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觞醉月丨诗词创作之我见(一)


作者简介

       李志刚,号梅林山人,湘人,居鹏城。网名飞觞醉月,又一网名老鱼吹浪。烟雨楼诗社社长, 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理事、顾问。2011年2月创办了烟雨楼词苑网络学校,培养了1500多学生。2016年主编并出版烟雨楼词苑师生作品集《词苑拾叶》,2017年主编并出版专著《实用填词教程》。

诗词创作之我见(一)

飞觞醉月

诗词创作要有寄托

无数的诗词爱好者,都想把自己的作品写得漂亮点,有深度点,被人点赞,或想成为诗词名家。然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却始终不得要领,从来没有从自身找原因,都归结于悟性高低,文化底子等因素。其实,诗词真的很简单,扪心自问,你是想从诗词中得到什么,还是想让自己的心在诗词中得到抒发和寄托。不同的想法,就会有不同的结局,也就造成今后不同的高度。

我一直推崇常州词派的宗旨,即诗词要有寄托,不论写什么题材,必须要借其人、其物和其事以抒发寄托自己的情怀,把自己的思想、感悟、疑问通过艺术加工用诗词的词句表达出来,这样,诗词就有味了,就有思想和感情了,也会与读者产生共鸣。

有人蹉跎半生,总是抱怨命苦,老天不公。要明白人生就是是一场修行,诗词亦是。何为修行?记得孟子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修行大抵都是至真至简心性,不可参杂名利心。若能时刻不忘“初心”,不迎合政治、时事,不去追求名利,不去凑“热闹”,而是把诗词作为自己的后花园,心路轨迹,人生知己,灵魂寄托。那么,诗词有何难。至于作品的境界、格局都是题外话,除了基础知识以外,多读、多积累、多练习做好每个阶段的自己,就是诗词修行的不二法门。


诗人应具备唯美之心

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精致典雅。用最少的字体现最深的情感。诗词属诗歌范畴,它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真、意境、审美意趣、音乐性。本真就是没有功利色彩的原始本质。意境即表达的境界、具有一定思想情感、可感知的物象氛围。而审美意趣即赋有美感的机巧灵性和个性。音乐性是诗词必须具有的音乐的某些特征,旋律美、节奏感、对应关系等。

诗词追求本真,读者通过诗人的文字看到别样的风景,体味诗人的情感,它展现的是没有功利色彩的原始本质,而不是强加于读者身上的枷锁、桎梏。在表达过程中,要注重文字的精炼,意境的艺术加工,并赋予其音乐感。否则不能算是诗词,起码不能算是合格的诗词。那么在创作中如何达到这一要求,我就从语言、意境、音乐性三个方面谈谈:

1、语言要美。好的诗词语言上首先要自然。怎么理解自然?是指语言进入诗歌过程中没有人为创作痕迹。人为创作痕迹,是制造的残留,不属于感情自然生发。二是纯净;怎么理解纯净?是指所写的内容始终围绕主线,不产生分支,意象展开紧紧围绕主题。没有其他乱象和多余的词语产生。三是和谐;怎么理解和谐?是指用词的力度、情绪把握适度,舒张适宜,有一定呼吸感。没有用力不足或过猛表现,词与意贴合,达到诗意饱满。既不能读来脑缺氧,也不能读岔气。四是个性;怎么理解个性?是指语言叙述方式、意象使用方式的独特性,和个人对生活理解的独到特性。个性也是个人风格,是区别于他人的特质。我们不少人走入了两个误区:一是过于追求典雅而泥古,使得诗词晦涩不明,所用意象、字句完全不是这个时代所具有的,读起来莫名其妙,脱离生活。二是白话连篇,俗不可耐。还言之凿凿,谓之有据可呈。殊不知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是苍白的、无味的、缺乏魅力的。一般来说,诗的语言偏于典雅,讲究炼字炼句。曲的语言偏与俗俚白话,目的是为了唱词易懂。而词的语言则是介于雅俗二者之间。也就是用最平常的语言,经过加工变为现代诗词语言,达到美的意趣。

2、意境要美。意境即表达的境界、具有一定思想情感、可感知的物象氛围。读者在读到你的作品时,仿佛身在其境,一幅幅画面展现出唯美的意境。在创作过程中,很多人缺乏对意境的认知,大多随意拼凑,缺乏形象的描述和艺术加工。意境是通过想像力,对意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一个没有想像力的诗人最好别玩诗词。

3、具有音乐感。诗词作品具有乐感是其特有的本质。现在大多数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特点,读之气不通,意不畅。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对语言的把握上有欠缺,语句本身就不通畅,如何体现旋律美?二是对词的字句格式就没搞清楚,南辕北辙;三是本身就没读熟词牌作品,缺乏节奏感,所拼句子零落不堪;四是择韵有问题,所择之韵与主题有违。所以,我的经验是,多读前人作品,参照前人所用之韵,分析主题内容和用韵次序,品味感情变幻中所用之韵的作用等。


诗词创作要具备哪些特质?

其实,这个题目比较模糊,应该是诗人应具备哪些特质。虽然牵连到方方面面,我归纳了几个主要方面:

1、诗人应该有心灵和精神

要写出好的诗词,首先要求创作者要有心灵和精神。没有心灵还写什么?写出来的都是死的假的,没有生命。同时还要有与心灵一脉相承的精神。人要有精神,作品才有精神。现在很多人写作都存在病态。病态写出的作品怎么会健康?

