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缘城市
是美国社会的主导生活方式之一,在90年代约半数的美国人居住于郊区。80年代以后,美国郊区化的一个新趋势是在扩散中又有相对集聚,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这些位于郊区的新兴中心不仅仅是传统的居住中心,而且已经演变为商业中心、就业中心,从而成为城市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一时间新概念层出不穷:外围城市( Outer City)、卫星城市( Satellite City)、新城市( New City,Neocity)、郊区城市( Suburban City)、城市边缘( Urban Fringe)、技术郊区(Technoburbs)及边缘城市( Edge City)。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边缘城市。
·1. 边缘城市的概念及界定
·2. 边缘城市在各国的发展简况
·3. 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4. 边缘城市的内部结构特征
1. 边缘城市的概念及界定编辑本段回目录
( edge city)是华盛顿邮报( Washington Post)记者 Joel Garreau于1991年在他的《边缘城市》一书中所提出的,此概念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然而对此概念至今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 Garreau认为,边缘城市是美国城市发展的新形式,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围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而这些中心在 30年前还是农田、村庄或纯粹的居住用地。这些新的中心具备了典型的城市功能:居住、就业、交通及游憩等,但建筑的密度比中心城市低。为界定边缘城市, Garreau提出了五条功能性标准:
(1) 具有 5 000 000平方英尺( 464 500平方米)以上的可租用办公楼;
(2) 具有 600 000平方英尺( 56 000平方米)以上的可租用零售商业楼面;
(3) 就业岗位数量超过卧室数量;
(4) 是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到的特定地域;
(5) 与 30年前的景观大不一样。
同时, Garreau还认为,在这五条标准中,第一条标准至为重要。 5 000 000平方英尺的可租用办公楼面相当于美国一个中等城市的中心区(Downtown)规模,如俄亥俄州的德顿(Dayton)、弗吉尼亚州的里察蒙德(Richimod)、华盛顿州的斯波堪兰(Spokane)等。他认为,具有如此规模的办公楼面,边缘城市将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并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业及相关服务业集聚,从而为边缘城市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需强调的,这里指的是办公楼面,而不是普通的制造业或仓储业楼面,因为这是形成密集城市中心的前提。据他调查,美国制造业平均每个劳动力占地约 4 500平方英尺(420平方米),约为办公业的18倍,仓储业每个劳动力占地就更大。
第二条标准, 600 000平方英尺可租用零售商业楼面相当于美国一个大型区域性超级商城( Regional Mall)。这样的超级商城一般具有 3个以上全国知名的连锁百货店(如J.C.Penney、Sears、Wal-mart Kaufman等)及 80-100家左右的专业店。
第三条标准旨在表明要成为边缘城市,郊区中心必须是就业中心,从而打破传统的“城市-就业,郊区-居住”的模式。
第四条标准则表明这些郊区中心已为人们所熟悉。
第五条标准强调边缘城市是新兴的中心,是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
据此标准,Garreau在全美45个老的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Area)认定了123个边缘城市,78个“准边缘城市”及 5个正在规划中的边缘城市。
全美几乎每个大中城市周围都有一至数个边缘城市。边缘城市并非美国阳光地带城市发展的独特现象,它们遍及全美,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2. 边缘城市在各国的发展简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2.1 美国
2.1.1 美国郊区化的发展与边缘城市的出现
192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郊区化发展三大阶段:
·按照技术条件、发展速度及特点,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可以1920年为界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192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郊区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20年,是居住郊区化阶段。
郊区人口的增长率大于城市中心区,城市郊区不断蔓延膨胀,速度迅猛。
·第二阶段为战后初期和1950-60年代,美国城市郊区化发展到高潮阶段。
随着居住向郊区的大规模迁移,制造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纷纷入驻郊区。
·第三阶段为19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郊区的“边缘城市”形成阶段。
企业总部的郊区化推动郊区总就业的不断增加,郊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职能。
郊区不再称其为郊区,它们已经成为城市地区。
图1 边缘城市的形成历程
