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部:《农业行业扶贫开发规划 》| (二)



目  录

 

一、农业行业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 5

(一)推进农业行业扶贫开发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5

(二)推进农业行业扶贫开发是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5

(三)推进农业行业扶贫开发是加快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任务... 6

(四)深入推进农业行业扶贫开发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7

二、农业行业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基本条件. 7

(一)连片特困地区农牧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 7

(二)农牧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制约因素... 10

三、农业行业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原则与目标. 12

(一)总体思路... 12

(二)基本原则... 12

(三)发展目标... 13

四、农业行业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 14

(一)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建设... 14

(三)农业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6

(四)强化农村人才培养... 17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7

五、各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方向与重点. 18

(一)六盘山片区... 18

(二)秦巴山片区... 21

(三)武陵山片区... 24

(四)乌蒙山片区... 27

(五)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29

(六)滇西边境片区... 32

(七)大兴安岭南麓片区... 34

(八)燕山-太行山片区... 37

(九)吕梁山片区... 40

(十)大别山片区... 43

(十一)罗霄山片区... 46

六、重大项目. 49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50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51

(三)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52

(四)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件建设项目... 53

(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项目... 54

七、保障措施. 56

(一)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与服务... 56

(二)不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56

(三)继续落实和创新强农惠农政策... 57

(四)进一步完善行业扶贫工作机制... 57

(五)加大行业扶贫资源整合力度... 57

 


六、重大项目

规划期间将重点扶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件建设等项目,进一步落实各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农业行业扶贫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实现。各类建设项目要依据相关建设规划确定的布局来安排,具体投资规模和标准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确定,并适当向连片特困地区内国有农牧场倾斜。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

1.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田间工程。主要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土地平整、机耕道等建设。二是良种科研繁育体系。重点建设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育秧大棚等设施。三是农技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机、种子、植保、土肥等服务体系。通过项目实施,加强片区内产粮大县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按照《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进行布局安排。

2.棉油糖生产基地。主要建设片区内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优势区田间基础设施、育苗设施、配套生产设备等建设,以提高棉、油、糖的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3.旱作节水示范基地。重点修建田间道路、田间桥涵、集雨水窖(池)、生物篱(防护林),平整加固梯田,配备补灌设备,推动片区内干旱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按照《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2009-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4.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内容突出田间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强化物联网等信息手段的应用。主要支持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场)以外的示范区所在县(区)。

5.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主要建设片区内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等标准化养殖场(小区),重点建设圈舍、挤奶厅以及青贮窖、饲料间等辅助设施,以及水、电、暖、排污等基础设施改造及附属设施等,以加快片区内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1.种植业良种工程。重点支持片区内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改良中心及分中心、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生产试验站、良种繁育基地和种子监管能力等项目;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在县(市)优先选建一批果菜茶良种繁育基地项目,适当拓展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建设内容。按照《种子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进行布局安排。

2.畜禽良种工程。重点支持片区内品种资源保护、原种场、种公畜站、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新品种选育场;突出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家禽等品种,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优势畜产品产区倾斜。按照全国奶牛、肉牛和肉羊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布局安排。

3.水产良种工程。重点支持片区内出口创汇品种、中西部地区地方特色品种的遗传育种中心、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按照《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三)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建设片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主要是改扩建检验检测实验室和购置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提高片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011-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2.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片区县及其重点乡镇动物防(检)疫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县级和重点乡镇动物防(检)疫站、水生动物病害防疫站、县级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站以及相应的信息网络等,有效提高片区动物的防疫率和预警应急能力。按照《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3.植保工程。加强片区内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能力建设,重点考虑农作物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县(场),兼顾重大病虫发生源头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和优势经济作物产区投资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加强县级病虫监测防控、疫情监测、扑灭等能力建设。按照《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行安排布局。

4.渔政渔港建设。在大江大湖及重要水库加强内陆渔政船艇建设,在重要渔业水域布局内陆渔港。

(四)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件建设项目

1.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在片区内重点草原牧区开展禁牧围栏建设、休牧围栏建设以及天然草原补播改良;在贵州、云南等岩溶地区开展石漠化草地治理试点,实施围栏建设、草原改良和棚圈建设。按照《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安排。

2.保护性耕作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实施免耕播种、秸秆根茬覆盖及深松整地等技术,同时适当建设机具停放场、库棚等附属设施,以提高项目区农业装备水平,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按照《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3.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重点支持片区县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鉴定评价项目和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围栏、看护房、工作间、道路及配套仪器设备。按照《全国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4.农村沼气工程。重点支持片区县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大中型沼气等建设项目,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公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片区农村生态环境。按照《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进行布局安排。

(五)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项目

1.“四补贴”政策。落实好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安排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良种补贴,以及畜牧良种补贴;安排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动物防疫补助政策。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扑杀补贴政策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对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经费补助。

3.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实行渔业油价补助。

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主要在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宁夏、云南等主要草原牧区省的片区县进行安排。

5.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主要支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6.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主要用于奖励片区内粮食大县,为鼓励地方多产粮、多调粮。

7.生猪大县奖励政策。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防疫管理、粪污处理和贷款贴息等。

8.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项目。通过对农民进行物化技术补助方式,重点扶持推广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覆盖、小麦“一喷三防”、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性技术。

9.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继续巩固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组装成区域性、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大面积普及。

10.测土配方施肥补助项目。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县、整乡、整村推进。

1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12.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主要面向片区县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村社会管理人员,重点培训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内容。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系统的创业培训

13.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

七、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与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区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做好行业扶贫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切实把支持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针对贫困地区农牧业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指导贫困地区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帮助理清发展思路。

(二)不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对贫困地区予以倾斜性扶持,尽快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根据强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的内在要求,“十二五”及今后更长时期,农业部将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农业部有关投资渠道,积极实施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沼气工程等项目,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三农”的项目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

(三)继续落实和创新强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加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切实保护草原生态,推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深入研究“三牧”问题,提出对牧区和牧民的各项支持政策。

(四)进一步完善行业扶贫工作机制

注意在实践中完善和落实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探索创新开展行业扶贫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建立完善情况沟通与通报制度,加强工作监督检查,随时掌握了解工作情况和进展。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的衔接,做好沟通与配合,整合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作活力和实际效果。特别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五)加大行业扶贫资源整合力度

充分整合各级政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等多种资金,进行农业扶贫产业开发,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项目,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形成政府、企业、农民等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 E N 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_农业补贴2016】2016年最全国家农业补贴政策(补贴政策 项目 资金额度),
【头条】2016年中央补贴改革已下发2011亿!(实用贴)
【三农国策】速看!2018年农业最新补贴政策大全,早了解早受益
山西省强农富农惠农政策
江西现代农业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农民关注的农业补贴,咱们看看补贴都有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