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泉灵:跨界投资半年,我开始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自信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前辈好,既然谈到投资有很多跨界的人进来,大家一定会想,跨界对你们来说到底跨得有多远,你们能不能干这个事情。


先说说我为什么跨界。


原因非常简单。像薛蛮子老师说的,他儿子完全不看电视了。碰到我的人会说,泉灵我非常喜欢你,后来变成了我爸妈很喜欢你,后来说我姥姥很喜欢你……快没人喜欢我了,所以我赶快转行了。


我刚跨界的时候对我本身也是很不确定的。当猎豹CEO和我说做投资的时候,我很茫然,我既不懂互联网又不懂投资,让我做互联网投资,这是一个多么奇葩的事情。他后来跟我讲了互联网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互联网本身正在变成一个基础设施,它上面会有很多的东西长出来,比如说内容。他在去年上半年和我说这一套说辞的时候,我今天理解了。


他知道了一个方向,就把我忽悠过来了。我就开始干起来了。究竟互联网上会长出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来呢?到目前为止,我们给紫牛基金的投资大方向定了这三个:


第一,和互联网相关的内容。第二,和黑科技相关的事情。第三,和移动出海相关的App。这点猎豹可能会有非常多的经验和创业者们进行分享。我主要说一说前面的两个部分。


第一,内容部分。我在内容行业里面已经有了18年经验,和娱乐、文化、新闻、传播都有比较深的行业接触。所以一开始,我认为既然我是一个新兵,我先从熟悉的领域开始。我和大家分享“我能理解的内容”、“我完全理解不了的内容”以及“我错过的内容”。



这是我9月份入行,当月就投了3个项目。


第一个是内容电商——叫年糕妈妈。我当时投资她的理由很简单。她微信上有34万粉丝,但是我惊讶地发现她每天的打开率接近60%。我们常年看收视率,我们理解这样微信上的打开率有多惊人。我就赶到上海找她谈了一次,很快我就决定要投了。


后来,我发现经纬盯了半年了。最后我们一起投了这个项目。上个月销售额我不方便具体投入,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总数和吸引人的上升趋势,以亿计算了。


第二个是内容本身就是IP——叫混子曰。当时差不多也有30多万粉丝,现在增长到了100多万,从未做过推广。我小时候深受影响的漫画是蔡志忠的漫画。就这个投资来说:第一,保证不亏。第二,我想它未必能变成一个很大的事业。如果我投出一个蔡志忠漫画的话,也是一件让我愉悦的事情。蔡自忠,如果在今天火的话,他的发展一定不只限于漫画这一个领域。泛娱乐,也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个是内容本身就是能赚钱的方式——叫张怡筠情商教育。这也是我非常看好的。在我看起来,内容其实不完全是内容本身,或者大多数盈利方式一定不是内容本身。前面我们看到,比如内容会变成电商,内容会变成渠道,内容会变成一个入口,由后面的后端服务和其他的商品来进行盈利。


我认为有一种东西是有长期盈利性的。刚才大家已经讨论过了,网红的生命时段很短,很快就过时了。靠内容本身盈利,长期有效性会变得非常有用。什么样的内容是作为长期有效性,而且有常年的收费价值的?即便你投中一个,比如大电影,你也是一次性收费,不可能变成一个常年的盈利模式。有什么样的内容是可以常年盈利模式的?


我想来想去,我的一生当中碰到有常年盈利模式的内容只有两个东西。第一,体育商业联赛。NBA就是不落幕的show。第二,教科书。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到今天的教科书变化并不大,特别是特定领域幼儿的教科书,变得很有限。在幼教领域中,幼儿园不断地为教育体系进行付费,到今天还是幼儿园主要的营销方式。


我这里有两个蒙特梭利幼儿园的班。如果看幼儿教育市场,你会发现关于情商的教育,现在已经变成了非常刚性的需求。但,你能找到的有成科学体系的教育机构是极其有限的。


张怡筠用多年的积累完成了中国青少年幼儿情商的教育体系。覆盖了2—15岁青少年期的情商教育体系。比如说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很多是父母。大家都知道孩子要有抗挫折感,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让孩子有抗挫折感呢?你应该对他说什么呢?你告诉孩子,你要坚强。但你说的这个话是无效的。


你到底应该几岁开始让他理解人要有抗挫折感呢?我们都知道孩子6个月会坐,9个月会站,但是你知道孩子应该在什么样的年龄进行抗挫折感的情商教育吗?你怎么发现他没有抗挫折感呢?大家会觉得,我有这个需求,但很茫然,不知道和谁学,在市场上也找不到这样的亲子培训机构。