图2 边缘城市的区位模型
2.1.2 类型
·①传统郊区城镇生长或复兴所形成的新城市;②城市边缘区内发展起来的新城市,通常围绕一个强大的经济增长点,如商业购物中心、机场、大学或办公综合设施等;③全新规划的社区;
·创业型的边缘城市(entrepreneurial Edge Cities)与公司化的边缘城市(corporate Edge Cities) ;
·零售业边缘城市、制造业边缘城市、医疗保健型边缘城市、政府所在地的边缘城市以及贸易与旅游业边缘城市等多种类型。
2.1.3 特征
·从构成要素来看,边缘城市具备一个“城市”所应具备的完善功能。
·就城市形态而言,边缘城市大多拥有高强度开发的中心,是低密度开发模式下的独立节点,与传统意义上城市形式不尽相同。
·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的关系:与核心城市相比,边缘城市更加独立,可视作某种新城。边缘城市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同时,边缘城市取代了核心城市的一部分功能。
图3
2.1.4 案例:俄亥俄州
·依据Joel Garreau对边缘城市的界定标准,识别出俄亥俄州的26个边缘城市以及准边缘城市。
·俄亥俄州大部分的边缘城市承担着与市中心区或其它边缘城市具有显著区别的专业功能;许多边缘城市承担着一种以上的专业功能。
·边缘城市已经取代了部分市中心区功能。
图4
2.2 欧洲
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欧洲是否出现了与美国同等意义上的边缘城市?
·Kloosterman和Musterd(2001)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在欧洲出现了符合Garreau 标准的边缘城市。
·欧洲大都市区的发展态势与北美的确存在一些显著区别,欧洲的边缘城市并非是美国的翻版,而是基于欧洲城市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典型的“欧洲模式”。
2.2.1 动力机制
·欧洲的城市边缘地区更多由规划引导开发,国家干预、地方政府以及公共部门在其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2.2.2 特征
①在过去的20或30年之间出现;
②边缘城市中的居民大多保持较强的本土观念;
③就业岗位高度集中。
因此,可以说,边缘城市的“欧洲模式”已经形成。
2.2.3 欧洲边缘城市网络(Edge Cities Network )
· 由8个边缘城市组成的欧洲边缘城市网络。
· 这些边缘城镇和边缘城市可能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而其共同点在于:接近中心城市,依赖与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
图5 Locationsof the 10 municipalities that are members of the edge cities network
2.3 中国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城市的郊区化呈现出不同特征。中国的郊区发展经历了从产业搬迁到建设工业卫星城,到居住搬迁,再到最近的由战略规划和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所导致的远郊郊区化开发,甚至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呈现出后郊区化的特征(李袆,吴缚龙,尼克﹒费尔普斯,2008)。
·在中国的城市郊区,产业结构仍多以制造业为主,但随之产生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迅速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性服务业,将可能使其呈现与国外边缘城市相似的产业结构,并逐步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
中国郊区的转型与再开发将促生一种全新类型的具中国特性的“边缘城市”。
2.3.1 案例
(1)丰台科技园
·目标:打造智能化、低密度、生态型,集办公、科研、中试、商务于一体的企业总部集群基地。
·城市形态: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即在大城市郊区形成了一个以办公业为主体的区域,这在很多方面与美国边缘城市具有相似性。
图6
图7
(2)广州南沙:基于开发区转型下的中国“边缘城市”
中国城市最初单一产业功能的开发区经历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转型与再开发,已成长为具备完善功能的郊区新中心,成为大城市区域网上的独立节点,反映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景象(如:北京亦庄、丰台,广州南沙......)。 基于此,中国城市的许多开发区将发展成为一种具中国特性的“边缘城市”的全新类型。
图8
· 南沙与国外边缘城市的特征比较
从类型、产业结构、规模、与中心城市关系、城市空间形态、建设方式、主导推力、生长路径和发展历程等方面来对比南沙与国外边缘城市的案例。可以发现,南沙具有不同于国外边缘城市的一系列特征。
图9
类型——美国新泽西“287&78”地区属于Romanos等划分国外边缘城市的第二种类型,即城市边缘区内发展起来的新城市,通常围绕一个强大的经济增长点,如商业购物中心、机场、大学或办公综合设施等;英国伦敦克罗伊登属于Romanos等划分国外边缘城市的第一种类型,即传统郊区城镇生长或复兴所形成的新城市;中国广州南沙则属于中国“边缘城市”可能存在的类型之一,即中国郊区开发区转型与再开发所促生的具中国特性的“边缘城市”。
产业结构——美国新泽西“287&78”地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并重;英国伦敦克罗伊登的制造业仅居于辅助地位,金融业、零售业及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是其主导产业类型,且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82.2%;中国广州南沙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为高端服务业、科技智慧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和旅游休闲健康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
