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天门冬:高萝引蔓长,插楥垂碧丝

(山崩石落后,草木再生)
《聊斋志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山巅裂开)
癸卯立秋之日,一行人去往地震大裂谷。远望山峰崩裂,半边山被摇落成巨石,散落而下。峰顶两条大裂谷,其间或广或狭,或深或浅,狭处仅容一人,深处如坠井渊。仰望谷顶,一线光亮,触摸两壁,清水流溢。走出漫长的山顶裂谷,宛若震后重生,再见光明。
看裂谷外,山石磊磊,草木葱茏。阴行草裂开黄色的花朵,山丹的绿果铃铎样挺在顶端,黄精和玉竹的果子像玉珠样垂曳,野鸢尾像绿色的扇子兀然而立。
苦皮藤和南蛇藤攀爬在树上,山葡萄已经紫了,树下矮小的藤蔓是山东茜草。龙须菜细枝细叶,翠绿欲滴。哎!还有爬蔓成网的,这么像龙须菜呢,但叶子像小镰刀?
队长兴奋地说:“天门冬!绿色的是枝。”
《本草图经》:“天门冬,生奉高(泰山下县名)山谷,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茴香,及尖细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shā)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色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旁……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
看这杉木树叶样的叶状枝,自带锐气,藤蔓上挂着绿色的果子,藤上钩刺却好似说,不能触摸。若此一帘碧绿,悬于窗外,细雨微洗,明珠轻缀,则秀姿迷人。
南宋朱熹《天门冬》:“高萝引蔓长,插楥(yuán 篱笆)垂碧丝。西窗夜来雨,无人领幽姿。”
于乱石间,轻轻挖出纤细的小苗子,想不到根上已经长了两三个小小的地瓜呢。藤蔓稍长些的,地瓜大且多。
切开,见水润明亮,中有白丝,故有明天冬之称。嚼一嚼,甜而多汁,后味稍苦而辛。
陶弘景:“门冬蒸,剥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饥。虽曝干,犹脂润难捣,必须薄切,曝于日中,或火烘之也。俗人呼苗为棘刺,煮作饮乃宜人。”
(天门冬蒸后,脂润甘美)
天门冬脂润,形似骨髓,故可强骨髓。又因其味甘美,神仙家常服食之。《抱朴子·仙药》:“天门冬,或名地门冬,或名莚(yán)门冬,或名颠棘,或名淫羊食,或名管松,其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气香者善……服之百日,皆丁壮倍驶于术及黄精也。
天门冬可以去污,治不洁之疾。《药性论》:“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中一切恶气,不洁之疾,令人白净。蜀人使涣衣如玉。”
《神农本草经》:“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颠勒。”
风神句芒,有钩有刺,天门冬茎生逆刺,为风象,主暴风湿偏痹。伏尸者,传尸鬼疰。天门冬去污浊,兼其叶其刺锐利之象,除邪恶气,可杀三虫,去伏尸。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天门冬科多年生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膨大部分长3-5厘米,粗1-2厘米。茎平滑,常弯曲或扭曲。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硬刺。花淡绿色,常2朵腋生。浆果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中药天冬为天门冬的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医家论天门冬】
补阴药:天冬
1004天门冬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6.3)天门冬生姜的药性、灵飞散(V86-3 26:50)
天 冬(《本经》)
散斑竹根七(天门冬科 竹根七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