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闻青桐“穿镰功”(穿越剑刃火门)

“徐闻视窗”年例系列

青桐“穿镰功”(穿越剑刃火门)


  “穿镰功”(穿越剑刃火门)是徐闻县民间起源于明代中晚期的一项传统的绝技表演活动,主要活跃在徐闻西乡的迈陈镇青桐村。
 


  据悉,“穿越剑刃火门”是当地的通俗叫法,这种民间技艺正式的名称又叫做“穿镰功”,是源自少林武功中七十二艺的演化而成的一种绝技,如猴猫快捷,像燕子轻盈,瞬息迅即飞越屏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利用穿镰功穿越镰门,既是真功绝技的展示,又可作节庆的娱乐活动。

 


  青桐村是徐闻县当地一条村场面积很大、人口又众多的自然村,位于徐闻县西部的迈陈镇,现为詹、邓、陈、王、周、杨、薜、李、卞、黄等20多姓杂居,而村中又以詹姓人家为主,詹姓约占全村总人数约7成左右。青桐村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古时较优渥,其北面是青桐海湾,西出北部湾,海域面积达一百三十一平方公里,村中良田坡地参半,土壤属沙质土和灰质土,深厚肥沃。主要作物有水稻、甘蔗、各类蔬菜、热带亚热带各种水果,如香蕉、芒果、木瓜、木菠萝、龙眼、荔枝等。历史上种植过的作物有粟、小米、麦、高梁、玉米、番薯、花生、芝麻、桑等等。农耕时代曾是一个富庶之地。此外,村旁的青桐海湾曾是一个水美物丰的世界。海里生长着各种南海鱼虾。此外,还生长着各种生物,如海鸟。海龟、海蛇、鲎、蚝、蛤蜊、泥汀、螃蟹等。青蟹闻名于世。红树林高大繁茂,是天然的海上森林公园。青桐港在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两代曾是一个繁华的内港,各类货物从这里散发运转,这里还设有渡船。但是,由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初的堵海造田活动,海湾湿地滩涂、红树林毁去了,海产资源基本消失,海湾变成一条狭小的溪流,再看不到昔日那种充满勃勃生机和昌隆的景象了。青桐九亩坡储藏着丰富的硅藻土,可制造化工产品如过滤剂、涂料等,初步探明储藏量达1亿吨以上,尚未开采。
 


