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宽叶火炭母,耳聋耳鸣
宽叶火炭母资料

宽叶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var.ovali folium)来自于蓼科,蓼属,火炭母的变种。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叶宽卵形或椭圆形。

产云南、西藏。生山坡林下,海拔1200-3000米。印度、喜马拉雅山也有。

火炭母资料

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来自于蓼科,蓼属。别名赤地利, 白饭草, 老鼠蔗, 晕药。根状茎供药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民族药

【傣药】埃分比(德傣):根配伍治腹痛。

【基诺药】革唻撤:枝枝叶治急性胃气痛,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腹痛,呕吐。

【土家药】散血丹:根茎治疗崩漏,痢疾,跌扑损伤,骨折,痈疽疔毒,外用止血。

【瑶药】兜炭筛,独探咪:全草治肠炎腹泻。

【壮药】棵桐金: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

【资源志】

全草(火炭母草):微酸,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用于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痛,虚热头昏多带下病,痈肿湿疮。

根:酸、甘,平。益气行血。用于气虚头昏,耳鸣耳聋,跌打损伤。

开头

文中的宽叶火炭母是在昆明植物园遇见的,前面写过窄叶火炭母,写窄叶火炭母的时候介绍了不少关于火炭母的知识,今天就不重复啦。说一说上面资源志中提到的耳鸣耳聋吧。

五官七窍

《黄帝内经》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五官七窍乃脏腑津液所注入,故其乃脏腑功能神志的外在体现。

《灵枢·本脏》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乃“神志”,神藏于五脏。

《素问·宣明五气》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志调则五脏调,精神不守,诸病乃生。

情绪失调,心神失常,神志异常,乃是人体发病的主要“内因”,耳鸣耳聋作为“五官”失调的疾病,其病证很大程度上与情志失调有关,临证中对耳鸣耳聋患者的情志辨证也尤为重要。

《灵枢·脉度》言:“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耳鸣耳聋与肾精不足

肾主耳,肾藏精主水,“耳乃精窍”,耳窍依肾之精气濡养温化。中医临证多从肾元不足、肾精不足,肾气不足、阴虚火旺、阳虚水犯等论治耳鸣耳聋,但若单单从肾论治,则有失中医望闻问切之本意。

《灵枢·海论》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又“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肾脏不足时,可以出现耳鸣耳聋甚或眩晕,但肾病之耳病,除耳本身听觉平衡功能异常外,还伴有神志萎靡,意志消沉所致“懈怠安卧”,因“恐则气下”,气下则气怯。

怯,乃中正之官胆经所主,肝肾阴血同源,肾精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精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肾精血不足时则表现“恐”。

临证耳鸣耳聋患者神志出现恐怯,主要为肾精或肾气不足,胆虚而致,此型患者可出现耳鸣耳聋,精神不振,畏缩懈怠,面色晦暗,水气虚浮,不耐是非劳事烦扰,惊恐噪音易触发病情。

故临证辨治宜注重滋肾安神,可选用何首乌、益智仁、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等滋肾填精安神;龟板、桑螵蛸、磁石等重镇潜阳安神;夜交藤、远志交通心肾而安神等。

耳鸣耳聋与肝肾失调

肝主情志,耳鸣耳聋者多有情绪失调的现象,可能与肝肾精血同源有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可见肾是通过生髓养肝而体现母子相生的,水生木即肾生肝也。

临床耳鸣耳聋患者表现热证或火热证时可有实有虚,实证多为肝胆火热,虚证多为肝肾阴亏。

肝主情志,主疏泄调达,情志不遂,则肝失调达疏泄,气机郁阻,则百病皆生。

《灵枢·本神》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郁结,日久则生内火,故肝胆火热、肝气郁滞所致耳鸣耳聋,表现为情绪激愤易怒,或抑郁气结,伴有口苦烦躁,头胀痛,两胁痛,如若痰气互结、气痰阻于上可发为厥证,肝风内动则眩晕不止,所谓“怒则气上”。

《素问·五脏生成》曰:“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所以临证应当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平肝降火,同时缓急柔肝,无骄无燥。龙胆草、栀子、郁金、胆南星、天竺黄等清泻肝胆、去燥除烦;柴胡、薄荷、合欢花、凌霄花、川楝子等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白芍、酸枣仁、枸杞子、决明子等柔肝滋阴安神。

若平素抑郁恼怒太过,或长期情志不遂,则肝气失于条达,郁久化火,暗耗肝阴,肝肾阴亏,阴虚易于动风,外界烦扰刺激扰动内在肝火,肝火上扰清窍发为耳鸣耳聋甚或眩晕,或患者虚劳过度,肾脏虚损,阴虚火旺,虚烦不寐,而情绪烦躁,心神不宁,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或失眠,或颜面潮红等,均为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之征。

孙思邈认为下焦病的治疗应“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故治疗时应注意实则泻肝之相火,虚则补肾之真阴,壮水之源,木赖以荣,调补肝肾实为调畅气机。

临证可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怀牛膝、龙骨、牡蛎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之品;柏子仁、鹿角胶、女贞子、桑葚、墨旱莲滋补肝肾安神之品。

耳鸣耳聋与心脾不足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

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昏头沉,耳鸣耳聋。

脾在志为思,《素问·五脏生成》曰:“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故思虑过度,脾胃失调,运化失常,气血亏虚,心脾不调,则耳窍失养,故耳鸣耳聋。

此型患者表现为耳鸣耳聋,劳作易发,头昏头重,心事重重,多虑忧心,面色无华,心神不宁,夜卧不安,治疗应健脾益气,养血活血,益气聪耳,同时还应安神定志,清心宁心,宽心理气。

可用山药、天冬、黄精、百合、五味子等补益心脾、宁心安神;茯神、远志、莲子心、琥珀、珍珠母等清心宁心安神。

结尾

耳聋耳鸣的部分原因就介绍就到这里啦,超级喜欢中医的这一套理论。把人体情绪和身体状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有人冲自己发脾气,就不用难过,就可能对方五脏哪里出了问题,可能他自己也控制不住呢。

耳鸣耳聋患者常因情志的变化如烦躁、发怒、忧郁、多疑、恐惧等发病,而一旦病发耳鸣耳聋后,患者又因为有耳鸣耳聋的症状,而出现烦躁、失眠、焦虑、恐惧、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障碍。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呀,病从哪里来呢?希望大家都能很恬淡的对待生活。不过难,我知道的。我们总想着去战胜别人,若能战胜自己,也便能恬淡些,但战胜自己更难。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耳鸣耳聋与情志 韩秀丽 谭智敏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方 :巧治耳鸣耳聋 奇人绝活
【扶阳中土论·医理·辨证系列1】脏腑辨证要辨到胃气的高度上去
这张方,可调理顽固耳鸣耳聋!
打开这个秘密开关,耳鸣耳聋立刻见效
耳聋左慈丸和通窍耳聋丸哪个好 有什么区别
【转载】刘渡舟医案:突发性耳鸣耳聋+治疗耳鸣特效方+听力的衰减和什么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