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论“汗症”
 2011-05-10 11:14:22

前文弦音醉舸: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中描述的症状,仅仅是汗症中的一种,各种汗症都与“营卫不和”有关,但这背后的病理机制却差别甚大。在“汗”症的对面弦音醉舸:“汗”症的对面 一文中,粗略的描述了津液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分布途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汗症的其它发生机制。

汗是体表津液所生,那么体表津液在天暑衣厚的情况下,人体会以出汗作为自我调节的手段,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过多的出汗,则提示着病理机制的驱动。人体体表的津液分布与开泄,与营卫之气的功能状态直接相关,“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一文中就诊的汗症,是比较单纯的“营卫不和”之证,病机是“卫强营弱,脾气不升”。但要知道营卫之气的生成与循环,和五脏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营气之脉灌注五脏,而津液的分布,也分五脏和体表),这也就意谓着:人体营卫之气的正常循环,必然有五脏因素的参与。那么这个生理事实的反面,即当五脏出现功能失调的时候,也必然会影响营卫之气的正常循环,在这个基础上,汗症的出现,其背后病理机制的多样性,便可以理解了。

在《内经》中,用五脏之风来描述汗症的多样性:1.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2、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喜怒,赫者赤色,痛甚则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3、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喜悲色微苍,嗌干喜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4、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5、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腰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颐上,其色黑;6、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饮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喜满,失衣则瞋胀,食寒则泄,诊瘦而腹瞋大。除此之外,还用汗出的部位和特型来描述:1、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先当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出内,至其风日则病稍愈;2、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裳濡,口干喜渴,不能劳事;3、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干上来,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这几个属于“营卫不和”在局部的表现以及表现形式的差异,本篇就不深入探讨了。

对于“肺风”、“心风”、“肝风”、“脾风”、“肾风”对汗症的影响,是很好理解的,我们设定好汗症是由于“营卫不和”这个“平台”所致,那么五脏因素则是导致“营卫不和”的具体因素:比如当脾脏出现功能时强时弱,类似“风”这种病理状态时,营气的升发必然也会时强时弱,以至出现营卫不和的病理状态;比如当肾气功能出现时强时弱的病理状态时,必然会导致卫气入腹的不顺畅,也会导致营气灌注肾脏时的困难,也会出现营卫不和的状态,其它三脏可以类比。或者换个角度说明更容易理解一下,同样是一个汗症,它可以有五脏因素的参与,故而临床见症在出汗之外,可以观察到五脏功能病态所出现的症状,比如“肾风”,在出汗之余,会有1、面庞然浮肿;2、腰脊痛不能正立;3、其色炲(煤灰色)4、隐曲不利(阳痿、或者前列腺炎等);5、诊在颐上,其色黑(两边面颊与腮帮子上可隐约见有黑色);比如“肺风”,在出汗之余,会有1、多汗恶风,2、色皏然白(面色白)3、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4、诊在眉上,其色白;其余三脏风所见症状详见原文。话说到这里,这还仅仅是描述的理想状态下的影响因素,尚未考虑实际发生时五脏之间病理状态的相互作用对“营卫不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五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甚至五脏这个子系统(对于营卫运行这个系统而言,五脏是子系统)下属的子系统的影响(肺主皮,心主脉,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

综上所论,“出汗”这一看似简单的症状,在人体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的出现并不简单,传统医学的难以掌握,也正是由于人体系统的庞杂。临床对一个病症的处理,就是在系统与子系统以及分支系统之间的权衡,明晰症结所在,治疗也就成功了一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论篇第四十二之三五脏风症状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46
被人遗忘的五度风咳论考
黄帝素问直解 卷之二脉要精微论第十七篇
黄帝内经中风邪致患的各种病证机理及其临床表现
中医色诊望诊:《内经》面部五色应病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