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雨梅 ‖ 抗日英烈褚国恩巧施连环计

褚国恩,文安县小王东村人,190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任文新县(当时文安、新镇两县合并为文新县)大队大队长。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在文新县打了一百多场战役,百战百胜,自己从未受过伤,是文安人民心中的“战神”!

一枪未发,勇占“新镇”岗楼

1943年6月17日的一个下午,褚国恩接到新镇大桥岗楼的内线--伪中队部书记王汝青的一封信:“褚队长,今晚十二时,我和盟弟靳宝起(中队长的勤务员)值夜班,望按时到达,楼上擦火为记,见火速进,我开门。”褚国恩大喜,赶忙召集相关同志开会。时下,同志们已经好几宿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但听说要拿岗楼,一个个精神头儿全来了。“队长,这会儿就走吗?”战士小张摩拳擦掌,就要往身上挂子弹出发。还没等褚国恩说话,刘副大队长忙说:“你这个急性子!天不黑就走不是要暴露目标吗!晚上八点出发。”

夜晚八时,星星挂满了蔚蓝的天空,半轮弯月刚刚探头,储国恩带领文新县大队的五十多人,分乘六只大船,向新镇方向箭一般悄悄划行。

新镇,紧靠大清河南岸,它是河北敌人增兵冀中的交通要塞,而横跨在大清河上的北关大桥更是这个要塞的咽喉,伪司令柴恩波的一个嫡系中队就踞守在北桥头。

十一点,储国恩率同志们从岗楼西面绕到敌后。为防止万一,由一个班埋伏在河的南岸,紧紧封锁大桥,用以阻击新镇城里的敌人增援,其余人在岗楼附近埋伏。

时至麦收,天气闷热,虽然到了深夜,略微起了些凉风,可战士们全副武装,又一动不动地趴着,都大汗淋漓。借着微弱的月光,可以看到储国恩瞪大的双眼,时而一眨不眨地望向岗楼,时而低头看自己的手表。一个小时太过漫长,他恨不得把手表一下拨到“12”那里。终于,时间到了,十二点,可是岗楼上没有动静,过了两分钟,还是没有见到火光。

“糟糕,可能出现了特殊情况。”储国恩心想。“也可能是他的表慢了两分钟......”储国恩正在焦灼,忽然,一个微弱的火光在楼顶上闪了两下,他悬着的心瞬时落了地,在月光下做了一个坚定的“出发”的手势,带着队伍向岗楼飞奔过去。

门慢慢打开了,露出老王惊喜的面孔,他用力握了一下储国恩的手,没说一句话,领着大家来到伪军住的两排房子跟前。按照事先的安排,三人一组,闯进屋内。这时,老王急转身上了楼。

屋里黑洞洞的,伪军们睡得正香,有打呼噜的,有说梦话的。“不许动!”同志们的手电筒骤然一亮,每个屋子响起了同样的声音。伪军们被突然惊醒,看到眼前明晃晃的刺刀,有的跪地求饶,有的在被子里瑟瑟发抖,还有的睁眼看看,又假装是做梦没醒,装腔作势地打起了不规则的呼噜。在楼顶睡觉的几个伪军也被惊醒,正要翻身拿枪,脑袋早顶上了王汝青和靳宝起的手枪。就这样,没费一枪一炮,岗楼三十多个伪军乖乖缴了械。

一弹未费,巧夺“魏村”岗楼

一个小队的伪军解决了,可是祸害百姓、万民痛恨的中队长李洪生还未拿到,开口和魏村的两个小队还没有收拾。大家很不满足,有种意犹未尽的失落感,异口同声想要完全吃掉李洪生的中队。可怎么全部解决这个中队、拿下剩下的两个据点呢?敌人住的分散不说,时间上也不允许,再有两个小时天就要亮了。储国恩、刘队副、乔参谋、王汝青等几个同志都在焦急地沉思着。“先掏李洪生......”。王汝青同志首先打破了僵局,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并且胸有成竹地说:“保险成功。”第一步解决了,第二步怎么办?“第二步,我们就利用敌人的这部电话机......”乔参谋摸了摸面前的电话,提出了解决魏村岗楼的意见。紧接着,刘队副就如何解决开口岗楼的伪军也提出了自己的办法。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储国恩同志再次组织召开小组会议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拍板,按照这个连环计马上付诸行动。

储国恩带领王汝青等几位同志执行第一任务,其他组也同时出发。他们很快到了李洪生的小公馆,院墙不高,大门紧闭。为了防止李洪生逃跑,按照提前谋划,有三位同志搭膀梯上墙观察院内动向,靳宝起和李宗周紧堵门口,一切准备就绪,王汝青喊门:“李队长,开门啊,我是王汝青。”“深更半夜什么事?”“岗楼有人闹事......”“去,给他开门去。”听得出来是李洪生叫自己的小老婆去开门,没有产生怀疑。紧接着,里面传出女人嘟囔的声音,踢踢踏踏地走出来了。门“吱扭”一声开了,说时迟那时快,靳宝起飞身搂住了李的小老婆,堵住了她的嘴。储国恩和王汝青、李宗周等三人眨眼间闯进了屋子。李洪生见势不妙,伸手要抓枕头底下的枪,李宗周手疾眼快,左手按住了他的胳膊,右手的盒子枪抵住了他的脑门。狠狠地说:“动,动我就让你脑袋开花。”这个铁杆汉奸还想负隅顽抗,不要命的大喊:“来人啊!”王汝青在旁边答了一句:“来啦,队长。”说着拿出了李洪生熟悉的那把二把驳壳枪,小声又威严地说:“你再嚷嚷我就拿它打死你。”李洪生看到这种情景,知道一切都完了,哆嗦着说:“我......我跟你们走。”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那就这样束手就擒了。

