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 -赏经鼎《洛神赋》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洛神赋》

       这块原石似烟霭云雾,和古朴韵味的黄自然交融似落霞云水,中间蓝若隐若现,俨然缥缈无边的天空之境。

      能够在这这方寸之上雕琢出《洛神赋》的长篇史诗与画卷,的确是一种挑战。我们先来看一下曹植的《洛神赋》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赵孟頫47岁书写的《洛神赋》全文​

       《洛神赋》是曹植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最初见于萧统《文选》。据序称,此赋系曹植于黄初三年(222)入朝后归济洛川,因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而作。全文共984字,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有评论说他继承了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曹植他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

     ↑北京故宫甲本《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取材于《洛神赋》一文,但遗憾的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由于年代久远已经佚失,现存均为宋代摹本,其中较重要的摹本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北宋摹本 《洛神赋图》

       我们回到雕刻师的世界,首先分析原石

       材料黄蓝和棉絮相互交织,侧边还有道长裂,裂在边缘,可以通过雕刻处理掉;一些些白棉比较润,有一定的创作价值。且似烟霭云雾,和古朴韵味的黄色自然交融似落霞云水,中间蓝若隐若现,俨然缥缈无边的天空之境。

       原石自身唯美绚烂的梦幻效果,正如三国八斗之才曹植途经洛水,梦遇绝美洛神的那般奇妙仙境。

      雕刻师选取顾恺之画作中的一幕,将材料黄俏为金光云彩,白为洛水流雾、天边云雾,蓝为天空。日既西顷,云蒸霞蔚,烟波浩渺的洛水之上。

      ​文鱼警卫保护着洛神,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带她远走,虽然洛神渐行渐远,徒留曹植在河畔上“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雕刻时既要保留颜色,淡棉化裂,也要在受料型尺寸局限下呈现恢弘场景,以微雕技法雕刻画面细节,如芝麻粒的人脸、扇子等,抛光和喷砂区分进一步体现工艺和空间秩序。

      背书曹植《洛神赋》片段: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文中图片由经鼎玉文化授权使用,谨此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神赋图》北宋摹本(旷世墨宝)
洛神赋图
国画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附高清全图 图解(宋摹本)
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洛神赋图》古画赏析
中国历代人物名画集锦(32)
汉桥话画:《洛神赋图》讲述曹植与洛神凄美的爱情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