与中心城市关系——美国新泽西 “287&78” 地区与中心城市同时重新繁荣起来,有效缓解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甚至正在帮助解决传统中心城市的社会问题。可以说,“287&78”地区与中心城市是平行的关系;英国伦敦克罗伊登接近中心城市,并依赖与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从区域层面来讲,中国广州南沙将作为粤港澳合作示范区与华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从广州市域层面来讲,南沙的发展壮大并未带来中心城市的衰退,它通过与中心城市建立紧密的交通、产业、信息等联系,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三者的城市空间形态较为相似,均作为中心城市郊区的综合性次级核心,通过高等级交通实现与中心城市的联系。
建设方式——美国新泽西“287&78”地区主要采取私人开发商主导的方式;英国伦敦克罗伊登主要采取中央政府主导与公共开发为主的方式;而中国广州南沙则是采取中央政府政策扶持与地方政府开发主导的方式。
主导推力——美国新泽西“287&78”地区建设发展的主导推力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泽西就业岗位的全面郊区化过程和私人开发商为主的市场力量;英国伦敦克罗伊登建设发展的主导推力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伦敦的郊区化、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公共部门的有利推动;中国广州南沙的主导推力则更为多元,一方面,郊区化、工业化是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形成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化力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长路径——美国新泽西“287&78”地区建立在私人开发商自发选址、设计和建设基础上,遵循的是一种市场自发式生长路径;英国伦敦克罗伊登建立在政府主导的规划及政策指引基础上,由地方自治区委员会主导建设,遵循的是一种规划制导式的生长路径;中国广州南沙则是基于原有开发区的建设基础,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力作用下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通过转型与再开发逐步走向“边缘城市”,它遵循的是规划制导式与市场自发式相结合的生长路径。
发展历程——美国新泽西“287&78”地区在中心城市郊区化的推动下,经历了从单纯居住到工业、商业的大范围拓展,再到借助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入驻成长为具备很高标准的商业服务业中心,最终成为边缘城市的发展历程;英国伦敦克罗伊登在向后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比大多数英国地区超前了20年,它经历了从一个市场小镇成长为伦敦一个重要的居住郊区,进而华丽蜕变为一个以就业办公中心而著名的边缘城市;中国广州南沙则经历了从开发区到中国“边缘城市”的转型发展历程。
依据广州南沙与国外边缘城市案例的特征比较,南沙作为雏形阶段的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具备自身的一些特性:
①产业结构方面,与国外边缘城市相比,南沙的产业类型更为多元。除两者兼具的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及科技产业之外,南沙凭借临海区位优势及优越的自然禀赋,将同时发展海洋产业与旅游休闲健康产业。
②与中心城市关系方面,国外边缘城市或是为缓解中心城市就业压力而出现,或是与中心城市依附共生;南沙的情况则不然,南沙是在原有开发区基础之上经历转型与再开发,逐步走向独立与综合,其与中心城市将通过多方位紧密联系,实现互促共荣。
③建设方式、主导推力与生长路径方面,与北美边缘城市由私人开发商主导建设、遵循市场自发式的生长路径,欧洲边缘城市由中央政府和公共部门主导建设、遵循规划制导式的生长路径不同,南沙的建设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同主导下,同时市场化导向的多种开发形式也在迅速蔓延,规划制导与市场自发并存并举。
④发展历程方面,与国外边缘城市不同,南沙是在开发区这一中国特色地域类型的基础之上,经历转型与再开发,逐步形成的中国开发区导向的“边缘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南沙目前仍处在边缘城市的成长阶段,“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带来的是机遇,更是对南沙发展基础的挑战,“突变”能否发生尚有待时间的检验。可以预见的是,南沙的未来发展将不会止于广州的“边缘城市”,随着《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2012-2025)》的批复,作为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系列新的国家战略及跨区域合作背景下,南沙将继续朝着更高层次迈进,成为大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最终走向大珠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来源:本章节出自:程慧 刘玉亭.广州南沙:Edge City on the New Frontier?! “SYSU城市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2015-04-08.