例:

蝶恋花

道路文明中国梦,建设家园,福地民生颂。莫互相争持戟捅,公平友好全球共。       地域增強无外恐。以势防凌,则可除忧痛。命运自当勤掌控,看华耸立腾飞纵。

作品严重缺失诗人的心灵和精神,有律无意,口号满篇。

2、诗词创作必须有想像力

想象力是诗人创作的主要力量,靠天生,后天也可开发一些。想象力是文学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因。没有想象力,就不要写诗。诗歌主要是想象力的盛宴,虽然可以写生活现实之类,但这也要想象力。人类的一切都需要想象力。文学是生活现实的反应,那只是一部分。好的作品很多靠想象力完成。我们来看一首熊东遨老师的作品:

鹧鸪天

熊东遨

序:舟次洞庭,君山在望。忆去岁登黄山,庶之曾拈此调赋迎客松一阕见示,倏忽经年,良深感念。因步元玉奉寄。

入眼香螺一点青,漫从梳洗认湘灵。

黄花已谢三千本,白鸟还余四五声。

云影散,雪涛惊,巨鱼腾绰不胜情。

孤舟自泊芦湾里,静看银蟾缓缓生。

开篇就通过高超的想像力,形象的引入洞庭山色,以香螺梳洗将其拟人化,并为以下抒怀做好铺垫。接着在交代时序的同时,又引入动态的画面:黄花落、白鸟声。下片视角从远景拉到眼前:雪涛、鱼腾两意象虽然夸张而又不觉得无理,这是想像力的延伸,最后,结句的描述由动态定格静态,唯美的画面定格:孤舟、芦湾、银蟾。诗人的情感随着目不暇接的画面由惬意、激动、到沉静。我肯定不少人读了这首作品,一定想去洞庭湖去看看,去领略一番。如果没有想像力,那么,你去了以后肯定后悔,身临其境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可见想像力的作用有多大的迷惑力!

3、诗人要有原创能力

复制、模仿、篡改、抄袭是很多人的写作依靠,那里会管什么修辞,窃来就行。原创能力强大者,才真正强大。人类留下了那么多杰出作品,出新,不重复,有独特价值,都要靠原创能力。大部分人不具备原创能力。有很多作品,一看就类似,一看就出现过,一看别人就写过,写出来推出来还有什么意思?

比如目前流行的“老干体”诗词。所谓老干体,就是尊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写出的诗词作品。因为这样写作诗词的人以老干部居多,故被称为“老干体”。

“老干体”以其特有的气势纵横中国现代诗词界长达半个世纪,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不讲究格律到讲究格律

(2)、保持关注时事的优良传统

(3)、紧扣时代主旋律,立意上千篇一律

(4)、语言乏味、套话连篇

(5)、观点陈腐,思想僵化

(6)、气势宏大,内容干瘪

(7)、歌功颂德与忧国忧民共存

我们再来看一首“老干体”:

庆祝十大在京召开

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

其实,“老干体”并不是不讲究修辞,反而是大用修辞,主要特色是怎么俗就怎么来,如上面的“春雷”、“春潮”、“硕果”、“新苗”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陈词熟语。

辩证地认识“老干体”。首先,“老干体”为我国传统诗词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唱响时代主旋律,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其次,“老干体”并非都是平庸之作,不能一概否定。另外,“老干体”不是老干部们的“专利”,年轻人现在也写“老干体”。最后我们必须承认“老干体”严重的弊端:立意积极、内容空洞、语言口号、缺乏文采。我个人是排斥“老干体”的,也对想学诗词者告诫一句:老干体会毁了一个有灵性的诗人,一旦习惯“老干体”,那么你再也没有自己的灵魂和思想了。

4、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

没有思想的写作,很安全,有利于稳定。按道理说,诗人应该最有思想,但所有的那些假诗人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令人放心了。再来看一首熊老师的作品:

鹧鸪天·除夜感怀再寄友人

熊东遨

除却相知不说缘,凭轩小割一方天。

官成首富何难也,果结无花恐未然。

心野上,砚田边,闲词只肯约君填。

荧屏此际疯狂甚,那是人家在过年。

作品在除夕寄字与老朋友谈感慨,笔锋犀利,但又不似“老干体”那样叫嚣,借酒说真言、说事实。读者必然会引发共鸣,这样的作品才有余味,才会令读者深思。

5、诚信和良知

诗歌、文学本身就使一种诚信,一种信仰,体现的是“真、善、美”。而良知对于诗人来说就像大地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和基本的立足点。消灭了良知的写作,无疑在作恶。诗人的责任很大程度上是为弱者呐喊。这个题目谈起来内容比较多,将在以后专题再写。



本公众号往期作品选读

晨鸡国学社丨《烧烤》同题绝句诗一组

西江水月丨安城诸子新咏

何海荣丨格律诗拗救快速入门一

何海荣丨近作几首

西江水月丨元宵节诗词“灯谜”活动

孤棹摇风 心茗集作品点评录(五)

李绛明丨濛江拾遗之校园趣事

秦艳华丨家乡印象诗一组

林保文丨初春赴三口居品茗有记七律四首

西江水月丨贺岁小辑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江水月

微信号:xjsy20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常用术语_苏粉娥
郭庆春 | 我给解智伟开的诗歌处方(下)
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
考古诗词语言鉴赏方法
中国古代诗词的境界与品鉴 杨庆存
摭谈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