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为什么不封城?原来------

5月21日,广州疫情突然爆发

本次疫情由最早在印度发现的

B.1.617.2变异株引起

Delta变异株

(为防止污名化,不再称印度变异毒株)

这种变异病毒传播“快、准、狠”

造成了疫情在广州短时间内快速反扑

一时间广州多地“沦陷”

5月21日至6月11日24时

广州市累计报告136例境内感染者

其中确诊病例129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

加上佛山、湛江、茂名三地报告的确诊病例

和无症状感染者12例

这一轮广州本土疫情总共感染了148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变种病毒和疫情反扑

不少人尤其外地的朋友

看了网上一些媒体的消息

认为事态很严重,并开始疑惑

广州为什么不学武汉,直接封城?!

面对这个问题,广州想说

因为

疫情反扑≠疫情失控

广州不封城,那是有底气的!


广州不封城的底气,来源于
先进的医疗能力
强大的核酸检测覆盖能力
超快的防疫行动响应能力

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医一院
呼吸疾病的医疗技术水平全国第一

曾有网友笑称
钟南山院士都在广州
大家还怕什么?


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的“达安基因”就在广州
标准产能每日150万份
极限产能超过每日300万份
另有1000万份常备库存

广州新闻办今天(6月13日)

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

5月21日至6月12日21时

广州市累计核酸检测3602.3万例!

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

为控制疫情传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广州出现疫情反扑后仅仅11天
广州首个“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
就正式投入使用


6月5日,坐落番禺的“火眼”实验室
仅10小时就连夜建设完毕
单日最高可完成210万人份核酸检测

广州防疫行动响应很快,5月26日下午,最初发现疫情的荔湾区,全域22条街道就设置了138个核酸检测点,对荔湾区123.83万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荔湾一个社区,26日中午12点接到全员检测检测通知,四个小时完成指挥部设置、应急机制启动、流程设计、选址、物资准备、工作分工、分区发动、宣传引导、采样对接,甚至还组织其他社区参与和学习、制定预案。到夜里十二点半,检测量基本达到常住人口的90%。

广州不封城的底气,也来源于

精准的防疫管控措施

广州街坊一定颇有感触,此次疫情虽然管控严格,出行需要出示健康码,但大家的基本生活都很有保障,尤其重点区域外的居民,似乎也没受什么影响。该上班上班,该做核酸做核酸。

禁止堂食这件事,也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收紧,拒绝一刀切。

这一切都是基于广州在防疫过程中,采取“网格化疫情防控措施”,通过精准管控和分级,保障疫情核心圈和警戒圈以外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该封的封,该放的放,一切井然有序。

广州不封城的底气,也来源于

科技抗疫,人工智能帮大忙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派出无人机运送核酸检测样本

无人巴士,将生活物资送入

当时在隔离的荔湾区内部分地区

避免造成新的感染和病毒传播

这些“黑科技”的投入

展现广州抗疫的创新力

广州抗疫不仅靠“经验”,也靠“创新”!

广州不封城的底气

更来源于:

 人 

从医护人员到公安民警

从社区工作者到各地志愿者

他们各司其职、尽其所能

连日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高温天里

医护人员的衣服被汗水湿透

人们点赞这是广州的“最美背影”

严实的防护手套里捂出了大量汗水

被闷在里面的双手

甚至都被泡得发白、发皱


看着累倒的医护人员

又怎能不心酸?

与此同时

广州又恰遇“龙舟水”

尽管天气恶劣

但核酸检测工作现场

各项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

遇上大雨

街坊还能淡定地保持“广式队形”不变

按计划完成核酸检测

每个人主动配合

不畏炎热酷暑,不惧倾盆大雨

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

把疫情控制住,把健康守护好


一张女警雨中守护警戒线的图片

刷屏朋友圈

她是今年4月刚刚加入

广州警队的“95后”民警翁杨舒

“广州越秀发布”公布了

一组志愿者暖心聊天记录

让网友倍感温暖又安心

“马上来”“通宵也可以”

在志愿者群聊记录中

这样的短短几个字,一度刷屏

疫情面前

整个广州从政府到医护人员

从志愿者到街坊群众

万众一心、互助奉献



正是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每个人
构筑了广州
这个抗击疫情的钢铁防线!

 
这样的广州,这样的广州人
你怎能不爱!
这样的广州,这样的广州人
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抗林——抗击疫情中的陕西铁道兵
广州,“未惊过”!
成长记录217 | 疫情防控,化院青年在路上。
程岩:这“疫”刻,我是志愿者
疫情之下,广州这20个瞬间令人动容……
凌晨2点,我在南沙做核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