3. 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Garreau认为,边缘城市代表了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50—60年代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第二次浪潮”是70年代以后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商业郊区化;“第三次浪潮”则是就业岗位的全面郊区化。因而,边缘城市是人口、商业及就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1 人口郊区化
人口郊区化是5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1950年,郊区人口占全美人口的26%,至1990年,该比例上升为 48%;与此同时,居住于中心城市的人口比例则由 1950年的35%,下降为1990年的29%。人口郊区化是多种力量影响的产物。其一,中心城市环境恶化,成为各种社会、经济及环境等问题的集聚地。中心城市犯罪率高,贩毒吸毒严重、住房昂贵、税收高、交通拥挤,教育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这就迫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外迁。其二,郊区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社会治安相对安全,税率低,与中心城市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外迁。其三,政府鼓励居民拥有自有住房,从税收、财政上予以资助,如分期付款、住房贷款、节税,这与美国人长期存在的希望拥有自有住宅的愿望相一致,从而对边缘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四,轿车的普及方便了人们中长距离的通勤,促成了“居住一郊外,就业中心城市”基本城市结构模式。其五,二次大战后新婚家庭纷纷涌现,住房需求急速膨胀;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普遍繁荣提高了人们的收入,使得相当一部分居民有能力去郊区购房。于是,大量人口外迁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需要指出的是,迁往郊区的人口绝大部分是中、高薪阶层,这些人口的外迁使中心城市的税收大为缩减,中心城市财政恶化,使前述的各项问题更为严重,中心城市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无力自拔,从而更增强了人口外迁的推动力。
3.2 商业的外迁
商业网点的兴起与人口迁移是密不可分的,大量中、高薪阶层的外迁也导致了商品及服务业外迁的需求,从而带动了郊区商业的兴起。从70 年代开始,中心商业区开始萎缩,大量的商业迁往郊区。同时,众多的新商业设施在郊区涌现,其典型形式便是大型区域性超级商城(Mall,一般指室内及以一、两个大百货公司为主的商场)。一个大型超级市场往往集中了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商店,它不同于传统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原有城市中心商业区建筑密度高,高层建筑比例大,停车场地小,停车费用昂贵,交通拥挤,不适应以小汽车为主要出行手段的购物方式。而区域性的大型超级商城往往选址于城市主干道与州际高速公路的交叉口附近或沿线布置,并配以大量的免费停车场地,从而方便了车流的出入。另外,由于这些大型超级商城地价便宜,税率低,因而经营成本与建筑成本相对较低,致使商品价格颇具竞争力。而且,大部分超级商城设施先进,室内环境美观舒适、安全、功能齐全,因而吸引了大批顾客。一个超级商城一旦形成,往往便有扩展的趋势,新商业、新顾客随之而来。在80 年代末(1989 年),全美可租用面积超过500 000 平方英尺的大型超级商城已达994 家,其零售总额达14 540 亿美元,占全美零售总额的8.3%。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购物中心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他相关行业的集聚。最为明显的是娱乐、餐饮及各项服务业等各种以大量人流为基础的行业。这样,大型超级商城便成为营造边缘城市的孵化器。
3.3 产业的信息化、弹性化、分散化
当今美国经济正处于由福特式工业生产向后现代信息经济(后福特式生产)的转变阶段。这一经济有着许多特征:
(1)生产方式是小而专,利用高科技达到生产机动化,以集聚若干同类生产单位于一地来达成“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不追求大型的生产规模(Scale);
(2)经济控制权力集中化与重构;
(3)生产过程国际化、分散化;
(4)生产组织弹性化,以适应大众需求市场的零散化(Segmented Market)。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两大变化:一是第一、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地位逐步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在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美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这些产业占地少、效率高,凭借先进的交通、通讯手段,已经大大减弱了传统产业对中心区位的需求,而对环境及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郊区优美的环境及高素质的劳动力正合此需求。