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肥料的科学施肥方法?

说到平衡施肥,它的原则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精准施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等。

目前广大农户的施肥方式仍沿用老习惯,化肥+农家肥,再就是补充点成品有机肥或生物菌肥。肥料年年用,但年年却不增产,病虫害严重,品质不高,产量低。如果这里给大家说通过测土配方,缺什么补什么,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我国绝大数区域测土配方的设备、人员、技术等资源未完善,让农民测土后再用什么肥料,几乎是空谈。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是通过合理选用肥料,加上科学的施肥方法,完全可以做到平衡施肥,提质增产。
(一)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大家都知道,植物营养的四大定律:
 1.同等重要定律;
 2.不可替代定律;
 3.最小养份定律;
 4.报酬递减率。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元素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
中量元素:硅、钙、镁、硫;
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硼、钼

从营养元素的作用来看,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各有不同。大量元素主要参与构成植物机体成分,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木质素等,而微量元素主要是在大量元素形成上述物质的生理生化过程中起促进或催化作用,其本身并不固定在机体的组成成分中。因此,人们也常把大量元素称为结构物质,把微量元素称为活性物质。
近几十年来,氮、磷、钾化肥的施用量急剧增加,土壤酸化严重,而随作物带走的中、微量元素养分却没有得到系统补给,中微量元素的极度缺乏,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或生殖,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同时,缺少中微量元素,大量元素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所以,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使用是平衡施肥的关键。
(二)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分解者,它在土壤中分泌合成有机酸、生物酶等,能改善土壤生物环境,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同时,起到抑制虫害,防病的作用。有机质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松软透气,培肥地力。而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菌生化反应小,作用会大大降低。所以,施用肥料时,既要补充有机质又要补充生物菌,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相互的促进作用。
(三)精准施肥,杜绝过量施肥
确定施肥量一定要观察肥力地力情况,肥料不是施的越多越好,让作物“吃饱”不浪费,既能保养土地,又能节约成本。①根据不同作物需肥量的多少做到缺啥补啥;②根据产量指标,产量高的品种多施肥,产量低的适当少施;③根据肥料的养分含量和当季利用率确定施肥量,养分含量高、当季利用率也高的可少施,养分含量低,当季利用率也低的适当多施。
(四)合理确定底肥、追肥比例,分期控氮
掌握“前磷、后钾、前程供氮”的原则,有机肥和磷肥应当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钾肥底肥要根据作物不同而定;追肥掌握关键时期,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五)改进施肥方式
①改表施、撒施为深施,减少损失,提高肥效;②地下与地上相结合,追肥可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叶面喷施;③在有条件的区域,可推广水肥一体化,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人力成本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宾川葡萄施肥的常见误区
设施蔬菜春季施肥攻略
中国农田土壤出现的10种病
国际上都不承认这种肥料,却在我国炒得火热,价格高得离谱
政府补贴的有机肥料,农民不想用,认为肥没劲,是你领会错用意了
辛苦整理的肥料知识 好不好你说了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