  据考证村中最早也是由詹姓人家所开基居住,其后其他姓氏村民再迁入聚居的,在徐闻当地至今都还有明清时期赞誉“村墟大铺头,詹宅大门楼”的民谣,足以见青桐村詹氏旧日的显赫!青桐村詹姓原本祖籍是江南徽州府婺源县人(今江西婺源),明洪武年间,婺源人詹天赐考中举人出任广东广州府东莞县知事,任后遂在东莞定居。其后詹天赐后裔詹祥又于明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考中拔贡来今天广东高州府吴川县任职教渝,卸任后定居高州府吴川县龙头(今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木侯村)。1570年詹祥之孙詹团登仕岁贡,任琼州府教授。任后回乡时路过徐闻见青桐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遂率家属赴此开基定居。詹团最先住的地方叫后园塘,宅旁是庙宇,宅前面向鱼塘,四面空旷,园田丰沃,树木苍笼,甚有风景。宅坐南向北,背靠坡地,面向旷野和海湾。青桐村詹氏从明天隆庆年间詹团始居延续至今,已历时四百三十余年,派生18代,繁衍于孙上万人。现在,詹氏家族在徐闻县中已是个大姓之一,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其中青桐村詹姓达4000多人,青桐村詹氏崇拜英雄人物,崇尚美德。村里建有关帝庙,每年正月元霄节都举行庙会,平时庙堂香火不断。村西建有妈祖庙。村北原有邬王庙,后来损毁了,现存遗迹。偏爱武术,经常玩弄民间拳术和刀法,健体强身。从清代嘉庆年间开始,青桐村就成立了雷州半岛最早的武术社和民团。青桐村还是清代的军事要地。清朝康熙年间起,青桐村就设置炮台,那时主要用作海禁。洋禁。炮台在这方面也发挥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另外,青桐村海湾的红树林在抗击匪寇、掩护人们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而据明万历《雷州府志》和清宣统《徐闻县志》记载,明代中晚期,倭寇、西寇和土贼时常侵掠雷州半岛。我们查阅《徐闻县志》中找到的记载有:“康熙十七年三月,海盗杨二率众在海上骚扰,杀害士民,侵扰村民不能安居乐业。为保护村境,詹姓族贤寻师习学武艺,博获师学真传穿镰功,屡屡击败寇盗入侵。穿镰功为家族承传方式,艺高为师传授徒子徒孙,有组织地传承祖辈武功绝技穿镰功。”我们根据文献记载和村民的口述,清康熙年间青桐港村民和过往客商不堪其害,詹姓先贤捐资聘请山东武师陈弘义教授武术。除了传授武艺外,为了锻炼村民们实战的技巧和胆量,陈弘义把一些剑扎成一个口字形的门,又把竹篾和稻草围成圆形用火燃烧起,然后让村民从“剑门”、“火门”中鱼跃而过,如此循环反复,效果很好。青桐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日闹元宵举办大巡游活动,十二日夜点花灯、抬神轿游村,有彩车六国旗绣伞彩旗飘色八宝八音锣鼓,队伍庞大,十分热闹,据悉,目前村中正月期间年例表演项目主要有:1、比赛武功,青桐境武术团成员表演洪家形意拳、空手搏击、刀枪格斗,各尽所能,各显身手。2、高桩舞狮,狮醒、狮嬉、狮跃、狮立、踩桩,连续跳2米高桩,走3.4米钢丝,精彩而惊险。最重头戏还是第3,亦即青桐独有的“穿镰功”(穿越剑刃火门),这项技艺自这项活动产生后,历经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门技能,经过挖掘、改造,如今在表演活动中,全队多由12人组成,表演器具有“剑门”、“火门”、锣鼓、神牌、彩旗等,表演步骤为:先祭拜神灵;第二步,展示剑刃道具;第三步,穿“剑门”,后跃“火门”,寓意上刀山、下火海;第四步,表演结束,谢神退场。
 


  “穿镰功”(穿越剑刃火门)这项技艺植根于民间百姓,代代相传,集武术、技巧、打击乐于一体,技艺精湛,表演生动,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承载了徐闻人民敬畏生命、团结一致、不屈不挠、抗击外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史,也表达了祈求安康生活的纯朴愿望,对徐闻地的经济、文化、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精神和力量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但目前 青桐村武术和穿镰功都濒危状况,主要 武术和穿镰功都 是世代相传的武功绝技,训练十分艰苦,虽有青少年爱好,但十分惊险,大部分难能精通娴熟,传承尚困难重重。再加上如今是经济效益时期,学武功赚不了几个钱,练武人员缺乏!建议今后徐闻继续努力挖掘、传承、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技艺,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

徐闻视窗”年例专题系列

“徐闻视窗”年例专题系列报道预告


正月十二下洋墟年例游神活动精彩纷呈


徐闻民间提前举行巡游乐闹元宵


徐闻曲界仙安墟年例


徐闻锦囊城(锦和)年例游神


带着海味的徐闻赤坎村年例游行


徐闻田洋村3岁小孩闹元宵


徐闻曲界年例游神


到徐闻乡间的露天剧场去看戏


作者:何 强
摄影:徐闻安国影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闻明清至近现代移民祖籍考释(四)
​徐闻,中国大陆最南端
【徐闻县“创卫”征文比赛:7号作品】李想 ||感谢您
初冬自驾游12:徐闻——灯楼角及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徐闻县今年“文科第一名”出自这个村,同村长辈有不少人出资5000作为奖学金基金!
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个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