因此,后现代经济向郊区的扩散成为一种趋势。当然,正如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地价昂贵等促进了人口居住的外迁,它们同样也构成促使这些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外迁的动力。此外,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妇女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妇女要同时承担起家庭和职业的责任。因此,选择就近的就业岗位也是郊区居民的一种自然企盼。以上多种因素促成了就业的外迁。1970 年,全美仅有25% 的公司分布在郊区,而1990 年,该比例上升至60%。不仅新兴的公司选址于郊区,许多大公司也纷纷将总部从城市中心区的摩天大楼中迁到郊区。如AT&T 便将总部从曼哈顿迁到了新泽西州的一个边缘城市中。Sears 从芝加哥中心区迁至前面提及的Schaumburg。但是,公司的这种扩散并不是以一种离散的方式进行,而是分散中又有集中。大部分公司只是从城市闹市区迁至郊区的中心。虽然先进的通讯技术降低了对交通的依赖,并为某些行业实现无通勤就业提供了可能,但许多公司并非选择此路,而是仍要求职员到公司集中上班。他们认为,这有助于营造一种公司的“集体文化氛围”。而且,无论交通、通讯技术怎么发达,面对面的交流仍然是建立信用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职工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因此,集中上班仍是一种现实选择。而且公司在选址时往往挑选已经形成的中心,因为这有助于节约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便于与其他行业、部门协作交流。这样,郊区中心便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产业的外迁不仅使郊区中心的规模得以扩大,而且丰富了郊区中心的功能,从而使郊区中心从本质上具有城市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产业往郊区中心的转移集中,使之成为“边缘城市”。
4. 边缘城市的内部结构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4.1 建筑低层、低密度
高层、高密度的建筑是传统城市闹市区的显著特征,容积率(FAR)达到5.0。高楼林立,导致了人流、车流的拥挤,从而无法适应现代美国社会以汽车为主要通勤手段的生活方式。Garreau 认为,美国人通常可“忍受”的步行距离上限为600 英尺(约200 米,除在机场及旧城闹市区以外)。虽然城市闹市区具有方便的公共交通,然而大部分美国人还是喜欢自己驾车,以车当步是一种大众选择。因而,边缘城市中心在建设中采取了平面扩展的方式,而不是向高空发展,一个成熟的边缘城市容积率为1.5 左右。当然,相对便宜的地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每幢建筑均配以大面积的免费停车场,以方便顾客及职工停车。居住用地建筑密度与中心城区的对比亦非常明显。中心城区的居住建筑往往是一幢连着一幢,地基小,绿化比例低;而在边缘城市的居住区中,住宅地基往往是中心城区的几倍,甚至十几、二十倍。每一户居民均拥有大片的草坪,从而满足了中、高薪阶层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低地价和高收入也是重要的支撑因素。至于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建筑,亦是低层、低密度。传统的厂房很少见,代之以工业园(Industrial Park),它们真正是花园中的工厂、公司,而不是工厂、公司中有绿化。
4.2 专业化产业结构
边缘城市是后福特经济的产物,因而必然被烙上这一时代经济的印记。一般来说,边缘城市的主体产业包括:零售业、批发业、生产服务业(通讯、银行、公用设施、保险、法律咨询、房地产、会计、工程)、社会服务业(政府部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及其他非盈利性服务业)、个人服务业(宾馆、餐饮及娱乐业)及制造业。与传统的城市闹市区相比,边缘城市显示出更强的产业多样性,并在零售业、批发业及个人服务业、制造业等方面有更强的专业性。传统城市中心区在个人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等方面仍保持着一定的优势,这些均是传统城市中心区的典型产业。当然,各个边缘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边缘城市往往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性,因而就出现了所谓的零售业边缘城市,制造业边缘城市,医疗保健业边缘城市,政府部门边缘城市,旅游边缘城市等等。
4.3 人口的多样化、隔离化
边缘城市人口多样化、隔离化与战后美国人口郊区化的特征一脉相承。50 年代最初迁往郊区的人口大部分是年轻的、白人中产阶层家庭。然而自70 年代,郊区人口变得多样化,有高收入阶层、中收入阶层,甚至普通工薪阶层和贫困阶层,而且出现了许多有色人种。然而,在边缘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对比还是相当显著。边缘城市人均收入明显高于中心城市。1980 年,8.2% 的郊区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而在中心城市,该比例达到17.2%。因而边缘城市人口总体上以中、高薪阶层为主。其次,由于有色人种占有贫困人口及中、低收入家庭的大部分,因而边缘城市与中心城市间人口的种族对比也相当明显。1980 年,在中心城市,黑人比例占23.4%,而在边缘城市,黑人人口仅占6.1%。在边缘城市内部,人口又进一步空间分化为一个个相互隔离的居住区。不同收入层次、不同种族的人口分别集聚于不同的地域,从而形成一个个特定收入、特定种族的居住区,如高收入白人居住区、高收入黑人居住区、中等收入白人居住区、中等收入黑人居住区等。这些居住区具有独特的组织形式:设有特定的出入口,具备自身的保安系统,遵循共同的规则。其目的在于维持财产价值并使其升值,同时也限制一些“外人”的侵入,以增强安全,社区间的交流微乎其微。
