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穴---膈俞穴

 第180期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导读:膈俞穴具有养血和营、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等作用。

【定位】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内侧支重叠分布。背阔肌由臂丛后束发出的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沿肩胛下肌腋窝缘下降,与肩胛下动脉的延续部,胸背动脉伴行至该肌。

穴名解说   

    【膈俞穴】  Gé shù(BL17),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八会穴之一,血会。
    【穴位含义】心下膈膜中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1)“膈俞穴”。“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输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穴”。


    (2)“血会穴”。因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为血液所化之气,故名“血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心血液的气化之气,性湿热。(微观下的血液微粒则当看成是气态物)
    【运行规律】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化血。   

膈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咳血等各种血症。
    (2)缓解治疗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贫血、脊背痛等
    【作用功效】养血和营、理气宽胸、活血通脉。

    【穴位配伍】膈俞穴配中脘穴内关穴,具有宽胸利气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胃痛、呃逆、呕吐、肠炎等;膈俞穴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呕吐、呃逆;膈俞穴配足三里穴血海穴膏肓穴治贫血。
    【临床应用】现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

    【用于治疗血瘀】    
     “血会膈俞”,因此针刺膈俞有活血化瘀之功,临床上常与血海穴相配伍治疗多种血瘀病证。如配肺俞穴列缺穴血海穴等可治气滞血瘀,迫血离经的紫斑;配三阴交穴蠡沟穴等治血淋;配膀胱俞穴肾俞穴气海穴等可治疗尿血。与风池穴血海穴太冲穴等相配治疗行痹,是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配大肠俞穴环跳穴承山穴等可治腰腿痛;配迎香穴印堂穴血海穴等可治血瘀鼻鼽;配太阳穴睛明穴、球后穴等可治白内障;与肝俞穴天枢穴行间穴等相伍可共秦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腹痛;配日月穴丘墟穴肝俞穴等可治胁痛;配巨阙穴厥阴俞穴阴陵泉穴等可治气滞心闷;配膻中穴厥阴俞穴内关穴等可治瘀血心闷。此外,本穴还可与期门穴中封穴章门穴相配,治疗以腹胀大如鼓,脐周青筋暴露为主症的鼓胀;与关元穴足三里穴脾俞穴等相配可治正虚瘀结的积聚。配三焦俞穴心俞穴人迎穴等可治脉微弱或消失的无脉证;配肝俞穴大陵穴太冲穴等可治瘀血攻心的健忘。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膈俞穴对血瘀证者能有效地阻止血粘滞性的增高,改善血液循环。
    【用于治疗血虚】
     刺灸本穴不仅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还兼具养血生血,健脾补心之力,临床常与脾俞相伍以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的病证。如配脾俞穴足三里穴神门穴等可治心悸;配心俞穴脾俞穴三阴交穴等可治健忘;配血海穴肝俞穴膻中穴等可疗眩晕;与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相伍可治疗气血亏虚的男性不育症;配承满穴隐白穴等对脾胃虚损,气不摄血的吐血有较好疗效。本穴还可与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相配治疗呕吐;与心俞穴气海穴百会穴等相伍可治卒然昏仆的血厥;配伍肾俞穴等可治消渴;与华佗夹脊穴身柱穴命门穴等相配治小儿痿证。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动物“膈俞”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恢复。临床观察证实,针刺膈俞穴有降血压作用,对I、II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用于治疗胸膈气机不利】
      因本穴靠近胸膈,因此具有利气、开胸膈的作用,如配伍阙可治胃气上逆的呃逆;与膻中穴列缺穴肺俞穴等相伍可治肺气壅闭的呼吸衰竭;配伍内关穴中脘穴丰隆穴等可治痰阻的噎膈;配足三里穴气海穴膻中穴等可疗气虚阳衰的噎膈。有报道,针刺膈俞穴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尤其能够调整两侧呼吸功能的平衡。

    【用于治疗暑湿高热】
     本穴还可清泄暑热,宽胸凉膈,适用于治疗暑湿、风湿及邪热盛实的高热。治疗暑湿常配少府穴行间穴肺俞穴等以治伤肺络型;配少府穴曲泽穴中冲穴等以治暑入血分型;对于余热未尽,痰瘀阻络者则常椟太溪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等。治疗水湿为病常配外关穴内关穴等以治热郁胸膈型;配合谷穴支沟穴天柱穴等以治热滞胸膈,微兼腑实型;与郄门穴冲门穴曲泽穴等配则治热灼营阴的风湿。对于邪实高热者可配伍大椎穴少商穴曲池穴等以速退其热。取穴时患者应呈俯伏位,施术者应注意针剌方向,只能向脊柱方向斜剌0.5~0.8寸,不可直剌或向斜剌,否则易经肋间隙剌穿胸壁,造成气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补血水针。

    【拔罐疗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各种血症等。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膈俞穴,力度微重,出痧为度,可驱风散热,治疗各种血症。
    【刺灸疗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膈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各种血症。

     【日常保健】膈俞的作用相当于中药里活血养血的当归,还兼有补血佳品阿胶的作用。经常按揉膈俞穴,不但能纠正贫血,治疗血虚导致的皮肤瘙痒,缓解阴血亏虚导致的潮热、盗汗,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人体保健不可多得的一个好穴位。
      两手置于被施术者上背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膈俞穴。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柔和,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2~3分钟,两侧膈俞穴同时按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膈俞穴_穴位查询
神奇八会穴,常灸通脏腑,行活气血,疏通筋脉,健壮骨髓。
膈俞穴穴位的位置
中医穴位详解:膈俞穴.ppt
『背部穴位』膈俞穴
【膈俞穴】膈俞穴位位置图_准确位置_按摩手法_膈俞穴的作用_穴位解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