这样的一套教育体系,本身结合互联网,就会变成一个可以长期盈利的内容本身。更何况它不是简单地变成故事。而是变成一套完整的可以植入幼儿园的教育方式,甚至也包括完整的教具。这一套教具和教育背后的故事和方法我提前做个预告——今年六一节在罗辑思维上就要售卖了,未来我们希望可以成为一代中国幼儿园让孩子变得更加幸福的一套基本教育方法。这一部分我碰巧也好,多年对内容积累理解也好。这是我第一个月刚开始入行就已经投资的内容项目。




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错过的一件事情。我错过了直播,为什么?我刚入行去研究这样的内容领域,我大概到10月份就想清楚了一件事情——我虽然是一个学文科的人,但是我有“很奇怪的思考方式”,任何事情在我脑子里都要变成一个数学公式。如果公式成立,就成立,否则我就很难想象这件事情。


在我当时的脑子里,我出现了一个数学公式。去年10月份,我认为直播一定会火,为什么?


第一,我认为,视频可能会成为未来互联网上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我怎么来理解这个事情的?首先,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数字。所有新开视频频道用户的停留时间、用户上传和点击率都在上升。国内国外都是这样的状况。视频新的App还方兴未艾的时候,我儿子和他们同班同学交流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会打字了。但他们全体交流的方式,能用语音的,绝不打字,能用一段短视频的,绝不用语音。这是新一代孩子的交互方式,几乎是普遍行为。所以我们觉得,越往后,视频会成为信息传载的方式。我们先肯定了第一个因素。


第二,谁在创造视频?在大家普遍用视频交流之前,其实视频的创造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是由我们所谓的专业人士来完成的。但是今天你要相信,UGC视频的传播方式会成为主流。这两个因素相乘,什么样的方式会提供大量的、低门槛制作、有巨大长尾的、且有参与感的东西?就是直播。


因为只有直播,它的门槛和创造内容的成本才是最低的。今天,手机已经让每一个人都会拍,但如果所有的都要靠后期编辑,内容产生源就可能会下降十分之一。但直播不需要编辑。我可以直接互动。直播的时候形成一个小的社区。


我去年10月份把这个事情想清楚以后,我说直播一定会火。但作为投资界的新兵,投直播平台意味着一定不是用很小的数额投。直播平台还是很花钱的。作为一个投资界的新兵,我不断和人说直播一定会火,但还是一个都没有舍得投下去。这个错过,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经验积累。


另外一部分和黑科技相关。问题就出现了,一个文科女生距离黑科技的跨度到底有多远?真的是非常遥远。但我有一个桥梁——我当记者的经验。我18年当记者的经验,其中10年都在跑中科院,所以我有一个特别大的优势。所有我看不懂的东西一定可以在一天之内找到一个绝对能看懂的人。并且以完全不相关的利益第三方告诉我这个事是不是靠谱,想清楚要投什么方向。你会发现那个圈子在真正的技术领域是非常小的,真的不大,大多数人还都有点师兄弟的关系,基本上24小时之内不仅能找到一个能够看这个技术靠不靠谱的人,你连人背景靠不靠谱也都打听了一下,这对我来说相对是比较好的优势。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的黑科技的领域。


AI大家都在说,机器人大家也在说,我们暂时把AI部分集中在了视觉识别的领域。如果语音识别和自然语义的理解,会作为人和机器的交互方式,那么机器的视觉就是机器和这个世界交互的方式。他理解他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你,和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才能知道下一步的细微。我们目前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投了好几个项目。这些项目可以解决一些我们目前生活当中还没有注意到的领域当中非常有效的应用。


比如大家看到了大疆的精灵4。这个无人机可以对你进行跟踪。这个领域只是一个刚刚的开始。我认为未来无人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个空中机器人,一定不能是专业人士才能操作的东西,它本身应该认识你。我滑雪的时候就希望我一扔就飞上去,他能识别我,我可以用动作指挥他,而不是用手机,也不需要任何的学习。即便我和别的滑雪者交错了之后,他也可以认识我,不会跟着别人跑掉。他丢了我之后,知道返回原来的出发点,在那里等我,这个是未来。


但这个技术难道仅仅是用在无人机上吗?当然不是,本质上人的识别和跟踪的技术,我们想一想,在安保的领域是有巨大应用场景的。


再比如说。我曾经做过一个观察,当记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慢慢地观察,我观察过在我们边境出关的地方,他们多长时间会换一次人来检查你的证件?很短。这就是因为在非常高强度的工作当中,人是极其容易疲劳的。这样的识别是极大的高强度工作。现在人脸识别有非常成规模的公司了。全世界范围和全国范围中都有一些很不错的公司。