4.4 行政上无主体,空间上无界限
边缘城市是一个新兴事物,它们很少有一个特定的政府管理机构,同时在地图上也没有相应的空间界限。某种程度上,边缘城市是“权力真空”地带。这些边缘城市有的处于中心城市行政范围的边缘,有的位于中心城市行政范围之外,但同属一个县,有的则位于与中心城市相邻的县;还有的则位于两个或数县的结合部。由于边缘城市形成历史相对较短,尚未形成对应的行政实体与空间界限。它们直接隶属于一个或数个上级县的管辖,因而大多数边缘城市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地名。在边缘城市内部,在日常运作中起作用的是一个个的公司及次级利益团体,这些次级利益团体维持着边缘城市的日常运转,因而实质上担负着“政府”的职能,只不过是“私有制的政府”。
总之,我们可以把边缘城市一般组成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超级商城(Mall);
2. 办公设施(Office Complex);
3. 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
4. 休闲娱乐设施(Recreational Facilities);
5. 绿化用地(Green Cover);
6. 停车场(Parking Lot);
7. 居住社区(Residential Community)。
5. 对边缘城市的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Garreau 提出边缘城市的概念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Garreau 本人认为,边缘城市代表了美国城市未来取向,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一代美国人对未来工作、居住及生活方式作出的价值抉择。边缘城市经济充满活力,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社会服务设施齐备、质量好,从而将美国人从奠基于19 世纪的中心城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于边缘城市已存在的问题,如建筑平淡、呆板,文化生活单调、枯燥等,Garreau 认为,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向前推移,这些问题自然会逐步得到控制和消除。从而得出边缘城市结合了城市与乡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发展形态的结论。然而,持不同见解的人士大有人在。众多人士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这一现象作了评析。社会学者认为,边缘城市只是传统郊区的翻版,它们与传统郊区并无本质的差异。边缘城市的产生、发展过程充满了种族偏见、隔离,加剧了社会分化,边缘城市的排它性及其对城市问题采取逃避、孤立、封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取得了社会治安的好转,但不足以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病,不利于社会整合。贫困、犯罪率等虽然在边缘城市内部得到一定抑制,但是,它们依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存在着,而边缘城市本身并不足以阻挡这些“病毒”的侵入,迟早有一天,那些被遗弃的贫困阶层也会从中心城市迁移出来,以求生存,使得边缘城市的前景变得更加模糊。此外,边缘城市这种暂时的、局部的繁荣与安宁是以牺牲中心城市及其丰富的文化生活为代价的。社会交往在边缘城市里非常淡薄。因而现有的边缘城市能维持多久,尚有待时间的验证。经济学者认为,边缘城市并未取得经济与社会意义上的独立,它们与中心城市之间仍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那种认为边缘城市是未来发展方向而中心城市将衰落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他们认为,没有中心城市的存在,也就没有边缘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而且,目前表面上边缘城市的普遍繁荣掩盖了许多重要问题,如财政金融及劳动力的外移等。
80 年代边缘城市的大量兴起某种程度上是开发商投机的产物。80 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的繁荣复兴吸引了大批开发商投资于边缘城市,然而在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经济不景气则“套”住了一大批投机商,许多房地产空置,停车场长满了杂草,在Garreau 列的45 个都市区中,前10 名中有5 个陷入了金融危机,开发商难以偿还贷款。因而,边缘城市能否维持其自身的经济健康尚存疑问。再者,边缘城市缺乏非熟练的劳动力:清洁工、厨师、营业员等,而这些劳动力是维持任何一个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这些低收入阶层无力承受边缘城市及其附近昂贵的房租。此外,边缘城市的兴起,造成了中心城市的衰退,这不仅造成经济、物质的浪费,而且最终也会危及边缘城市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女权主义者认为,边缘城市某种程度是妇女就业率提高的产物。