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好的休闲农庄,不但有好主题,还要留得住人的创意!

 
一、休闲农庄要如何提升主题?

乡村农庄能守住最原始纯真的美,能远离繁华留住自然,能让你见到最古老生活方式的当地人,那里山明水秀、林木葱茏、空气纯净……它们不应该是荒芜的土地,它们的美并不空洞,它们是乡村最美农庄。



 

休闲农庄要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办有意义、有心灵体验性的活动,把人带进去。仅仅一时的热闹远远不够,必须有长远的规划。而首要问题就是找到属于农庄的目标客户人群,至少要找到主流目标客户群。有了这个目标客户群,农庄更要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需通过主题化提升将有所为的部分创造出极致化体验,这样农庄才会系统提升经营和赚钱能力。而目前,内陆绝大部分地区休闲农园主题化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部分农园的发展。


 

第一,聚焦一个核心主题

农庄切忌贪多求全,什么都想要,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想突破,最后没一样能够杰出。


第二,将主题差异化表达。

有了主题后,企业要懂得对主题进行包装,让主题概念化、精致化、时尚化或趣味化,使之容易被目标客户群所接受。如果主题不经过包装,很容易陷入同质化陷阱。如果大家都做番茄主题、奶牛主题,那么就很难彰显特色。

比如,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桃米里是台湾“9·21大地震”的重灾区,灾后重建引起各方关注。台湾“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协助桃米里进行生态调查及规划。结果发现,因经济衰退而低度开发的桃米里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特别是蛙种类丰富。于是,在主管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协助下,桃米里连续开办了两年的学习班,专门做解说员、民宿发展的培训,学生就是当地村民。历经两年筹备后才开始做旅游。

通过各种培训课,桃米里的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接受新思想,了解到了当地宝贵的生态资源和经济价值,自觉加入重塑家乡的队伍里。生态旅游和民宿经营使一度沦为废墟的桃米社区如今人潮如织。



第三,围绕主题找支撑点。

基于主题,农庄必须善于找到支撑载体,帮助主题落地,否则,主题就只能变成空洞的口号。作为农庄经营者,要思考我这个农庄有多少体验项目、景观设计、产品以及其他内容是否与主题匹配。



第四,立足主题做好文化。

具体的项目、产品和设施是硬指标,要想让主题落地生根,形成氛围弥散整个农庄,关键是要形成基于主题的文化。资源会枯竭,硬件会折旧,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能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能够提升农庄品牌内涵,提升农庄品位,成为农庄吸引顾客、留住顾客、倍增顾客的重要力量。

如果一个农庄的文化是空洞的设计,没有灵魂的话,是有缺陷的。各地发展农庄旅游,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有别于风景名胜以及酒店的旅游体验。其次需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让游客充分融入当地的生活。



第五,借力主题做盈利模式。

如果主题不能帮你赚钱,那么很可能是农庄选错了主题。一个好的主题一定能够帮助农庄提升魅力,提高营收。农庄要懂得围绕主题做好盈利模式。

比如,香港有个hello kitty农庄。


这个只有18亩的小园子,先前没有主题的时候,与周边所有农园一样,游客寥寥。后来经过主题化提升后,整个园子植入了hello kitty主题,让这个主题弥散在每一处细节。他们分别从门票、喂动物、烧烤区、小农夫课堂、精品专卖店等方面入手提升营业收入。这样,农庄通过主题吸引孩子,围绕孩子设计一系列增收项目,最终提升了盈利水平。



综上所述,休闲农庄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懂得主题化运作,通过上述五步法,休闲农庄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制做好主题,然后通过差异化表达、支撑点塑造、文化植入和盈利模式改造来夯实主题,将主题做深做透做到极致,休闲农庄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化,打造出备受欢迎的知名品牌,成为行业典范。

 

二、休闲农庄要如何留得住人??

