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提到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西瓜是葫芦科植物,所以,今天就来聊聊关于葫芦科的那些事儿~
一提葫芦科,就不得不提“科长”——葫芦啦!
说起葫芦,不禁联想到《葫芦娃》,这部经典的国产动画片是很多人童年的一部分,聪明勇敢的葫芦七兄弟是很多人童年时代的偶像。
可见,《葫芦娃》塑造的葫芦形象深入人心!当然啦,小编也是葫芦娃的粉丝哦!
事实上,除了葫芦之外,“冬”南西北四大瓜王,以及黄瓜、苦瓜、丝瓜等都是葫芦科植物哦!所以说呢,葫芦科是当之无愧的蔬果供应大户!
那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①大多为一年生藤本植物;
②有螺旋状的卷须,多数科学家认为这种卷须是茎的变态;
③它们的花比较大而鲜艳,仔细观察可见花瓣在基部是长在一起的,即花瓣合生;
④果为假果,果实的肉质部分是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南瓜和冬瓜的食用部分其实是它的果皮,西瓜的食用部分是原来的胎座,黄瓜吃的是全部]。
△南瓜
△西瓜
△黄瓜
△苦瓜
关于它们,小编有些困惑:苦瓜的苦味那是不用说的,黄瓜靠近柄的部分有些也是非常苦的。那么,葫芦科植物为什么会有苦味呢?
原来,黄瓜等葫芦科植物的苦味是萜类化合物葫芦素导致的。味苦是葫芦素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葫芦素也叫苦味素 。极低量的葫芦素(0.1mg/L)就能引起明显的苦味,比典型的苦味剂咖啡因还要苦一千倍。
目前,葫芦素仅在葫芦科植物中被发现,且不同的葫芦科植物通常含有不同的葫芦素。
例如,西瓜和甜瓜中分别富含葫芦素E和葫芦素B。
黄瓜苦味的来源是葫芦素C[三萜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理作用作用。因此有时候我们吃到比较苦的黄瓜就是因为里面葫芦素C比较丰富。但其实味道越苦的黄瓜越有益。不过实验证明,黄瓜植株中鲜嫩叶里葫芦素C的量才是最高的。
△甜瓜
甜瓜图片来源于PPBC
虽然在食用方面萜类化合物葫芦素具有负面效应,导致黄瓜的销量减少,但却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甜瓜[含葫芦素B,已经被开发成为抗肝癌药物—— 葫芦素片,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保肝作用]]瓜蒂具有护肝及消炎的功效,并被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瓜蒂富含葫芦素B,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近年来,人们又发现葫芦素可通过特异阻断肿瘤细胞生长来抑制肝癌、膀胱癌和胰腺癌,可与其他抗癌药物一 并使用来改善癌症治疗的效果。
因此,从药用的角度来说,“良药苦口”是非常有道理的 。
无籽西瓜图片来源于网络
葫芦科常有单性结实现象,雌花不经过传粉、受精而形成无子果实,在园艺上的优良栽培品种如无籽西瓜。
品质优良单性结实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也可利用各种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吲哚乙酸涂敷或喷洒在柱头上,都可以诱导得到无籽果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了那么多相同点,再来聊聊葫芦科植物的不同点吧!就从“科长”——葫芦开始吧~
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siceraria (Cucurbitaceae)]葫芦属,是常见的栽培一年生攀援藤本。花白色,果为瓠[hù]果,瓠果中部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或成扁球形或柱状,柱状嫩果俗称弧子或扁蒲,作蔬菜食用,成熟葫芦果皮木质而硬,可作容器及药用。
葫芦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药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葫芦花图片来源于PPBC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Cucurbitaceae)]又名青瓜,黄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
黄瓜为常见的栽培蔬菜,卷须不分枝,叶掌状浅裂。
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
黄瓜花黄色,雌雄同株。
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花药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
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 (Cucurbitaceae)],又叫屡瓜,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
南瓜卷须多为4个分杈(三五个分杈的也有),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质稍柔软,有5角或5浅裂。
果梗粗壮,有棱和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因品种而异,外面常有数条纵沟或无。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边缘薄。
由于南瓜的果大,皮厚,所以在未剖开之前还是挺耐储藏的。
南瓜属花和黄瓜属很相似,花都是黄色,但本属花冠钟状,卷须分枝。雌雄同株。
雄花单生;花萼筒钟形,裂片条形,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 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具皱褶,先端急尖;雄蕊3,花丝腺体状,花药靠合。
雌花单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3,膨大,顶端2裂。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
(Cucurbitaceae)],又名癫瓜、凉瓜,苦瓜属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
卷须不分枝,叶掌状,5-7深裂。
果实纺锤形或圆柱形,多瘤皱,嫩时淡绿色,成熟后橙黄色,顶端瓣裂;种子长圆形,具红色假种皮。
苦瓜花黄色,花梗上有一肾形苞片。雌雄同株。
雄花:单生叶腋,花梗纤细,被微柔毛,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绿色,肾形或圆形,全缘,稍有缘毛,两面被疏柔毛;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急尖;花冠黄色,裂片倒卵形,先端钝,急尖或微凹,被柔毛;雄蕊3,离生。
雌花:单生,花梗被微柔毛,基部常具1苞片;子房纺锤形,密生瘤状突起。
我们都是靠吃这些蔬果给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但是,可能只见过摘下来之后成熟的果子,没见过它的其他样子,有机会可以在家种一株哦!收获一种独属于自己的丰收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贺士元. 漫谈葫芦科植物[J]. 生物学通报, 1987(12):11-13.
[2]孙鹏博, 尚轶. 葫芦科植物为何有苦味?[J]. 大自然, 2017(2):44-45.
葫芦科植物还有哪些事儿?一起来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