故乡。


  这首七绝最精彩之处是“半轮秋”三个字。李白的八十三首七绝中,至少有十六首写到月。有“晓月”“月光”“泛月”“月下”“月蚀”“天上月”“古月”“日月”,“明月”用了四次,“月色”用了两次,最有名的是“西江月”“峨眉山月”。之所以是“半轮”,可能李白登船的那晚恰是半轮月,也就是初七、八、九那几天的晚上;或者山峰云影影住了半轮,或是月食蚀去了半轮;亦或本是一轮圆月,诗人把半轮留给了峨眉山,把半轮揣在了自己的怀里,从此让半轮月陪伴自己仗剑远游。而“秋”字,绝非诗评家所说的那样,因押韵需要而置于句尾。恰恰是这个字,给月亮以颜色和温度,也透漏出了青年诗人辞亲去国的些许忧伤和惆怅。


  一首七绝中用五个地名,在近万首唐人绝句中仅此一例。由峨眉山、平羌江、清溪驿、渝州、三峡,勾勒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画卷。其中两处地名的用法值得注意。一个是用平羌江而不用青衣江,青衣江名的出现比平羌江更早,名气更响,所以用平羌江,就为后句的“清溪”留有了余地,读起来也清亮许多。一个是用清溪而不用犍为、马边河、惩非镇等,保持了江、溪、峡等水路风物典型性和连续性。这两处地名的用法也有雅俗之别,尤其清溪二字,典型的用雅不用俗,这也是诗词创作中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句第五、六字的平仄关系颠倒使用是个成例。王力先生讲拗救内容很多,最有意义的是关于这种模式的论述,并且指出多用在绝句的第三句和律诗的三、五、七句。符合前人用法习惯,后面还要讲到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第三句,也是这样的句式。王力先生的这一论述,也被今人所认可。




二、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望庐山瀑布》,人人皆知的名篇。其所以是名篇,因为有十分壮美的景象,紫烟缭绕的背景下,三千尺的瀑布从天飞落,从此人世间有了最壮观的瀑布;因为有十分丰富的联想,从儿时起就可望不可及的银河,就飘落在读者的眼前,谁都会因为梦想变为现实而由衷地喜欢上这首诗; 因为有十分浏亮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音节,吟着听着是那样的上口和入耳;因为有十分厚重的生命力,富有生发感动的力量,给人以动力和正能量。


望庐山瀑布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李白同时还写了一首五古。对照五古看七绝,李白在观察和描写到七绝中景物时,其视角可圈可点。李白是从东面登上香炉峰的,在登的过程中或者登到峰顶,往南看就看到了瀑布水。目光透过袅袅升腾的紫烟,由下而上直至峰顶,经过一“看”一“挂”,将彩练般的瀑布上端安排妥当;接着目光随着飞流,以极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瀑布由上而下的“流程”;尔后,又由下而上,转而由上而下,将瀑布与银河联系在一起,又将银河倒倾下来,营造出天地间银河倒泄化而为瀑布,以至于不知是瀑布还是银河的浑然一体的奇异景象。


  南宋诗人魏庆之指出,七言诗的第五字要响,也就是要下力气吟妥当的重点字。在这首七绝中,第一句的“生”,第二句的“挂”,第四句的“落”,都用得十分精彩。“生”字写活了香炉峰迎着太阳冉冉升起的烟云,也为瀑布的出现设置了背景,营造了氛围;“挂”字赋予瀑布恰似白练的具体形象,化瀑布的动为白练的静,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落”字用得又自然又贴切,点出了瀑布从天而降所带来的惊心动魄。有意思的是,李白挺爱用“挂”字,在八十三首七绝里,有六首用到这个字,比例不能算小。如,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但是,类似这首绝句三个句子第五字的用法,在李白七绝中也并不多见,只有赠贾舍人一首。这说明李白写诗不拘一格,也说明后人总结的所谓规律也未必可信,尤其不能迷信。


