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媒体新闻写作异曲同工之妙

新闻采访与写(摘要)

新闻是什么?

新闻采访是什么?

新闻注重于新,要求于实,是即时发生的真实记录,而且以尽快的速度让大众知悉的事件。

新闻采访是世界各国新闻学的核心课程。无论是在新媒体或是在旧媒体时代,“故事在哪里”都应该是新闻学教育中植入学生大脑的基本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掌握并运用好新闻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一讲 新闻采访的特点与作用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定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而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工人通过做工生产产品,农民通过种田收获粮食,士兵通过训练提高军事素质,新闻记者则是通过采访生产新闻产品的。新闻采访中,记者既可以通过目击观察,获取事实材料;也可以通过访谈、询问等活动,向有关采访对象了解事实材料。目的就是要把人们“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的或新鲜的信息以及关于新近发生的事情”传播出去。

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基础。记者只有眼勤,注意观察周围事态的变化,腿勤,能四处常跑动采访新人新事;嘴勤,见到新闻人物会交往说话;手勤,见到什么东西都能记录下来,脑勤,遇事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你的新闻采访才能有所收获,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第二节 新闻采访的特点

1、时间的限制性。

2、项目的突发性。

3、知识的全面性。

4、活动的艰辛性。

第三节 新闻采访的作用

综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发行等全过程,采访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实在不容低估。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 一是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二是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三是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四是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

第二讲 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新闻采访对记者修养的要求记者应具有很好的作风修养与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作一个好记者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成功从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那一天开始,你做某个工作不是为老板的薪水,而是为你的兴趣、事业。这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你喜欢不喜欢记者工作?写作时兴奋不兴奋?写完后高兴不高兴?是不是很有成就感?这些感觉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喜欢写,仅仅是对得起这个月的工资,那无论单位给你加一千,还是减一千,你都写不好。

第三,把大事规划好,从小事作起。

第二节 新闻采访对记者新闻敏感性的要求

记者应具有及时、敏锐地感知事件的新闻价值,把握新闻的真实性的能力。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从众多事实中发现和判断哪一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判断能力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可能引起读者兴趣的能力。

其次,新闻敏感来自对“直觉”、“灵感”的捕捉和追踪。新闻敏感是对新闻的判断能力,是对外界事物的迅速反映,它的品质实际上带有“灵感”或“直觉”的色彩。

其三,新闻敏感来自对发生新闻事件的预测能力。

第三节 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记者要有把握新闻的真实性的能力。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2、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话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3、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一般包括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采访中一定要注意反复、多方核实,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找到原始材料。

第四节 新闻采访对记者策划与准备能力的要求

记者应具有获取新闻线索、创造良好访问条件、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的能力。

1、找好采访的“由头”。

2、掌握约采访的技巧。

3、在采访前要认真进行专门性的准备。

4、注意广泛积累资料。

第五节 如何进行名人专访

1、联系、预约采访。

首先,让被访者丢掉对采访的顾虑。

其次,坦白地亮明你采访的必要性。

2、寻找采访的切入点。

3、注意你的采访表现。

4、把握名人专访的写作基调。

第三讲 新闻采访的气氛营造与座谈

第一节 营造和谐的气氛

所谓气氛营造就是记要求者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

第二节 调查座谈会的主持

一、如何主持调查座谈会采访活动的基本形式除了个别访问外,通常还采用开座谈会的形式。

1、节省时间。

2,互相启发。

3、及时验证个别访问时,仅凭采访对象一人谈,即使带有主观偏见或并虚作假,记者一时也很难鉴别这“一面之词”的真伪。

二、主持调查座谈会的技能。

1、事先通知对方。

3、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

4、不要轻易下结论。

5、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第四讲 新闻采访的深化与提高

第一节 什么是深入采访

深入采访是对采访活动的深化与提高。新闻是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实报道。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记者必须深入客观地进行采访,完整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

