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65岁盘点了自己的遗产,只有六十多把紫砂壶!

1939年,在蜀山脚下的一间屋子里,一位老人正拿着毛笔颤颤巍巍在纸上书写清单,这些清单则是他的遗产——六十多把紫砂壶

不久之后,老人去世。这个人,就是清末民初的制壶名手——俞国良。把毕生的心血,都融入了紫砂壶中。

民国 俞国良制海棠壶

 

俞国良(1874-1939年),又名祖琳,无锡锡山人,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晚年定居宜兴蜀山木石村(今宜兴市丁蜀镇),紫砂界一代宗师。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代表作有各式传炉壶、线圆壶、仿古壶等,被各地博物馆珍藏。

俞国良生于1874年,制壶技艺精湛。曾受聘为苏州金石家、书画家吴大澄(著名书画家吴湖帆的祖父,历任广东巡抚、湖南巡抚)制壶,后为两广总督端方制壶,名重一时。

俞国良制合菱壶

 

1915年为葛德和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制壶,所制“四方传炉”为中国选送参加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的紫砂产品之一,获优秀奖。

俞国良老家在无锡锡山,故其款印多为「锡山俞氏」、「锡山俞传」。

▲俞国良款印

1937年所制茶壶获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在宜兴紫砂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对民国时期紫砂艺术的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晚年定居宜兴蜀山,与当地邵氏寡妇成婚,传艺于邵氏后人邵陆大、邵宝琴,1939年病逝,安葬于老家锡山。邵宝琴即倪顺生之母。

▲俞国良作品

近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在《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有言:

“俞国良,原籍无锡,1939年卒,寿享65岁。传器制作严谨,器形格调雅致,是晚于黄玉麟的名手。”

俞国良 传炉

  

俞国良少年成名,作历来被视为紫砂珍品,而他的代表作,便是「传炉壶」。

传炉壶最频繁出现于清末民初,因成型技艺难度极高,能以此壶式承前启后者,首举俞国良,他所作之「朱泥传炉壶」,更是成为一代经典。

俞国良 传炉

   

俞国良 传炉

   

顾景舟曾评价曰:

“此壶为俞国良之最佳传器。精选泥质最好的大红泥制作;烧成火候绝佳,故色泽朱红,光彩鉴人,肌理滋润

制技与形制虽感有疵,但却是宜兴朱泥器中之罕见者,堪称显示砂艺材质的绝佳传器。”

▲俞国良款印

此壶器型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此壶在江苏省物品展览会获特等奖,在1932年获芝加哥博览会金奖

俞国良前半生行踪漂泊,晚年开始定居蜀山脚下木石村,60岁时还孤身一人,在友人撮合下,与邵氏寡妇结为夫妻。

俞国良作品

    

邵氏有子名叫邵陆大,有女名叫邵宝琴,俞国良视如己出,每日耳提面命,必有造壶之课。

俞国良作品

 

可以说,俞国良一生都扑在了紫砂泥上,毕生的心血、智慧、技艺也都在紫砂壶上,而他在生命最后留下的清单,仍旧是紫砂壶

来无所求,归有所恋,所有的所有,都在汇聚于这一方紫砂泥。

 精|彩|回|顾 

· 大红袍:一窑裂三把,极品朱泥的傲娇!

· 这种壶10年来涨势已定,今以10倍价成交,透露收藏的重要信息!

· 四年时间升值80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 10把大彬壶,他怒摔八九把,这是怎样的狂人?

· 宁做三壶,不配一盖”,顾景舟为什么愿意花3年为他的壶配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的遗产,竟是六十多把紫砂壶!
是悲?是喜?65岁老人去世,遗产仅有60多把紫砂壶!
65岁老人去世,遗产仅有60多把紫砂壶!
【转载】喝茶岂能不懂壶,不可不学的紫砂壶养生之道
紫砂壶~~宜兴
紫砂壶第一大功能泡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