但这里面也有一些缺憾。即便做到了像谷歌那样95%或96%的水平,从单机器识别的角度来说,剩下的4%或5%,错的会非常厉害。这就是机器和人非常大的不同。我只是从视觉识别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人是不是这个人。机器可能有95%—96%的准确率,但那4%—5%,就会错得非常厉害,导致它不能完全替代人。不要小看这4%—5%的错误率。这个错误带来的误报警率,会造成警察疲于奔命,根本忙不过来,到处去找错的人,这会让真正的系统瘫痪掉。


有没有办法提高识别率的同时,减少错误率呢?有。人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人的识别率,现在从单纯的视觉角度,在有的方面是比不过机器了。因为人一辈子能记住的就是这些人,但是机器可以通过学习的方法认识几百万人,会比你有更高的识别率。


问题是,它是视觉单一信息来判断的。人既有视觉、听觉,还有触觉,各种各样综合性的判断,多模态的判断。机器能有这样的能力吗?可能。目前我们也在关注这样的领域。


同样的,还有VR领域。刚才薛蛮子老师说一天看多少项目。我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当过全国劳模。我每个星期自己看过的项目不会少于50个。这个清明节假期,我带着我的儿子和先生,每天搞创业公司一日游,但考虑到家庭娱乐的平衡性,所以清明节假期看的都是VR公司。儿子也很开心。我老公是给智慧城市做规划的,这些东西对他也有工作上的帮助。


VR头盔真的不是创业公司要干的事情。但两个方面我们要关注:一个是内容,另外是VR领域里面和交互相关的技术。我儿子第一次戴上VR眼镜的时候,他说伸手不见五指。我觉得这不合理。手是天然的交互状态。如果手和他交互,其实作为像我这样的视频控来说,我首先会关注的是延时会有多少?大多数的解决方案是穿戴式设备。比如手套,一个手牵涉到15个关节点。如果用IMU做整个系统的链条,匹配后面的算法,能不能把你的延时控制在20毫秒之内?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由此产生了,我所谓的交互是不是真正的自然体验感的交互状态。


你会问,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事情?因为,其实VR技术和VR内容最早不是我们现在所有的VR头盔里面所展示的。10年前就出现在我的演播室里面。我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在虚拟演播室里面,用虚拟前置进行直播的主持人。这个领域里面真正能够做得好的不多。我大概七八年前这个领域已经认识很多人了。我很高兴这个阶段有一波技术,回到了我熟悉的视频领域。这也是我觉得我跨入这个行业最好的机会。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项目,是我们投过的机械臂——UARM。他们很快会出第二代产品,我欢迎大家去关注。有很多做机械臂的。但只有这一个机械臂,减速器和伺服机构都是他们自己的专利。而减速器和伺服机构,是我在当记者的时候,经常跑航天,所以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极其需要专业性的领域。我也找到了这个领域,中国最好的专家帮我看过这个项目。这就是我们投资的原因。


总的来说,我现在深刻体会到张颖和我说过的一句话——做投资,真的越做越心怀敬畏。这也是半年来,我最大的体会。这半年,我是一个交错的过程。一边,我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和自信;另外一边,我觉得真的越来越需要心怀敬畏。


所以和大家分享一句话——这个跨界有多远?怀敬畏之心,在奔跑当中调整呼吸。


最后再做一个广告,技术这方面,虽然我很容易成为理工男的女知音,但真的需要有更专的人。目前紫牛基金正在找一个偏技术性的合伙人,大家有意的话希望能够给我推荐。


另外,刚才说到了网红,4月21日在papi酱的广告拍卖会上,我会有一个15分钟的演讲,到时候我们可能会联合几个机构探讨一条路——是不是网红有一个更好的、能够焕发青春的、更长久的生命期?是不是有一个更好的解决路径?希望到时候和大家进行一个分享,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纬万浩基:VR硬件投资过时 勿忽略平台和交互
直播技术将改变中国所有行业
2016中国VR行业报告:80%的VR应用是伪VR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第六届数字内容与智能终端融合研讨会暨中国VR、AR产业发展 研讨会圆满闭幕
“中文梗博物馆”的诞生,是VR世界的伟大一步
****(交互内容升维计算,VR眼镜)阿里巴巴达摩院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XR互联网面临的三大挑战——交互、内容升维、计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