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蟹与它混养好呢,还是采用这种方法混养好呢?



近年来,青虾的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在高位,利用河蟹养殖池塘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为此,我们适时调整养殖模式,利用河蟹与虾的相同生活习性,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开展了“前期混养青虾、后期混养罗氏沼虾”与全程混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模式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与准备

(1)试验地点:选择在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南太湖现代农业综合区内的恒鑫水产养殖合作社的河蟹养殖基地。

(2)池塘条件:全程青虾池塘2口、42亩池塘,第二茬罗氏沼虾池塘2口、48亩。池塘四周用加厚黑色塑料薄膜做好防逃设施。池塘进排水方便,均为上年的虾蟹养殖池塘,是利用稻田开挖的池塘,四周与中间以“井”字形沟相通,蟹沟的宽度46米、深5070厘米,灌满水后浅水区不低于1米、深水区不超过1.7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安装3千瓦增压泵的微孔增氧管道1套,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2台。

(3)池塘准备:1月初,将池塘中原有的虾蟹全部起捕排干水后,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晒塘1520天,在深水区用聚乙烯网布设置好约4亩面积为暂养区。暂养区外根据情况适当补种伊乐藻、金鱼藻、苦草、轮叶黑藻等。

2.苗种放养

(1)河蟹放养:1月底,在天晴时放养河蟹种规格100120/千克,蟹种来源为本地培育经过挑选的健康蟹种,为上年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合作基地购进的大眼幼体在本地培育的扣蟹。蟹种全部放养在暂养区中。

(2)春季虾苗放养:在蟹种放养5天后,即在2月初前放养未能达到商品规格的小规格青虾苗种,规格约1000/千克。

(3)秋季青虾放养:715日前后,选择上午温度较低时放养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约5000/千克。

(4)罗氏沼虾放养:720日放养,规格约80/千克。为当年3月中旬早繁苗养成的大规格罗氏沼虾成虾。

3.模式对比方法

(1)全程青虾混养模式:1月放养河蟹,2月初养青虾,到4月中旬开始用地笼网捕大留小的方式捕虾,到7月上旬在上半年放养的青虾基本捕净。

7月中旬直接放养5月底繁殖培育的小虾。一直养殖到10月开始用地笼捕虾出售。

(2)第一茬青虾、第二茬罗氏沼虾混养模式:放养河蟹后,第一茬混养青虾。到7月上旬上半年放养的青虾基本捕净结束后,放养罗氏沼虾成虾(当年3月早批繁殖)进入第二茬混养,到10月开始用地笼捕获出售。

4.生产管理

(1)投放螺蛳:在蟹种放养后至410日前,放养鲜活螺蛳,每亩放养鲜活螺蛳约300千克,让其在池塘中自然繁殖。

(2)饲料投喂:饲料为小杂鱼、玉米、小麦、南瓜、黄豆粕和粗蛋白含量在42%的南美白对虾饲料。

投饲方法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为便于观察,用聚乙烯网片制成的食台平铺在岸边浅水处。具体投饲的方法如下:2月初,蟹种刚放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天气晴朗时适当在暂养区投配合饲料、鲜杂鱼,掺在一起投喂,每23天投饲1次。3月中下旬开始水温上升,水温达到10℃以上时,配合饲料加鲜杂鱼掺在一起或黄豆粕加上配合饲料,先用配合饲料加鲜杂鱼,隔天黄豆粕加上配合饲料投喂,每天傍晚投饲一次。78月高温季节,大部分的青虾已经起捕,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少量搭配动物性饵料,饲料为配合饲料、玉米、小麦、南瓜等。9月―10月上旬,以冰鲜杂鱼为主,适量投喂配合饲料及玉米、南瓜等,每天1次。10月中旬之后以玉米、小麦为主,少量搭配配合饲料及鲜鱼块,每天1次。

上半年投饵占总量的30%,下半年的711月占总投饲量的70%。配合饲料及玉米、小麦的日投饲率按存塘蟹体重的2%5%、鲜杂鱼按6%10%计算,并视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以及河蟹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

(3)水质管理:春季水深应控制在0.81.2米。夏季水深应控制在1.5米,夏季要及时补水,确保较高的水位。秋季要勤换水。冬季要保持水深1.2米以上。5月底前可使水质偏肥,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养殖中后期可使水质偏瘦,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