然而,妇女就业率的提高,意味着妇女在家庭事务中可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这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但同时也对家庭价值及子女教育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此外,妇女在边缘城市的生活中处于一种不利的竞争地位。在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大部分妇女从事的职业属于一些低收入的行业,而男性则在绝大部分方面占据了主导决策地位,因而边缘城市对妇女而言是不平等的,又何以代表未来的社会取向呢?城市规划学者则认为,边缘城市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浪费和社会的不公平,而且其环境单调、枯燥、呆板,缺乏城市的活力。边缘城市这种低层低密度的布局方式浪费了大量土地,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而且,边缘城市正开始出现一些传统中心城市的疾病,如交通拥挤、房价昂贵等。边缘城市的开发商对城市问题采取逃避而不是正视的态度,在价值观上是不可取的。因而,边缘城市并非治理城市问题的一剂良药。
6. 边缘城市的前景展望编辑本段回目录
不管评论怎样,边缘城市是当今美国社会城市发展的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它与美国社会所崇尚的主流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与自由是一致的,这一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会延续、扩展和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边缘城市的特征将会发生变化,但是,边缘城市很难完全取代中心城市的某些特定功能上的地位,如政府的行政职能,中心城市仍将是众多政府行政部门的聚集场所。除非美国政府采取完全抛弃中心城市的政策,而某种程度上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美国政府正致力于复兴中心城市,因为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间的共生关系普遍为政府与学术界人士所认可。而且,随着历史的演进,边缘城市目前在许多方面显示的优势,在未来或许会减弱,甚至会成为众多问题的滋生源。譬如,边缘城市环境优美,就业岗位多、收入高,这必将吸引更多阶层的人前往,而不仅仅是中、高薪阶层。而人口的过度集聚及繁杂化又会产生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环境质量下降、房租上涨等等。这一方面会减弱边缘城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改造中心城市的难度,进而为中心城市的复兴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从而在边缘城市与中心城市间建立一种平衡。目前,就有许多城市在改造中心城市,但是采取的方式与先前不同。以往复兴中心城市往往是与兴建高楼大厦联系在一起的,而现在,则更多地考虑到以小汽车为主的通勤方式,因而建筑密度、高度相对较低,有学者称之为中心城市的郊区化。
总之,边缘城市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口郊区化、产业信息化、交通小汽车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今许多美国人的自然选择,是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构的产物。它反映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趋势,是在扩散中的重新集聚。无论是优是劣,它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动向。在美国这样强调个人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国度里,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边缘城市仍将繁荣一段时期,其功能、人口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然而,边缘城市欲完全取代中心城市似乎不是那么现实可行,两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或许是美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取向。虽然边缘城市在成长,但中心城市也在积极更新。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边缘城市在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到那时是否会有新一轮的边缘城市的浪潮将会涌现,目前尚无法预测。
出处:孙一飞, 马润潮. 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增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大都市人口疏解政策的比较分析
世界城镇化的总趋势—中间化
广州越秀区人口密度赶超纽约东京
市场外迁背后,“有序发展”迫在眉睫
广州市南沙新区规划803平方公里,是广州城市副中心
世界城市空间演进规律及其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