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翦伯赞 ‖ 杨家将的家世

杨家将被中原人民所传说,所歌颂,已经将近一千年了。他们从口头的传说,变为传奇中的人物,从传奇中的人物,出现于舞台,而且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从舞台上消灭,这就证明了杨家将有不朽的理由。为了要认识杨家将,我们先说说他们的家世。

 

据《宋史》本传云:“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但欧阳修《杨琪墓志铭》则谓杨琪,“麟州新秦人也”。依《宋史》之说,则杨业为山西人;依欧阳氏之说,则杨业为甘肃人。我以为杨氏先世系山西人,后以杨业之父信(欧阳修《杨琪墓志铭》作弘信)服官麟州,曾一度移家新秦,又曾以武功雄其一方,故其后裔遂以新秦为其故乡。欧阳修因之而铭曰:“杨氏初微自河西,弯弓驰马缀边陲。”近人卫聚贤氏亦因之,以为河西人。其实,《宋史》本传记太宗之诏,其中已明明说杨业“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其为山西人,实无可疑。

 又按杨业之父信,《演义》中作杨衮,亦称火山大王杨令公,查《宋史·地理志》有火山县。《地理志》云:火山军“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熙宁四年废之”。或者火山大王之名即由火山县而来?但岚州之有火山县,在北汉灭亡后之第三年。其时,杨弘信已死,似不能与之发生联系。果火山大王之名由时代之错误而来,则杨氏原住乃山西岚州?

杨业弟兄几人,《宋史》不载。但欧阳修《杨琪墓志铭》中有云:“其曾祖讳弘信,为州刺史,祖讳重勋,又为防御使。”又云:“君之伯祖继业。”据此,则杨弘信有二子,继业为长而重勋为季也。后杨业之弟亦投宋,曾官宿州刺史,保宁军节度使,卒赠侍中”。欧阳修《杨琪墓志铭》又谓重勋有子名光扆,“以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卒于官”。杨琪者,即光扆之子,“以父卒于边,补殿侍,后……任三班奉职,累官至供备库副使,阶银青光禄大夫,爵原武伯”。琪有子曰畋,“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后遂无闻。这是杨业之弟一支人的下落。 

杨业幼时,大概随父于麟州官次,麟州近胡,以战射为俗,因此他就学会了一身武艺。《宋史》本传云:“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从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耳。’”

大约因为他父亲的关系,杨业在成年以后,就回到山西,在刘崇部下,做了一个军官。当时刘崇为汉河东节度使,开府太原。杨业在刘祟部下,屡立战功,有无敌将军之称。《宋史》本传云:业“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杨业妻,《宋史》本传不载;但元曲及《演义》中,皆出现为有声有色的人物,即所谓老令婆佘太君者是也。卫聚贤氏《杨家将及其考证》中谓佘氏《宋史》作折,佘太君即折太君。此说清人毕沅已言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有云:“小说称老令婆曰佘太君,不知何本?按毕尚书沅《关中金石记》云:'折太君,德扆之女、杨业之妻也。’”惟查《宋史·折德扆传》,又不载有女嫁杨业事,因是以佘为折,又不知毕沅何所本?大概因佘、折音近之故欤?

杨业有七子,即所谓大郎二郎以至七郎者是也。关于杨业之有七子,《宋史》元曲及《演义》所载皆同。惟七子之名及其下落,则各有异说。《宋史》本传谓杨业七子,除七郎延玉与其父战死陈家谷外,其余六子,在杨业死后,并为朝廷所录用,供奉宫廷。本传云:

 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费、延彬,并为殿直。

 照《宋史》,则杨业七子,乃为朗、浦、训、瑰、贵、彬、玉。但《宋史·杨业传》后有《杨延昭传》,于是说者谓“延昭,本名延朗”。既为延朗,则应为大郎,而《宋史·杨延昭传》则曰:“契丹殚之,目为杨六郎。”是知修《宋史》者对杨家兄弟的行次,已不甚清楚。  

元曲《昊天塔》杂剧中,亦曾说到杨家兄弟的名字。在这个剧本的科白中有云:

某姓扬名景,字彦明,父亲是金刀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生俺兄弟七人,乃是平、定、光、昭、朗(景),嗣,某居第六。

在元曲中,杨家弟兄之名与《宋史》相同者,只有延昭、延朗,而且不是—人,而是各为一人。其所占行次亦与《宋史》不同。《宋史》谓杨延朗为大郎,元曲则谓为五郎,《宋史》谓延昭亦为大郎之别名,元曲则谓为四郎。惟关于七郎与其父同时战死陈家谷一事,则元曲与《宋史》同。但亦小有差异,即元曲谓七郎之死,不是死于敌人之手,而是死于大宋的统帅潘美的乱箭之下。此外,元曲谓五郎延朗于杨业死后在幽州昊天寺为僧,这与《宋史》所载五郎为殿直,又不相同。

   

《孤本元明杂剧》所载杨业七子之名,与《宋史》、元曲又不同。《开诏救忠》杂剧科白中有云:

某所生七子,乃是平、定、光、辉、昭、朗、嗣。

同剧科白中又云:

俺(韩延寿)人马浩大,将杨大郎长枪刺死,杨二郎短剑身亡,杨三郎马踏为泥,杨四郎不知所在。

明曲系由元曲演化而来,故杨业七子之名,除将延景换上一个延辉以外,其余皆同,但行次则有变更。如延昭在元曲中为四郎,在明曲中则为五郎;延朗在元曲中为五郎,在明曲中则为六郎。至于明曲之四郎,则改名延辉。此外在明曲中亦谓七郎被潘美害死,五郎为僧,与元曲同。惟对于大、二、三郎,都战死疆场,四郎失踪,则为元曲所无。

