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威|广东状元为何多出自佛山?最全“状元养成记”为你揭秘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两首诗可是历代中国人的启蒙励志读物。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考取状元是士人学子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理想。


那么你知道吗?


目前考据资料显示,广东历史上共出过10名文状元、5名武状元,其中佛山就占了近一半,包括文状元5人、武状元2人!



佛山历代状元简介(按目前行政区划)


文状元

●简文会(?~?)南海人 南汉乾亨年间庚辰科状元

●张镇孙(1235~1278)南海人 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伦文叙(1466~1513)南海人 明朝弘冶十二年己未科状元

●黄士俊(1570~1655)顺德人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

●梁耀枢(1832~1888)顺德人 清朝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


武状元

●朱可贞(?~?):顺德龙江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武状元

●姚大宁(1772~1807):南海和顺大文教乡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中武状元  


一地文化之盛,可从科举人才多少来推定。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曾统计过广东历代乡贡和进士数量和分布,她发现从宋至清四个朝代,南海(明清佛山镇属南海县)数量为347人,顺德为238人,番禺数量253,南海和顺德乡贡和进士数量排名分列第一第三。


另外,状元、榜眼、探花数量,佛山也位居第一,广东历代状元9人、榜眼8人、探花9人,南海顺德状元5人、榜眼3人、探花3人,占了三分之一多,佛山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和“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



佛山历史上的这5位文状元,现代人对他们可能有点陌生,但在过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下面就听听状元的故事吧!



佛山鬼才状元伦文叙

一门四进士 中原第一家


状元伦文叙简介

伦文叙,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今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涌村)人。生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也有说是成化二年(1466年),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享年47岁。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著有《迂冈集》、《白沙集》。


伦文叙出身寒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传奇经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在广东历代状元中,唯独伦文叙的传闻逸事长盛不衰?


 罗村状元公园内的伦文叙雕像。 佛山日报记者邓活生摄(资料图片)



寒门子弟高中状元

据资料记载,伦文叙出身寒门,父亲伦显务过农,做过佣工,后以撑渡船为生,一家大小仅堪温饱。由于收入甚微,伦显无力送子入私塾读书。但伦文叙天性好学,常到村内一间私塾门外偷听。何塾师因此备受感动,免费收他为学生。因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诗文,长于对联,被称为神童。



威水:父子三元四进士

史料记载,伦文叙富有才学,平时以书史自娱,手不释卷。为文推崇韩愈,又天性至孝,与物无竞,教子有方。


伦文叙长子伦以谅,明正德丙子乡试第一(解元),庚辰成化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出为山西道御史,历仕至南京通政司;次子伦以训,正德八年(1513年)举人,十二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三子伦以诜,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武选郎中。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并以魁元策名,故天下称之为“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为此,明朝皇帝御赐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



顺德明朝状元黄士俊:

为官清廉


黄士俊简介:

黄士俊(1570—1655),字亮垣,号玉斋,出生于现在的顺德杏坛右滩,1607年中状元,成为顺德建县后第一个状元。在朝历任国史馆修撰、太子洗马、礼部尚书等,一度入阁担任宰辅。入仕30年,颇获“清正”好评。终年85岁。


出自右滩的黄士俊官至宰辅,是明代岭南三状元中官位最为显赫的一个。


杏坛右滩的黄氏大宗祠,也是状元文化博物馆,内含黄士俊等状元文物、介绍等。 佛山日报 见习记者覃征鹏摄



妙对对联 皇帝赞叹钦点状元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北京举行三年一度的全国科举会考。黄士俊殿试一举夺魁,成为顺德建县后第一位文状元。相传,皇帝出上联“扫叶烹茶,宝鼎烟中浮蟹眼”,黄士俊以“倚松酹酒,金杯影里动龙鳞”来对,闻此佳对皇帝十分赞叹,即点黄士俊为状元。