第二节 深入采访的途径

首先要一竿子插到底。

其次,要善于分析新情况,正确运用观察是采访中深挖新闻内涵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做到宏观采访与微观采访相结合。

第四,要能通过抓住事物的特点看本质。

(1)看准形势抓特点。

(2)通过比较抓特点。

第三节 重视现场观察

所谓观察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行动,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是人们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于仪器获取信息的过程。所谓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通俗讲,就是指记者用眼睛采访。

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部必须靠感觉开始。

2、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

第三节 深入采访与记者职业修养的关系

记者是一个忠实地记录历史,忠实地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

第四节 分析一篇深入报道的实例

金融危机:拨开迷雾看本质(2008-10-24上海金融报)(此处从略)

第二篇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写作学则是研究新闻作品及其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四课时系统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新闻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运用新闻报道的两种主要体裁——消息与通讯,写出合格的新闻报道作品,从而具备从事记者职业的写作基本功。第五讲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环节

一、新闻写作及其基本原则

1、什么是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写作学则是研究新闻作品及其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2、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新闻写作必须遵守的真实性、严肃性、准确性、新奇性原则。

首先,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1)、新闻要素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中所涉及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采编人员绝对不能虚构情节,合理想象,添枝加叶。

第三,新闻写作必须遵守严肃性。

第三,准确性是要求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内容要准确无误。新闻采写人员在叙说事实时对于人、名、时、数等名词和数据要精确无误,对于所反映的事实经过、情节、因果关系要精确可靠,对于人物的思想、心理活动以及人物的语言要忠实于原貌,对于所引证的资料和语言要翔实有据,对于事件、人物的评价要分寸适当、客观公正。

第四,新奇性是要求新闻报道要有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旧框框。

二、新闻写作的基本环节——标题制作

1、标题制作的基本原则应当准确、醒目、生动、简练。

2、拟定标题的方法。

(1)、新闻的标题要拉出新闻眼。

(2)、新闻的标题要融入丰富的情感。

(3)、新闻的标题要注意选择句式。

3、标题的类型及其关系:现代媒体选用的标题主要包括引题(肩题)、正题和副题三种。

4、标题制作的修辞运用:

(1)、比喻。

(2)、比拟。

(4)、排比。

(5)、夸张。

(6)、借代。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环节——导语制作:

1、什么是新闻导语?

所谓新闻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2、新闻导语的分类: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

第六讲 新闻写作的基本环节(续)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环节——主体制作

1、什么是新闻主体?新闻主体是新闻的正文部分。

2、主体部分的写作。

主体部分的写作首先应该突出新闻稿的主题。

四、用好新闻背景,提高新闻价值

所谓新闻背景,就是新闻发生的环境和历史条件,是用来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所有事实材料。

五、重视结尾

文章开头要写好已形成共识,但要做到结尾响亮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新闻写作中,结尾的地位作用经常被忽视。新闻作品中,作为起头的导语部分无疑重要,导语写得好才能抓住读者“眼球”;但同时也要注意收好尾,有了好结尾新闻作品才能让读者回味无穷。

1.总结归纳式。

2.层层递进式。

3.呼吁启发式。

六、新闻的故事化手法

1、什么叫新闻故事化?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不去陈述,不去解释,只是去表现,让主人公们说话。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故事化的写法。

2、新闻故事化的写法

1.对话法

2.细节法

3镜头法

第七讲 消息的写作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体裁。它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大量的信息,历来是新闻报道的正宗。

一.导语言简意赅,提示全文,引人入胜;新闻要素齐全,新闻来源清楚。

第一,要吸引读者,首先要在导语的内容上努力考虑如何去接近读者。

第二,手法上不拘一格,努力把导语写得生动活泼。

第三,语言表达应努力做到明晰易懂。

第四,学会用比较的办法确定新闻六要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二、在主体部分,新闻事实要丰富,要事事紧扣主题,写作层次分明,重要的新闻事实排在前面,转折、过度写得比较自然。