《杨家将演义》所载杨家七子之名,大半根据元明剧本,他把大郎之名延平,改为渊平,以次为定、安、辉、德,昭、嗣。在《演义》中,七郎、五郎的下落,与元曲、明曲同。惟明曲中说到四郎,只云不知所在,演义中则谓四朗被俘于契丹,将杨字拆为木易二字,改名换姓,在番邦招了驸马,以后并曾偷关回国,探视母亲。

京戏剧本中,关于杨业七子之名,大概是根据《演义》而来,如四郎名延辉,七郎名延嗣.对于他们七弟兄的下落,则综合了以前的传说,个个都有了归宿。《李陵碑)剧词中有云:

金沙滩,双龙会,一战败了。只杀得,宋营中,鬼哭神号。我的大郎儿,替宋主,把忠尽了;二郎儿,短剑下,命赴阴曹,杨三郎,被马踏,尸骨难找;四郎儿,失番邦,无有下梢:五郎儿,在五台,削发修道;梦七郎,被潘洪射死芭蕉;只剩下,六郎儿,随营征讨。……

《四郎探母》剧词文云:

我大哥,替宋主尽忠赴宴;我二哥,短剑下命丧黄泉;我三哥,马踏泥,尸首不见,我五弟,削了发,竟入深山,我六弟,保宋主,三关镇守,我七弟,雁门关,乱箭身穿。

总括以上所述,我们对于杨业七子名字的演变,可以列表如次:

《宋史·杨业传》——朗、浦、训、瑰、贵、彬、玉。(按朗亦作昭)

元曲《昊天塔)——平、定、光,昭、朗、景,嗣。

明曲《开诏救忠臣》——平、定、光、辉、昭、朗、嗣。

《杨家将演义》——渊平、定,安、辉、德、昭、嗣。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最成问题的是杨延昭,他在《宋史》上是大郎,在元曲中是四郎,在明曲中是五郎,在《杨家将演义》和今日尚在流行的京剧中是六郎。但是我以为比较可靠的还是元曲中的名字和行次,最不可靠的是《宋史》所载,《演义》中把延昭排为六郎,大概是因为看见《宋史·杨延昭传》有“目为杨六郎”之语。至于《宋史》谓杨业七子,只有七郎战死,其余均于杨业死后供奉宫廷,尤为不确。因为在《宋史》上,关于杨业诸子,只有延昭有传,而《杨延昭传》中亦未提及其弟兄,因而我以为传说所云杨家将兄弟或战死,或被俘,或为僧,并非无据之说。

《宋史》谓杨延昭有三子,而只有一子文广有传。传谓文广字仲容。《演义》则谓延昭有二子,长宗保,次文广,惟《演义》中所述宗保之事,与《宋史》中所述文广之事同,可知是以一人而演化为二人也。其原因大概因文广字仲容,仲之前必有伯,故宗保应运而出?

文广之妻,《宋史》不载,但《演义》及京剧中皆谓为番邦女子穆桂英。卫聚贤氏于《杨家将及其考证》中谓山西《保德州志》以杨文广之妻为慕容氏。卫氏以为穆桂英即慕容一音之转,颇有可能。按欧阳修《杨琪墓志铭》谓:“琪初娶慕容氏,又娶李氏,”琪与文广为堂兄弟,琪娶慕容氏,文广亦可能娶慕容氏也。

作者简介:翦伯赞,维吾尔族,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中国史纲要》。

   阅读链接:

顾全芳 ‖ 孟良、焦赞与杨宗保

顾全芳 ‖ 李陵碑与忠武祠

常征 ‖ 三关考

常征 ‖ 太原杨氏——杨业及其子孙

常征 ‖ 清代“杨家将”小说、曲艺和戏剧

常征 ‖ “杨家将”长篇小说

常征 ‖ 元明时代的“杨家将”戏曲

 常征 ‖ 宋金时代的“杨家将”故事

 胡小伟 ‖ 说不完的“杨家将”

 燕亢生:「幽燕杨家将」孟良——喜剧中的悲壮

 顾全芳:「幽燕杨家将」杨家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杨林:「幽燕杨家将」永清县杨家将传说的调查与研究

  燕亢生:「幽燕杨家将」穆桂英——我国古代巾帼英杰的优秀范型

  燕亢生:「幽燕杨家将」从天而降杨宗保

  燕亢生:「幽燕杨家将」杨六郎到底算老几?

  燕亢生:「幽燕杨家将」漫说佘太君

  姜纬堂 ‖ 延昭何以名“六郎” ?——“杨家将”史事识小录 ①

  姜纬堂 ‖ 焦赞史无其人——“杨家将”史事识小录 ②

  姜纬堂 ‖ 释“三关”——“杨家将”史事识小录 ③

  翦伯赞 ‖杨家将故事的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主办:河北京畿学研究中心

许振东名师工作室

编辑:袁钿越

审校:王金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家将中的佘太君,究竟活了多少岁?又是怎么死的呢?
游雁门关,聊杨家将,看看哪些是正史,哪些是虚构
佘汉武:演义如同狗肉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佘太君姓折 潘仁美不是凶手
历史杨家将之简介
略谈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