黄氏大宗祠里的黄士俊雕像。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覃征鹏摄


其实,少年黄士俊就才华显露,十分善对对联。黄士俊父亲黄镐经常带他穿街过巷卖豆腐,一路上父亲教他辨认店名。有年春节,家家户户要贴对联,黄士俊想起父母终年起早摸黑卖豆腐,挥笔写下“一肩挑日月,双手磨乾坤”的对联,孝心可见一斑。街坊见此对联,皆称奇。


黄士俊10岁那年,县官出了“渭绕筠城呈旭日”征集下联,对上可获5担稻谷奖赏,黄士俊看到后就去应对。令主考官没想到,10岁的小士俊写的“源流古洲映横烟”实在妙,宣布黄士俊夺魁。


再则,有年中秋节晚上,黄士俊私塾老师跟朋友赏月饮酒,酒兴正浓却发现瓶中酒已空。黄士俊受命去买酒,可此时城门已关。门卫了解到他是帮老师买酒,要黄士俊对上一对,对得好就放他入城买酒。门卫出“半夜二更半”,黄士俊以“中秋八月中”作对。门卫一想,天衣无缝真是精妙,放他入城买酒。


黄权宜介绍,年幼的黄士俊极爱学习,勤勤恳恳。一件事可以例证,黄士俊去读书要经过一条河涌,每逢大雨之后黄士俊都难以过河。他就自己肩扛一些石头放在河涌里,以此过河。



为官清廉 人称“清正黄尚书”

状元及第后,黄士俊的工作岗位也不断变换。从朝国史馆修撰、太子洗马、春坊官、詹事府詹事、侍读学士到玉牒馆总裁、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最后曾入阁担任宰辅,领太子少傅兼文渊阁大学士衔。


难能可贵的是,其为官两袖清风而清誉等身。黄士俊做礼部尚书时,参与御医选拔工作,为选出有才的医生,黄士俊十分在意。因此他认真审查,把医术好、品德优的人才选做御医。最终得到朝廷的点赞,人称“清正黄尚书”。



重情重义 敬重亲人乐善好施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黄士俊以秀才的身份参加乡试并高中举人。在此之际,恰逢他的堂兄病重。黄士俊作为读书人,自然知书达理,说道:“恶得急功名而缓吾兄哉!”于是他决定放弃上京参加会试的机会,回到家乡为堂兄求医问药、关心照顾。虽最终其堂兄病逝,但黄士俊关心兄长的事迹在数百年间传颂。


黄士俊对父亲、母亲的孝顺更是让黄氏后人深深铭记。崇祯三年(1630年),黄士俊的父亲百岁大寿,他再次请求辞官回家服侍父亲,得到皇帝批准并特赐予“熙朝人瑞”的称号。如今,在黄氏大宗祠依然可见到崇祯皇帝赐给其家族的“一品百龄”牌匾。


黄氏大宗祠里的崇祯皇帝赐给黄士俊家族的“一品百龄”牌匾。 佛山日报见习记者覃征鹏摄


这些故事,黄权宜时不时会跟年轻一代讲,他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样的一个状元。



为官清正:

“金玉”状元梁耀枢


梁耀枢简介

梁耀枢(1832~1888年),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顺德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状元。从政17年,多在教育系统任职,为官清正而得“金玉君子”之称。


梁耀枢出仕17年,多在教育系统任职,为官清正而得“金玉君子”之称。

昔日梁耀枢状元府门楼前的门头梁。



行文流畅书法佳中状元


39岁时,梁耀枢高中状元。据《翁同龢日记》,当年梁耀枢的殿试卷虽然名列前十名,但并非卷首。由于同治皇帝身体不舒服,就由军机大臣和阅卷官一起定夺状元人选。他们发现梁耀枢的试卷行文流畅、书法又佳。最后,恭亲王奕 力荐梁耀枢为状元人选,阅卷官看到他的文章虽然平实,但也无可挑剔。最终,梁耀枢得以高中状元。


