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仪 | 中式传统婚礼你还记得哪些礼仪

传统文化下的产物是源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一点都不比西式婚礼差,甚至更为庄严和热烈。

但纯正的中式婚礼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几乎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在这里,也给一些想办纯正中式婚礼的小伙伴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传统流程里的诗书礼法

 婚礼之前 


【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是: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褥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嫁妆】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上头】


这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


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婚礼当天 



【红盖头】


新娘子通常会以一条边长为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盖巾”,俗称盖头。


对于盖头这一婚俗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新娘蒙红盖头,是为了遮羞;


另一种说法是源自古代的“掠夺婚”之说,意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犹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般,可见古时女子之地位


【撑红伞】


迎亲的当天,新娘出门时,站在露天的地方,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撑起一把红伞护着新娘,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现在广东,福建等地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拜堂】


又称为“拜天地”,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但是拜堂并不属于古代“三书六礼”中的礼仪。


在婚礼仪式时,司仪会大声地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


这其中,“拜天地”是代表了对天地神明的敬奉;“拜高堂”是指对男方父母行礼,表达孝道;“夫妻交拜”则是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婚礼结束 


【闹洞房】


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但现在,很多地方的恶俗婚闹实在是令人不齿,直接摒弃也不无不可。


【三朝回门】


意为“归宁”,新娘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


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着一些礼品回娘家祭祖,随后再随丈夫返回夫家。


所以现在的回门宴或者归宁宴的举行时间,也最好是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举行。


不知道看完这些传统的中式婚礼流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见过酉阳原生态土家族婚礼吗?全过程你知道多少?
关于传统婚礼的礼仪有哪些
中国婚礼习俗
想要办传统的中式婚礼,这些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传统婚俗十大禁忌
传统中式婚礼环节一览表 中式婚礼流程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