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邻国正与中国签约,突然说自己才是中国,中方竟拿它没办法

中国在东方有两个近邻,朝鲜与日本,几千年来一直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也形成一种华夷论,就是仰慕中国文化,鄙视蛮夷。

自从清军入关后,这两个小伙伴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边是对中原文化的缅怀,一边是对清朝的鄙视,将其视为夷。

这让清朝怎么能忍?1636年,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攻打朝鲜,朝鲜很快乖乖称臣。与此同时,清朝给朝鲜一道敕谕,其中还涉及到了日本,“日本贸易,听尔如旧,当导其使者来朝,朕亦将遣使与彼往来也”,意思就是让朝鲜捎信给日本,前来朝贡,继续做新朝的藩属小弟。

日本接到消息后,很是鄙视,认为中原本是天子之国,你清国只不过是一“鞑虏”而已,理都没理这茬。

几年后,十几个日本人漂流到了中国,清朝给他们好吃好喝,多尔衮还亲自接见了他们,并让朝鲜将其送回日本。还给日本捎去顺治的一封信,大意是各国人民都是朕的子民。大清这么客气无非就是给日本一个台阶,也给自己一个脸面,希望日本来进贡,成为大清的藩属。

但日本并不领情,还捎来了一封信,信中直言清朝为“鞑靼”,字里行间透着对清朝的蔑视。因为在日本的观念里,只服宋朝以前的中国,认为清朝是蛮夷,不是正统的中原文化,所以看不起他们。

日本学者鹿素行经就认为,中国圣人的道统到宋朝就泯灭了,之后的朝代不再是正宗的中国文化,应认定日本为中国。

如果说日本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这还能理解,如果说他们才能代表中国,这个就确实言过其实了。从后来日本这个民族的恶劣行径来看,小日本实属别有用心。而且日本国内也有一个“中国”,绝非是巧合那么简单。以前称呼中国为中国,清朝以后就改称呼为“清国”。

1871年,中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坚决不同意大清自称中国,谈判甚至一度陷入僵局。李鸿章出面调节,提出条约的汉译本用“中国”,日文译本用“大清”。最后日本在所持汉译文本中坚持用“大清”。为了息事宁人,李鸿章也未再坚持。

小日本认为中国文明在日本,而看不起“清国”,其实清朝做得一些事也怨不得人家看不起,一个放弃自己文化、忘记自己历史的国家,又怎会让邻国瞧得起。

但日本这种做法就让人瞧得起吗?学了中国一点文化,只不过“半桶水”就跑来自称中国,这更让人觉得可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耻辱,是被此国屡次欺负,说起来太丢人
各个邻国都在洗去中国影响的时候,唯独这个国家坚持保留中国文化
流入我国的邻国铜钱
北京日记,公正的结论
腾讯新闻
宋朝灭亡后,此国举国痛苦,明朝后,逐渐成对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