  望庐山瀑布的五古没有七绝响亮,但写得也很好,有不少好句子。如“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写出了瀑布的高,水的散,也写出了瀑布飞落和水珠飞洒的动态。有人认为,“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凿空道出,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这两句确实很美。极为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飘洒,有细水如丝的质感;也写出了瀑布似有似无的薄,有透明如幻般的朦胧;更为可贵的是,“吹不断”三个字,极为真切地写出了瀑布的生命;一个“空”字,又有“于无有处还有无”的空灵效果。把这两首诗两相对照着读,也可悟出五言古风与七言绝句,风格的不同,写法的不同,对提高创作水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的七绝写得是真好!前面讲到的那两句,可以引领他的边塞诗;下面这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可以引领他的送别诗。王昌龄的七绝之所以写得好的真谛,就在于他的真诚。由于真诚,自然也就赢得了朋友们的真诚。比王昌龄小三岁的李白的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王昌龄学问很好。30岁进士及第,34岁登博学鸿词科,37岁再登博学鸿词科,两次评语都是超绝群伦。王昌龄官运很差,28岁左右出塞两年,留给我们九首边塞七绝神品,却没有为官运打下什么基础。30岁中进士仅得到汜水尉校书郎,41岁由江宁丞贬谪岭南,51岁又由江宁丞再贬龙标尉,60岁被亳州太守闾丘晓杀害。30年宦海沉浮,也只坐到了八品县丞。


  上述王昌龄的简历,有助于我们理解李白这首诗的第一句。杨花的飘忽不定,洽合了王昌龄入世后难有作为,却被一贬再贬的仕途生涯;子规“不如归去”的啼血悲鸣,暗合了王昌龄再次遭磨难而引起了诗人的离怀别恨。写诗强调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情因景生,景因情媚,情才能更感人,景才能更迷人。情因为景而变得有形,成为可观瞻、可触摸的实实在在的存在;景因为情而变得妖娆,成为可对话、可寄怀的富有情感的依托。这一切,都决定于作者选择的正确性。李白的七绝,很多篇都是以景语开篇的。而景语中,无不蕴含着情,融入了情。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约;有的直接,有的委婉。总之,那景一定与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有关系。这一点,对于诗的构思是十分重要的。这首诗,在这方面,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再来分析李白写这首七绝诗的视角。前两句是由上而下而远,通过杨花落子规啼,透漏给读者坠落般的沉重,这种沉重的感觉,一直延续到过了五溪,一个叫做龙标的那个地方。读者随着诗人的目光,感受由于被贬谪而带来的沉重邃远的忧思。第三第四两句视角是由下而上而远。把自己忧愁的心寄给明月,是向上看;随着风一直相送到夜郎西边,是向更远的的地方看。这样,诗人就把自己的心和朋友一起走向了远方。


  这首绝句最精彩的句子是第三句。当时李白在扬州,王昌龄在江宁(南京)。李白只能把自己的“愁心”——对朋友被贬谪的同情、对朋友远行艰难的担忧,对各种不可预测的恐惧等等,托付给“明月”,相随相送到千里之外的“夜郎西”。这一“托月寄情”、“托身于月”, 伴随朋友远行的联想,把“愁心”与“明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富想象力,前无古人。


  这首诗两个韵脚字“溪”与“西”读音完全相同。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如下,李白的: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

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

王昌龄的

送程六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这种现象虽不能说是毛病,但总觉得美中不足。


  宋朝王安石以后,不少诗人和诗评家,用一个“快”字来评价李白的诗。主要指李白“诗思”、“诗语”快,读着畅快、爽快,如“疾鹰下掠”。由于太快,清朝人就指出李白诗“飘逸而失之轻率”,时有粗糙,时有浅近等,影响了他的诗的水平。他们所讲的问题,是不是包括如上两首诗的情况,没人明说。我拿出来放在这里,提醒诗友们在写诗过程中加以注意。




四、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千年以来,无论老幼,文化高低,人人喜欢,非“神品”难以称其名。明人杨慎称赞这首诗“惊风雨而泣鬼神矣”。但是,越是这样的诗,越需要细品。不细品,就难以领会它的神韵。


  通过前面三首诗,可以感到,李白观察事物,或上或下,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是多点的,是立体的。这种观察方法,是中国画的技法,也是中国诗人的技法。