对于游客,很多休闲农庄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人来了却留不住,好不容易人留住了,却又留不住钱。因此,更不要留住游客的心,让其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而且不仅自己来,还能带更多人来了。对于那些做得好的农庄,其留人、留钱、留心的秘诀到底是什么,秘密即将揭开。  在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的时代,不少去过休闲农庄的人都会发出一种感叹:去过农庄千千万,没有几个值得玩。 


确实,各类休闲农庄如一夜春风,开遍大江南北,似乎给人们带来了触摸大地的机会。然而,问题并不少。农庄缺个性、产品缺特色、休闲缺品位、游赏缺精致,千人一面,品质雷同,成为休闲农庄经营江河日下的内在原因。不要说来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就是到此一游后,也是兴味索然。  以创新的思维,融创意元素,用多元手法,打造满足人们追随乡野生态风情,深度体验休闲的需求的农庄,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制胜的法宝。  创新没有模式,创意没有边界。符合潮流所趋,迎合顾客所喜,才是休闲农庄具有持久魅力的根本。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秘诀1:超前的规划,合理的布局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再小的休闲农庄,也包括了管理、生产、加工、营销、景观设置、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的建设。况且区位交通、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产品内容等等都是与农庄成败息息相关的,事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农庄的市场定位、功能分区、项目设置、开发原则与时序、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方面做好规划设计。农庄的布局,既包括内部功能区划和景观设计,也包括在整个区域中的选址和互动性。在外部布局上,要选择区位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能与周边同类项目及景区景点构成互补性,能与整个区域发展形成互动,这样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客源。


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就是由近80家乡村民宿庄园构成,并依托这些民宿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能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并全方位地感受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

同时,区域内部各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这样,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就出来了,能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各个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


在内部布局上,要将生产区、观赏区、加工区、休闲区等有机合理搭配,尤其是景观设计和游憩设施,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感受和舒适性,尽量做到移步换景,不走回头路,累了有地方可以暂停休息。如游憩设施类,要尽量就地取材,在形式上进行创意运用。或石凳、或竹椅、或木条横座等等,各种材料和形态都可以利用。



秘诀2:鲜明的个性,特色的主题


无论是人、或者事物、或者产品,有个性才能吸引眼球,让人过目不忘。休闲农庄也是如此。鲜明、突出的个性和主题就是休闲农庄独一无二的靓丽名片。休闲农庄的个性往往与农庄经营者的风格、追求和修为有关。例如台湾的农庄主几乎都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他们特别热爱乡村,钟情于田园生活,致力于自然生态的涵育和环境保护。他们将目光放得很长远,不奢求短期的暴利,能静下心来做长线投入,悉心打理自己的庄园。


同时,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他们会将农庄视为自己的艺术作品,不断融于自己的个性化创意,精雕细琢,丝丝入微,务求精益求精,游客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这是别人怎么学也学不来的东西。


主题也同样重要,主题要能够突出休闲农庄的最有特色的部分,最好在农庄名称上就能有所体现。是侧重休闲、还是侧重教育、还是做民宿,要让人一目了然,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能有针对性地做出精准的选择;而不是听到某某农庄时不知所闻。


台湾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主题和特色,如“飞牛牧场”以奶牛为主题,可体验牧场生活;“薰之园”以香草为主题,可感受浪漫温馨的场景,“花开了农场”则以珍稀花草苗木为主题,可畅游由奇花异草编织的梦幻仙境。




秘诀3:以产业为本,精细化雕琢


休闲农庄的基础是农业种养殖产业,这也是农庄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根本。无农不强,无旅难富。脱离了农业,就成了“休而不农”,名不副实。开发多元化的新、奇、特农产品是农庄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要精心选择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种养殖产品,做出农庄自身的品牌,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效果。如台湾很多农庄都根据种植的产品开发了深度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市面上和其它农庄购买不到的,成为自己吸金的秘密武器。


休闲农庄很容易陷入假日经济的泥潭,淡季无游客,旺季无招待。产品的精深加工显得尤为重要,要将生鲜产品向干货制作、开发功能饮品、提炼美容保健品、旅游商品等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同时解决淡季无事可做的问题,提高经营效益。