这份幸运得益于梁耀枢三十余年的刻苦学习。早年,梁耀枢在勒流名儒廖亮祖门下求学,后来又与几位兄弟一起到南海九江拜知名大儒朱次琦为师,攻读经史。据史料记载,梁耀枢“为文气势磅礴,偶作一楹贴,亦效‘登阁台’、‘挽乾坤’声口”。


梁耀枢的书法尤为俊美。据《梁耀枢行状》,梁耀枢“视短而明,能于粒谷作蚊足小字。”一开始,梁耀枢学习欧阳修、赵孟頫等书法大家字体,后来兼通王羲之、赵孟頫的书法精髓并自成一体。


顺德本土文化学者李健明在所写的关于顺德状元文化的文章中介绍,如今在北京故宫的储秀宫、体和殿、翊坤宫,仍可看到梁耀枢题写的《万寿无疆赋》共十二幅墙饰。另外,在储秀宫还有他题写的牌匾“道志和声”、“观象通乾”。

▲状元牌匾竖刻“同治十年辛未科”、“臣梁耀枢恭承”。




端正士习文风人称“梁金玉”

梁耀枢从政17年为官清正。他主张文学侍从之臣不仅要擅长文墨,对于国家大事也要忠言尽谏:“徒以文字居翰林者,是技而已。翰詹立班于科道上,当知近臣之义。今谓不当有谏书。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他还力主清除科考弊端,端正士习文风,“士子登高第、入翰林不数年,坐致馆阁,宜讲贯历朝经制务,为明体达用之学,每以此自励,兼以勉人……常谓文衡之责为朝廷得人,于士习文风,尤加警敕。”


慈禧太后曾在南书房众多翰林面前夸他:“梁耀枢,金玉君子也。”一时间,大家都称他为“梁金玉”。梁耀枢五十寿辰时,慈禧又赐赠四言寿屏,上书:“及第芙蓉,冠众香国。校书天禄,为清平官。”



伺奉堂兄知恩图报

不幸的是,梁耀枢少年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当时,梁耀枢兄弟六人大多还未成年,生活渐趋艰难。幸运的是,梁耀枢和兄弟得到做生意的堂兄梁介眉的接济,梁耀枢才免去辍学谋生的厄运,成年后仍能安心读书应试。最终,梁耀枢四哥梁耀藜、小弟梁耀宸也高中举人。


为官17年期间,梁耀枢两次返乡探亲祭祖,对堂兄知恩图报,像对待父亲一样尊重他。其中一次,碰上堂兄生病,梁耀枢推迟返京并亲自伺奉堂兄、送汤递药。堂兄十分过意不去:“枢弟,今时不比往日,你是状元郎,我怎样受得起如此厚爱。”梁耀枢当即表示,有了堂兄的资助才有今日,大恩大德终生难以报答。


最终,梁介眉病情好转之后催梁耀枢返京,梁耀枢临行前留下足够银两后,千叮咛万嘱咐堂兄要好好保重身体。



当然还有下面两位状元




更多状元故事

http://m.fsonline.com.cn/special/52162


你知道哪些和佛山状元有关的故事吗?

快点告诉我们!



为更好地展示佛山状元文化历史,突出状元文化内涵,报道佛山状元的非凡故事,从即日起,佛山日报特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佛山状元文化的资料。


征集内容:

 与佛山各位状元有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殿试卷等各类试卷,状元匾额、木雕、石刻、器具等,书法、绘画等状元手迹,状元著作等资料,反映科举考试制度的各类凭证、武举石等,与状元有关的古迹遗址等。


投稿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山人物•状元榜丨他是顺德建县后第一位状元,也是明代官位最高的顺德人
她穿起这身衣服竟然这么美!佛山人民都震惊了!
佛山古村④右滩,走出状元黄士俊,中国最低落差水电站在此
广东古代9大状元,有5个出在佛山!为什么佛山这么厉害?
佛山景点大全54个景点
顺德总量领跑 南海首破三千亿!佛山2019年五区GDP新鲜出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