此时,乔参谋正在李洪生的中队部给魏村炮楼打电话。“喂,魏村二小队队长吗?我是李洪生......”他学着李洪生的天津口音:“现在开口方面发生敌情,你赶快带队伍来大桥集合......对,全部出动,一个不留。”乔参谋放下耳机,与得胜而归的同志们对视一眼,来不及说话,一起押着李洪生奔赴大桥。大桥是敌人到达据点的必经之路,魏村离大桥三里地。为了避免鸣枪惊动其他岗楼的敌人,给自己带来危险,就必须在桥上悄无声息地把敌人干掉。队伍飞快的在大桥的南北两头埋伏好。为防止敌人跳水逃生,储国恩还在桥下埋伏了几名战士。

不一会儿,黑乎乎的一列整整齐齐地迎面跑来,没有一个掉队的。等到最后一个上了桥,南北两面埋伏的八路军一起喊出“别动”的口令,前面的敌人要掉头,后面的敌人想往回跑,哪里容得!十几把明晃晃的刺刀早逼近了胸膛。这二十几个伪军一看前围后堵,无路可走,就像被训练过一样,齐刷刷地跪在了桥上。可能都知道下面有水,也可能害怕跳下去跌断腿,或者害怕冒进的先死,居然没有一个敢往下跳。下面埋伏的几个同志嘟囔着走上来:”单叫我们几个在下面,连他们交枪的熊样都没看到......”。这二十几个俘虏和守大桥据点的俘虏见了面,睁着懵懂的睡眼互相惊奇地对视着。

一卒未伤,计拿“开口”岗楼

月亮已经西斜,村里的鸡叫了好几遍了。按照提前谋划,刘队副带着几名同志押俘虏先走,储国恩和剩下的战士们换下“八路灰”,穿上伪军的绿军服,戴上了大檐帽,有的还戴上了黑光眼镜,俨然一支伪军来了。李洪生走在前面,戴着一支特别的手枪--撞针已经被卸下。他的“警卫员”靳宝起第二,“中队部书记”王汝青第三。储国恩紧随其后,他跑了两步来到李洪生身边,冲着他的耳朵说:“李队长,看你的表现了,表现好饶你一条命,弄事,小心你的脑袋。”他点头哈腰的满嘴应承:“是,我知道。”

一路上碰到村里的老百姓,有的远远躲着走,有的用愤恨的眼睛瞪着这支“伪军队伍”,胆子大的小声嘟囔着好像在骂街。队伍一路小跑,到了早上七点多钟到了开口岗楼。楼上的伪军看有不少人过来,不知怎么回事,慌忙把吊桥放了下来。待走近一些,看清是穿着绿军装的自己人,小队长李洪起看到自己的哥哥李洪生和王汝青等几个熟人走在前面,立刻放松了警惕,带着二十多个伪军下了楼,打开吊桥,把他哥哥迎了进去。“怎么这么早?哥。”“嗯哪,有点事......”。李洪生的声音有点慌乱。储国恩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看到一个小队二十多伪军几乎都在,立刻向大家使了一个眼色,同志们也都在暗暗地盯着储国恩,等待命令。就听一声怒吼:“别动,举起手来!”顿时,小队长李洪起和伪军们都傻了,面面相觑,半天没有回过味来。“不要害怕,八路军优待俘虏。”储国恩大喊了一声,伪军们才恍惚明白了一点。没用十分钟,第三个据点铲除。

回归的路上,同志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虽说又是一晚上没睡,可还有什么比打胜仗更解乏的呢!机枪手张森边走边得意地说:“敌人中了咱们的连环计,一夜端了三个岗楼,缴获了七十多支长短枪,大丰收啊!”旁边的大个子吕松梅插了句嘴:“是啊,可惜一枪没摸着放,小张的'歪把子’该提意见喽!”大家哄堂大笑,早上的太阳把同志们的脸映得更红了。

(根据储国恩回忆录改写)

阅读链接

刘雨梅 ‖ 宫毯——古城深巷的东方艺术

刘雨梅 ‖ 刘仕华——笔墨丹青书流年

刘雨梅‖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文安画家杨雨来的丹青世界

刘雨梅 ‖ 母亲的“字典”

刘雨梅‖从寒门走出的“永动机”科学家---记文安籍国际空间物理学家王焕玉

刘雨梅 ‖ 学车往事

刘雨梅 ‖ 我的蔓草童年

刘雨梅 ‖ 辛庄制陶,泥与火的千年涅槃

刘雨梅 ‖  文安玻璃油画传承人裴晓玲——守百年静美 拥一世匠心

作者简介:刘雨梅,现供职于文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自幼酷爱文学,为廊坊文学院签约作家,河北省作协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遍文安洼
安阳走出的国家部级领导人马载
白洋淀雁翎队的战斗生活
曹云启|邳州抗日史话:郁山头伏击战
江西吉安的井冈山大桥,建于1969年,桥两边有四座四角岗楼
红色交通线上的驿站:薄板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