秘诀4:创意要用心,体验要深化


有创意的产品,才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能带给游客以心灵的共鸣和别样的感受,强化游客的粘性。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景观小品,都要注入创意的思维,可适当结合时尚元素,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效果。


如金勇DIY农场每年都培育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设计成“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轻松享受一顿番茄盛宴,品尝到来自不同国度的形状、颜色、风味各不相同的西红柿,真令人爽口爽心。头城农场的叶拓T恤,总是别出心裁,常出新意,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图案,吸引很多客人不断重复前来消费。

时尚元素则很切合年轻人的胃口。如蓝调庄园在产品设计时,将时尚、休闲要素融入其中,通过求婚、求爱等动态的新奇体验,打造“爱的艺术”大地景观,设计时尚的休闲方式如为年轻团体或情侣提供露营、户外休闲娱乐、健身、特色餐饮等,营造出一个颇具浪漫情调的“爱的伊甸园”,吸引了大量的年青人和情侣。


 

项目的设置要加强互动环节,引导游客深入体验,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或者新鲜的经历。例如在休闲牧场,游客不仅可以观察动物的习性,还可以亲自喂养动物,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也可以参与体验喂奶牛、挤牛奶、喝生奶的全过程,感受牧场农家的生活,并学习到一些动物饲养知识、挤奶的手法等等,给人留下一段难忘的经历。


秘诀5:将资源用活,画龙更点睛


休闲农业可用的资源很多,举凡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乡土文化、乡村建筑、民间技艺、民俗节庆、传统手工等等,只要善加利用,都是难得的宝贵素材。只要运用得当,加入一定的创意改造,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资源的挖掘重在突出地方特色,要有乡土韵味,要有乡土风格。休闲农庄可以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古迹、传说,通过新奇创意,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


如台湾的桃米村本是一个地震废墟,该村利用本土蕴藏的丰富生态资源,将23种不同形态的青蛙和56种色彩斑斓的蜻蜓作为特色,依据两种小动物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并鼓励村民用纸、布、石头等乡村材料,制成手工艺品,很快成为畅销旅游商品,也使整个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往体验和观光。


民俗风情和农业节庆也是休闲农庄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丰富的节庆习俗,如民俗文化类的传统二十四节气、泼水节、火把节等,农作物类的采摘节、赏花节等,以及垂钓节、农业嘉年华等活动类节会。


在休闲农庄中举办节庆节会,可以丰富农庄的休闲娱乐内容,又能提高游客量,带动农庄的餐饮、观光和产品销售。或者主动融入区域性的大型节会,利用机会扩大影响。




秘诀6:内容多元化,营销时尚化


一条腿的总跑不过两条腿的。休闲农庄要想跑得快,就要有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产品的品类要多元,农产品、手工艺品、特色旅游商品等等都要开发一点,吃的、玩的、游的、购的,都要有一定的配套,以迎合游客的不同爱好和兴趣。让游客吃了还想来吃,玩了还想来玩。产品的层次要多元,既要有大众型产品,又要有中高端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


休闲农庄活动也要多元化,可以设置采摘、露营、烧烤、垂钓等休闲活动,也可以设置种菜、翻土、捕鱼等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去,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还可与周边农村、社区一起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和联谊活动,比如举办爱心传递活动、公益义卖活动、歌唱比赛、书法笔会、乡村趣味运动会、儿童风筝节等等,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带给游客阳光快乐的心情。


如在水果采摘季开展体验活动,让游客自采自摘,开展“打造会说话的苹果”特色劳动体验活动,让小朋友和家长进行亲子互动,用印有吉祥语、京剧脸谱图案、卡通人物等各种表达情意的图案字帖,给刚摘下的苹果贴上自己喜欢图案的“苹果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休闲农庄如何留住人
打破农庄不赚钱的5大秘诀!点击收藏
农庄设计|休闲农庄怎样做到“留人、留钱、留心”
为什么有的农场就是留不住人?如何破?
休闲农业第7问:怎样做主题鲜明的休闲农庄?
该从台湾精致农业学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