  李白在这首诗中则有所不同。其视角,是从高往下往远,直视千里,一览无余。构成这一特点,最关键的是“彩云间”这三个字。显而易见,这三个字,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白帝城高入云霄,辞别时朝霞满天,还暗喻着崭新的、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若从写作视角上看,这三个字更不简单,它占据了高视点,由此而领起全篇,把千里长江尽收在眼底,千里航程也短如一瞬,诗人兴奋愉悦之情,就如长江水一般,一泻千里,可读可感可知,跃然纸上。


  李白七绝,第三句最讲究。前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从这首诗看,轻快中的沉着,顺畅中的顿挫,全从这句中来。啼不住的猿声,又从侧面为千里行程涂抹了声色,增加了快感,也为轻快的心情增添了些许惆怅。因为“猿啼三声泪满裳”,猿啼的本色是悲情的声音。


  讲七绝一般都强调第三句的转。我觉得,李白七绝第三句“顿”的意味可能更明显。这千里航程,有猿啼之声的三峡只是其中的一段,在这里顿住,把这一段提出来,予以精彩的描述,顺水而下的畅快增加了婉转,喷薄而出的欢悦忽然来了哀怨的啼鸣,极大地丰富了诗的内容,也赋予了这首诗更大的张力。类似的“顿”住还有不少,如前面说过的望庐山瀑布,送王昌龄。也都是在整首诗的自然流程中,在某一点顿住,生发出新意或更深一层的意思。对这一点,需要细读并结合创作予以体会。


  李白这首七绝,我觉得还给我们一条重要启示,那就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读李白年谱,李白59岁时写的这首诗。那一年,离去世还有短短的3年。他的命是郭子仪用官职赎回来的;在长流夜郎途中,因皇帝改元或册立太子而大赦天下,才无罪放还。在这么一种九死一生的情况下,李白把自己的悲苦留给了自己,把自己心中的“狂喜”,通过这样一首诗,留给了后人。从诗本身看,一点也没有五年安史之乱带来的恐慌痕迹,一点也没有差点掉脑袋的惊惧痕迹,一点也没有未来无着落的忧虑痕迹。而是以白帝城到江陵的轻快旅程,承载了自己无以言说的欢快。 


  我们还可以看看李白最后一首诗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他是把这首诗和他的全部诗稿,“枕上授简”,托付给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以后合上眼的。他这首临终歌写的是:翼振八方的大鹏,飞到中天已疲惫不堪的老鹏,折断左翼的伤鹏,虽然它自信余风可以激励万世,但当它坠亡的消息传开时,仲尼死了,再也没有像哭麒麟那样的仲尼来哭自己了。诗人以大鹏自比,以孔子自比,叹息时无仲尼,时不待李白。无限苍凉,而又慷慨激昂,震撼人心。


  读读这两首诗,通篇有愁字吗?有怨字吗?而我们有的诗友写诗时,感情直露而缺少蕴藉,悲愁酸苦,时不时地写在诗面上,尤其是强说的那种“愁”与“怨”,以为这样写才感人,实在是一种误区。历来诗评有一种观点,“写热烈文字要有冷静头脑”,“一切美文该是表现,不是说明”。诗词中的愁和怨,应该通过形象思维,也就是通过画面来表现,而不是以逻辑思维的习惯,用文字来说明。其中奥妙,需要在诗词创作中加以体会。



五、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一首很独特的诗。一个是最伟大的诗人,一个是最普通的村夫,他们在桃花潭这个地方,演绎了唐朝版的《高山流水》,而且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富有诗情画意。人世间最具有价值的友情,也就是真、善、美的友情,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最真率、最坦诚、最优美的诠释。可以说,从那个时候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的诗词长卷里,就有了礼赞友情的不二篇章。自从这首诗问世以后,所有歌颂友情的诗都黯然失色。


  我有一套《李太白文集》,是清朝人王琦注的那个版本。在这首诗的题目下面,印着两句相当于序言的话,也就是南宋诗评家杨齐贤对这首诗的评注,是这样写的:“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醖(yun)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诗评家们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李白和汪伦会结下如此深厚的友谊?结论是,李白爱酒,汪伦管了李白个“酒饱”!这样两句千年“确评”,如今看来,对,当然对,但也未必尽然。


