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德明文史新著《秘境三关》的揭“秘”

历史真相,让我不断追寻

——《秘境三关》自序

雄安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它让冀中平原承载起

“国家大事、百年大计”新的历史使命。就像一个人的履历,我们很在乎来龙去脉。对于廊坊与雄安一带,恰好处于千年前自五代十国到北宋边境的“三关”,也是神勇杨家将故事的生发之地。自小我听多了故事,我变得不再满足,于是就在一个个疑虑中开始了对于真相的追寻,阅读与行走,一直像平行线载着我到如今。很快地,我发现这里不仅仅意味战争冲突,还有更为丰富的内容被我们忽略掉。于是,我开始阅读与行走,逐渐发现了许多别样的精彩内容。

古人很聪明,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比作流水——流水你总能看到吧,它沿着自身开辟的路径滚滚东去,不舍昼夜。时间就是这样。人们在时光面前总显得藐小,故此,对于时光在身上的无情流逝会生发几多的慨叹,说它是弹指一挥,须臾之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字里行间流露出着无奈。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时光,把许多的无形变为有形。在这样的时光推移中,当每个人抚摸自己的心脏时,就会感知它搏击的节拍,就会感觉到生命的真切。我们都在怀揣梦想,希望有所成就。然而,逝者如斯,浪花淘尽,更多的人在一世之中走了过场,即使大人物也常常在时间里黯淡下来,能记住一个名字已很不错了。而那些当时所发生的惊天动地的事件早已归于平寂,有的也仅仅能留下一个概念性符号。

好在,被时间留下来的还有脚下的土地,还有山河,它见证了曾经发生的一切。当然,泥土是宽厚的,寂寂的,它载道万物,所以它知而不言。

我们总是对于从前发生的事实怀有好奇,充满探究,希望知晓它的真相。尽管一些过往被演义、被戏说得清波婉转,引人入胜,可也相应地出现了对往事记忆的支离破碎。激荡之后是平寂,这些终究替代不了我们对于真相的求知欲望。如果由于一些戏说、演义被人当作实有发生,我们只能哼唱那首歌曲“借我一双慧眼”了,历史总是被遮盖上许多的谜团。就连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不是也弄不清赤壁的具体位置,跑到黄州发了一通慨叹吗,意外的收获是他哭错了坟头,留下了名篇美文《赤壁怀古》,成就了今天的“文武两赤壁”。

在社会发展中,更多的人是接受者,是“你说,我们听”,惟愿我们不要误导,不要以讹传讹。而眼下又出现了许多地名之争,名人之争,就显得有些乱象了,闹得古人很不安宁。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以前的资料不丰富,有的是功利思想作祟。所以说,我以为追根溯源已是当务之急。还是那句话,真相只有一个,以商榷为名而混淆视听,则是历史的罪人。

我不否认那些演义、戏曲对于杨家将和三关的符号传播,它有着自己的使命,以艺术形式感染着读者和听众。我还认为,我们总是愿意知道历史的真相,即使时间消磨掉许多,甚至会早已掩埋在尘埃里,好在我们还有一颗探究的心,通过年月比对,实地踏勘,史料的蛛丝马迹,我相信我们总会有所获得。那样的话,我们的功夫就没有白费。

时光还在承载着我们前行,时不我待,我们能做的事,不要留给下一代。因为,时间还在对于历史事件的消磨中。

记得那次我采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付小凡先生,我问他作为一位哲学家,如何看待他眼中的历史。他的话很有意味,他说历史是一座矿藏,历史文化不能仅仅由历史学家来开采,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挖掘与考证,而搞哲学研究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既有成果,从逻辑推理方面来评判,从哲学角度来进行分析推导,从而找出其规律性,成为我们今天的思想借鉴。

而我呢?作为一名文化散文作家,我当然也想在这块历史的大蛋糕上切下一刀,以期尝到它的滋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非虚构文学写作,对于我感兴趣的历史真相进行搜集、整合,并试图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情感抒发。我想,我也有这个责任。可以说,我的态度是诚恳的,我的付出是勤奋的。

在人们的记忆里,“三关”就像那个剃头挑子,一头凉一头热,热的是各种戏曲、演义传说,凉的是它的真相。不久前,河北卫视“穿越经典”栏目策划拍摄一期《边城往事》,就是关于宋辽“三关”的内容,编剧兼导演高虹多次与我通话沟通,邀请我做嘉宾,进行了多个话题的解答,我有理由说出我所了解的真相。我的基本思路就是“传奇的杨家将,真实的三关”,杨业、杨六郎、杨文广三代历史上戍边有功,但其事实和我们今天戏曲所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更多的是借用他们的名字。之所以流传甚广,是赶上了明清时期演义、评书、戏曲盛行的好时候,但它依然离不开“三关”这个符号的托举。

历史上的三关基本特征就是“无山而关”,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才会走进真相。就我所知,我致力研究的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也愿意诠释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如此,也就够了。

如今,雄安来了,作为近邻,这是廊坊的嘉讯。与雄安受着共同的河流泽被,文化同根同脉,我们怎能缺席?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只有融入时代潮流,才能体现价值,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担当。且让我们走进,感知那些栉风沐雨的岁月。

作者于2019年1月

目录

引言

一、不一样的宋朝军事与对外策略

二、塘泺之地起关隘

三、几位皇帝的战争

四、阵法找归属,真宗是教主

五、决战澶渊,设界三关

六、内不失备:边界的隐形防御 

七、千年成谜古战道

八、 因地制宜,设置水限

九、 外不失好 ,两属地及越界态度

十、 繁盛榷场,千年前的“开放口岸”

十一、 那些镇守三关的将领

十二、 座座三关秘寨  一个飘摆县城

十三、白洋淀文化扩展态势,心随雄安一起走‍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虚构出来的四大名将,个个勇猛无比,可惜现实中并不存在
五千年中国史: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有多厉害?(图)
还原“杨家将”:历史与传说差距有多大?
国学讲堂(472):历史上从没有过“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大杀器
杨家将演义
民间传奇演义虽非真实历史,但却是历史知识普及与传播的庞大基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