首先,主体部分要写出足够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使消息的报道内容有牢固的“物质基础”。其次,能否写好主体部分,同文章结构是否突出主体,层次安排是否保证重点关系极大。

三、用好消息的背景

1、用好对比性背景材料。

2、用好说明性背景材料。

3、用好注释性背景材料。

四、熟悉新闻结尾的丰富形式。

1、评论式结尾。

2、希望式结尾。

3、总结式结尾。

4、警告式结尾。

6、数字式结尾。

7、批驳式结尾。

8、点晴式结尾。

9、引语式结尾。

10、提问式结尾。

11、表决心式结尾。

12、呼吁式结尾。

13、信息式结尾。

15、悬念式结尾。

16、背景式结尾。

17、自然式结尾。

七、消息赏析:

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内容此略) 。

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题重大,意义深远。

二是善于发现新闻中的新闻。

三是事实说话,感染力强。

第八讲 通讯的写作

一、通讯的概述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报道体裁。

二、通讯的分类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

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新闻小故事等。

通讯第二种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三、通讯的写法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2、谋篇布局: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3、巧妙表达:通讯在表达方式上有自己的个性和写作风格。叙述与描写的

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议论与抒情的实在性。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

下面试以通讯写作的细节描写为例看其表达特点

细节激活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永恒主题。细节是让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重要元素。独到的细节描写,可以再现富有人情味的新闻事件,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之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所以,要将典型人物写活写出彩,就要在细节运用上多下功夫。(切)

细节决定高度先进的典型,往往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典型人物之所以典型,是因为他们弘扬着社会的正气,展示着时代的精神,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性和价值。一篇优秀的典型人物通讯,要将特定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记录下来,还要让记录的事实、人物能打动、吸引读者的心,必须依靠细节来体现,必须精心选择那些个性鲜明、寓意深刻、能够让人一眼就记住而又耐人寻味的事例、语言来表达。细节决定高度,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呼应主题,突出主题。 总之,通讯写作应该注意做到:

一要通过事实反映报道对象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忌见事不见人。一些人物通讯读起来就是简单的事件罗列,有时是好事做了“一火车”,但看不到报道对象心理活动的任何轨迹。新闻的确要靠事实说话,但通讯更侧重于通过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而不是为写事实而写事实。

二要以常人的视角来审视和描写报道对象,忌人为拔高或贬低。人物通讯只有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立体的人,才能影响人。过去我们习惯于把先进人物 “神化”,但脱离实际的脸谱化的人物通讯不能让读者认可。其实,一个先进人物无私奉献社会,并不妨碍其有正当的个人价值追求。六亲不认、不顾亲情未必就好;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伤心也流泪。

三要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忌回避矛盾或不近人情。一些记者怕写新闻人物的内心矛盾,以为人物思想斗争会损害新闻人物的形象。其实任何人都有困惑、矛盾和抉择,任何成功都伴随着挫折和失败,写出新闻人物在这些困惑、矛盾面前的所思所想恰恰是容易出彩的地方。

温馨提示:

科技成果百余项,总有一项适合您!为发明人着想,为企业界服务,为创新创业开发创造者提供一些帮助:

http://h5.eqxiul.com/ls/oQd0G1fT

http://h5.eqxiul.com/ls/fHLl29pc

http://h5.eqxiul.com/ls/335JFrzf

http://h5.eqxiul.com/ls/xp8AVpdQ

http://h5.eqxiul.com/ls/I8AUIOjB

http://h5.eqxiul.com/ls/6mA8o8FV

http://h5.eqxiul.com/ls/OTSav9QS

http://h5.eqxiul.com/ls/1py5fMh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闻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方法》笔记
新闻写作学笔记
关于新闻写作的体会和心得
消息与通讯写作方法 - 如梦令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当代新闻写作笔记(复旦尹德刚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