  从李白年谱看,李白游历过很多地方,多数时候,都是被中上层人士奉为上宾,却极少接触真正的平民,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纯朴。看来,汪伦的纯朴确实感动了他。更重要的是,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载,而在天宝的十一载和十二载,李白北上幽州,发现安禄山要造反,登黄金台痛哭。有关李白“痛哭”的记载,在年谱中仅此一笔。作为政治上有大抱负的李白,当“复杂”的痛苦与纯朴的欢悦交织在一起,当人间真情抚慰了诗人那颗受伤的心,于是,就迸发出奇异的火花,真正的旷世名篇就应运而生了。


  由上面的分析而想到,诗人之眼所摄取到的物象,需要经过诗人之心的加工,才能转化为感人的诗句。诗人之心这个“转换器”,十分重要。何谓诗人之心,非常的怜悯之心,对人间冷暖牵肠挂肚;非常的唯美之心,对天下万物充满感情;非常的静谧之心,对浮华尘世保持着清醒。具备了一个高质量的转换器,就能够由我观物,把自然之物象,转换成有我之境界,成为写诗的实写家;也可以以物观物,物我无迹,将自然之物,转换成无我之境,成为写诗的理想家。


  这首诗的“不及”二字最为出彩。用比物手法,三千尺深潭比不上汪伦的深情。李白七绝爱用“不”字。八十三首七绝中,二十四首用到“不字”。其中,只有“不知”用了三次。这些用不字的句子都很精彩,如,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楚色满苍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用在句子中间、句子末端、句子开头都有。李白七绝爱用不字,传递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李白对事物持否定态度的时候比较多,在表述思想感情时疑问的意思比较重。这些,与李白的放荡不羁,天马行空的浪漫性格,都有一定的关系。


  细品这首诗,其中的人名、地名挺有意思,也就产生了一些挺有意思的想法。假如李白不叫李白而叫李黑,那么,李黑乘舟将欲行,那在读者的脑海中,还能产生船头站着翩翩君子,蓝天白云下白帆悠悠远去的优美画面吗?又假如汪伦不叫汪伦而叫赵伦,那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赵伦送我情,那情再深也没有多少美感吧。这个“白”字,把李白、白帆、白云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汪”字,把汪伦的三点水,桃花潭的水、深千尺的水、踏歌声中热情的汗水,联系在了一起。这些美丽的字面,就构成了蓝天之下、桃花潭边,极富情感的美轮美奂的极美画面。


  由此可见,一首好诗的产生,是要有缘分的,缘分不到,或者说各种条件不具备,好诗就产生不了。还有,诗是美文中的美文,构成这一特殊美文的基本条件,就是所用的词汇首先要美。比如人名地名入诗,人名地名的字面美不美,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诗的雅,字面的雅是基本的。对此,不可不重视。


  以上讲的这五首李白七绝,如果归纳一下,主要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作为诗词爱好者,怎样才能把诗写好,不辜负诗人这个称谓。我的体会是,读经典诗词,写自家情怀。


  最后,作为结束语,念一首我前不久去川北剑阁关写得一首七绝,并用我自己创的那个调吟唱一下:


剑阁关月歌

七十二峰排绿樽,星花云影忆秋痕。

巴人不识峨眉月,只道玉钩悬剑门。


  谢谢张晓虹老师、张芳老师、张秀军老师,梅关雪老师!


  谢谢诗友们!



【作者简介】 范诗银,笔名石音、巳一、苍实。一九五三年生,一九七二年从齐齐哈尔参军,二零零八年退休,空军大校军衔。现为国防大学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创作院执行副院长、执行总编辑,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诗词集《天浅梦深》《响石二集》《响石斋诗词》《虹影集注评》《诗银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容置疑,我以为这首诗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您认为呢?
我们爱古诗
七绝圣手——王昌龄最著名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背诵
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李白比他写的更好,原因只有这两个字
唐代七言绝句,他堪称第一,李白只能第二
此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比李白成名早,他的一首诗无人不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