白天及时开启底部增氧机和水车式增氧机,使池塘水体溶氧保持不低于5毫克/升,pH值维持在7.59.0。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如水色变浓、pH变低、透明度低、河蟹背甲色深黑、腹部出现水锈、步足末端变黄等,每亩水面用10千克生石灰化成水后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57天,以调节水质,增加水中钙的浓度,促进幼蟹生长和色泽改善。

(4)水草管理:池塘中的水草生长控制在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50%70%。伊乐藻在5月底及6月初视生长情况适当割除一些,根据塘内水草生长情况,可施用适量肥料,使水草保持较好的生长。

(5)蜕壳与生长:据观察,河蟹成蟹养殖过程中蜕壳一般为5次,分别为325日―45日第一次蜕壳,5月初第二次蜕壳,6月上、中旬第三次蜕壳,7月底―8月第四次蜕壳,9月初最后一次蜕壳。为了促进河蟹顺利蜕壳及规格整齐,在蟹蜕壳期间选择使用了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可溶性钙制剂补充水体中的钙质,全池泼洒12次。

5.捕获方法  

用地笼网捕捞青虾和罗氏沼虾,将地笼网放置到池塘并没入水面。地笼网囊袋底部不封口并露出水面,便于误入的河蟹从地笼网的囊袋底开口爬出重新回入池塘中。聚集在囊袋中的青虾或罗氏沼虾要及时倒出,捕大留小上市。

二、结果

1.春季青虾 2月初养到4月中旬开始,一直到7月上旬,上半年放养的青虾基本捕净。价格在5565/千克。

2.秋季青虾收获 从105日开始起捕一直到12月底,同样用地笼网捕捞。

3.罗氏沼虾收获  从101日开始起捕一直到11月底。罗氏沼虾规格大多在50克左右,有的大的可达到150克以上,销售价格80140/千克,平均95/千克。

4.河蟹收获 从105日开始起捕一直到12月底,等到傍晚及早晨河蟹爬到塘埂上直接手捉,按规格放养到暂养笼中。雄蟹135250/只,平均在190/只,其中200/只以上约占50%。雌蟹125200/只,其中150/只以上的约占40%。平均价格120/千克。

5.收获产量、产值、成本情况 见表1、表2 



6.利润情况

(1)全程混养青虾模式:亩产值20666.6元,亩生产成本6997.5元,亩利润为13669.1元。

(2)二茬混养罗氏沼虾:亩产值22729元,亩生产成本7295.8元,亩利润为15433.2元。与前一种模式同比亩利润增加1764.1元,增加12.9%

三、分析与讨论

1.关于经济效益 两种养殖模式的亩利润都超过了13000元,主要原因:一是2015年河蟹受天气影响,全国部分主产地产量减产,市场价格恢复性反弹,价格与上年同比上涨幅度超过30%,是养殖河蟹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二是本次对比的两种模式实现了较高的产量,其养殖的河蟹均达到138千克/亩以上,高产是增效的关键因素。

2.关于提高河蟹产量  适当提高河蟹密度、选择当地培育规格较大、种质来源可靠的河蟹,在蜕壳期间适当施用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可溶性钙制剂补充水体中的钙质,可促进河蟹蜕壳的同步和更为顺畅,在达到较大的规格同时可取得较高的亩产。

3.第二茬虾蟹混养的虾的产量差异 本试验证明,上半年利用养殖池塘中河蟹规格尚小、池塘承载量低的情况,适当混养青虾,只要注重投饲管理,青虾亩放养25千克、产量可达50千克左右,增重倍数达到1倍左右完全可行。下半年青虾的产量不高可能是河蟹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格,吃食旺盛,青虾放养的虾苗规格小,易被河蟹残杀。而第二茬混养罗氏沼虾产量较高,主要是罗氏沼虾规格较大,又比青虾凶猛,可吃食投饲的冰鲜鱼等高蛋白饲料,生长迅速,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亩利润同比增加12.9%

浙江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周志金  徐红兵  沈乃峰

吴兴恒鑫水产养殖合作社  沈云


转载及征稿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化河蟹青虾沙塘鳢混养模式,每亩效益能超一万二
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模式效益高
试析江苏常州金坛河蟹高效养殖技术的关键点
详解河蟹养殖四大关键问题!
小龙虾技术之渔塘混养管理技巧
由沙虫引起的蟹塘浑水最安全的处理办法是夜间灯光诱虫 | 5月份蟹塘水草、水质、病害、青苔、蓝藻问题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